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第九章课后习题解析(樊昌信第七版)
通信原理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涉及到信号与系统、调制与解调、数字通信等方面的知识。本文将对樊昌信教授编写的通信原理第七版教材的第九章课后习题进行解析,帮助同学们复习和巩固本章的内容。
第九章的主要内容是数字基带传输系统,包括数字基带信号的特性、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性能分析、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设计等。本章共有10个课后习题,分别是:
1. 试说明数字基带传输系统中,为什么要采用抽样定理和脉冲编码定理?
2. 试说明数字基带传输系统中,为什么要采用匹配滤波器和最佳采样时刻?
3. 试说明数字基带传输系统中,为什么要采用线性调制和非线性调制?
4. 试说明数字基带传输系统中,为什么要采用归零码和非归零码?
5. 试说明数字基带传输系统中,为什么要采用双极性码和单极性码?
6. 试说明数字基带传输系统中,为什么要采用曼彻斯特码和差分曼彻斯特码?
7. 试说明数字基帧传输系统中,为什么要采用同步传输和异步传输?
8. 试说明数字基帧传输系统中,为什么要采用时分复用和统计时分复用?
9. 试说明数字基帧传输系统中,为什么要采用循环冗余校验和奇偶校验?
10. 试说明数字基帧传输系统中,为什么要采用多路复用器和解复用器?
以下是对这些问题的简要回答:
1. 抽样定理是指在不失真地恢复模拟信号的条件下,对模拟信号进行抽样时所需的最低抽样频率。脉冲编码定理是指在不失真地恢复抽样值的条件下,对抽样值进行量化和编码时所需的最低比特率。这两个定理都是为了实现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转换,从而利用数字技术处理和传输信号。
2. 匹配滤波器是指在给定噪声条件下,使输出信噪比最大的线性滤波器。最佳采样时刻是指在给定噪声条件下,使误码率最小的采样时刻。这两个方法都是为了提高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可靠性和效率。
3. 线性调制是指将二进制数字信号转换为连续幅度变化的模拟信号的过程。非线性调制是指将二进制数字信号转换为离散幅度变化的模拟信号的过程。这两种调制方法都是为了适应不同的信道特性和要求,例如带宽、功率、抗干扰等。
4. 归零码是指每个码元的末尾都有一个归零电平的编码方式。非归零码是指每个码元的末尾没有归零电平的编码方式。这两种编码方式都是为了实现数字基带信号的同步和定时,以及减少直流分量和频谱效率等。
5. 双极性码是指用正负两种电平表示二进制数字信号的编码方式。单极性码是指用正或负一种电平表示二进制数字信号的编码方式。这两种编码方式都是为了改善数字基带信号的频谱特性和抗干扰能力等。
6. 曼彻斯特码是指每个码元中间有一个电平跳变的编码方式。差分曼彻斯特码是指每个码元开始处有一个电平跳变的编码方式。这两种编码方式都是为了实现自同步和抑制直流分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