当前位置: 首页 > 后端技术 > Python

中平台与低代码博弈,谁是赢家?

时间:2023-03-25 20:19:37 Python

2015年,阿里巴巴在中国率先提出中台概念。到2018年,阿里巴巴升级数据业务双中台战略,对外输出。2019年数据中台全面爆发,到2020年又出现中台失败案例,业界对中台是不是伪命题展开了大讨论。一时间,中台唱衰的声音不断。Gartner预测,在不久的将来,Data-Taiwan将很快进入“泡沫破灭期”。与此同时,低代码应运而生。要把企业数字化的能力还给业务人员,低代码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时间来到2021年,当低代码发展进入平淡期,中台赛道再次转身——10月15日,中台龙头企业发布新一代全生命周期云迁移的企业级数字化中台5.0产品,并正式宣布再次获得近亿美元D轮融资。中平台和低代码的交错发展,让两者成为了彼此博弈的对象。但实际上,中端和低代码并不是生死攸关的。相反,两者实际上是一种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竞争与合作关系。1、从本质上讲,中台是传统“软件平台”的升级和增强。通过在企业层面引入专业分工、数据唯一性建模等新规则,合并同类组织,将核心能力沉淀到中台,将企业共性需求抽象出来,打造平台化、组件化的系统能力,以接口和组件的形式共享给各业务单元,支撑前端的快速试错和快速创新办公桌,极大释放企业创新能力和变革能力。低代码的本质是通过更简单易懂的操作方式,降低使用门槛,让更多人直接参与系统开发,减少需求方和开发方之间的沟通损失。其意图是改变应用开发过程中的分工,大幅降低开发阶段专业开发资源的比例,前所未有地提高开发速度,同时赋能企业创新,减少信息孤岛。2、从某种意义上说,中端和低代码需要解决一类问题,就是提高终端用户获取服务和产品的效率,降低成本,贴近需求,创造更多的商业价值。3、从功能上看,低代码成为构建中台的技术工具。通过低代码平台与企业现有系统的集成,解决业务平台与现有系统的对接,低代码不仅具备快速开发应用的能力,还具有便捷的接口开发能力和完善的接口管理能力。这样,它可以在应用程序的中间支持更多的传统代码开发模型。两者本质上都是为了提高业务效率,让企业具备敏捷响应业务变化的能力。如果将数据中台+低代码平台结合应用,让两者优势互补,或许是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甲码”低代码平台是杭州元条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通用低代码开发平台,采用统一设计器,支持网页、大屏可视化、3D数字孪生、APP。、表单、工作流、数据管理等功能拖拽配置实现应用开发,提供数据中台+低代码组合应用服务,不断拓展智慧交通、智慧水务、智慧园区、智慧文旅、智慧村庄、产业互联等智慧城市行业应用,添加捷码微信ytgemcoder,即可进入实际操作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