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Web前端 > HTML5

支付宝刷脸支付颠覆传统?网友:我不刷脸

时间:2023-04-05 19:02:12 HTML5

近日,网友项羽健反映,他在使用支付宝密码支付时,突然弹出刷脸支付邀请,他想也没想就点了确认。接下来的几天里,该网友在超市购物、在饭店吃饭、个人转账等都使用了刷脸支付。  网友试用后觉得,看似更方便的支付方式,其实隐藏着很多隐患和风险。这些风险体现在人身财产安全隐患、隐私安全隐患、人格尊严受损等方面,值得个人关注。基于以上考虑,该网友果断关闭了支付宝的刷脸支付功能。  财产安全隐患  支付宝刷脸支付应用需要用户先在支付宝APP上开通该功能,然后在APP上完成刷脸支付。  之后,用户前往安装了支付宝刷脸支付硬件设备的超市、餐厅、商场等公共场所时,无需携带现金,也无需使用手机。  支付宝刷脸支付的推广应用,进一步提升了传统移动支付的效率,解放了用户的手机。然而,在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容易造成经济损失。  在2017年3月15日的晚会上,主持人曾只用一张照片代替自己的脸对着镜头,轻而易举地进入了一个需要人脸识别认证才能登录的APP。这一现象的出现揭示了刷脸支付存在财产安全隐患,预示着支付宝刷脸支付交易中可能出现类似场景。  有网友明确提出了可复制性造假的问题。他在当地的711便利店使用支付宝刷脸支付。刷脸后,他必须输入绑定支付宝的手机号,才能成功支付。  那天我又试了一次,一刷脸就支付成功了。网友们认为,至少应该要求眨眼或点头,以确保自己不是用照片来刷,否则在网上刷任何人的照片都是不对的。都可以偷吗?  对此,蚂蚁金服相关负责人回应称,支付宝在支付现场配备了3D红外深度摄像头。三分之一。  支付宝的人脸识别支付技术包括验证算法和人脸识别算法。其中,验证算法可以识别收集到的头像是否来自真人。  看似是比较先进的技术,但实际上在没有大量商用之前还是会有盗刷的。  也有网友提出刷脸刷脸支付的可能性,想象一下“如果被绑匪抓走,会不会被强制解锁支付?”的问题。这些现象肯定是有可能的,因为你可以不说密码,但是面部识别就没办法了。  虽然闭上眼睛也能破,但因为识别速度快,原则上绑匪可以出其不意地攻击你。如果支付宝也启用人脸登录,那就更危险了。支付宝官方表示,单笔消费限额为500元,单日消费限额为1000元。并且一旦出现诈骗,支付宝会通过保险公司进行全额赔付。  尽管支付宝负责人一再强调这项售后保障措施,但要将口号变成口号并真正落实到位,难度还是很大的。相信大多数成年消费者都比较认同这一点。  有网友反映,在超市购物时不小心给前面的顾客付钱了怎么办?由于支付宝现有的刷脸支付仅通过人脸验证,没有其他匹配的辅助功能,很容易出现虚假刷卡。  由于交易时间短,还存在误刷的问题。消费者在超市选购商品时,往往在付款前会有交易思考时间。以往的密码支付和扫码支付可以给消费者足够的思考时间,以便做出理性的判断和选择。  现在支付宝刷脸支付的交易时间一般只有2到3秒,没有给消费者足够的思考时间,容易出现错误选择。这也是支付宝刷脸支付相对于其他支付方式的明显劣势,短时间内也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  综上所述,支付宝的刷脸支付是一款推出时间不长的支付方式。其产品设计和营销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难免会对部分消费者造成伤害。  隐私安全风险  支付宝刷脸支付不仅隐藏财产安全隐患,还存在隐私安全风险,这也是广大用户普遍关心的问题。这种隐私安全隐患主要体现在支付宝在未经用户明确授权的情况下,随意采用用户的面部特征,并进行存储和应用。一旦因人脸信息泄露而出现问题,责任主要由用户承担。  就像网购兴起之前,无数人担心自己的财产安全和质量问题。就像在支付宝、微信支付普及之前,大家都担心自己的财产安全、信息泄露等问题。如今的刷脸支付,更多被质疑的还是隐私和安全问题。  面对这些质疑,支付宝官方多次强调,将对用户的外貌信息进行“脱敏”处理。这种“脱敏”方式是只获取消费者的身体特征,而不保留消费者的照片。这种方式表面上看起来很合理,但实际上还是会获取到消费者的信息。  支付宝不仅没有对用户提出的隐私和安全问题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而且缺乏责任感。  看到自己使用支付宝APP转账输入密码前,支付宝会突然弹出提示;为确保您的密码安全,请尽量刷脸支付。  支付宝此时采用惯用的业务引导套路,潜移默化地降低了用户的警觉性,深刻体现了支付宝缺乏高度的责任感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支付宝在宣传时根本没有说明刷脸支付的优缺点,而是用了另一个巧妙的口号来吸引消费者开通这项功能。这种轻率的引导和不负责任的宣传,是希望以最低的成本获取消费者的外貌信息。最后,一旦发生信息泄露和转移,支付宝可以在没有任何合同条款的情况下推卸所有责任,受害的还是消费者。  人脸识别是一个非常长的产业链,保护用户隐私不仅需要企业的自律,更需要在监管的引导下建立全行业统一的标准,让行业才能健康、长久地发展。目前,支付宝在保护用户隐私方面态度不明,措施不够,短期内不可能获得用户的认可和支持。  有损人的尊严  一款产品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是否适合大多数人。  刷脸签到模式一出,就遭到大量网友的吐槽和抵制。  今年1月14日,作者马定奇在人民网强果社区发表了一篇题为《机关“刷脸”考勤有必要么》的文章。本文认为,刷脸考勤伤害了员工的自尊和疏离感,增加了隔阂和抑郁,削弱了凝聚力。  文章一经上传,就引起了网友的广泛关注和热议。有网友认为,刷脸模式适合工厂管理,不适合约束文化人。有网友强调,指纹签到就够了,刷脸签到弊大于利。当然,仍有不少网友认为,在国安部门,可以通过人脸识别考勤,加强保密。  总之,本文的观点主要是强调刷脸模式的应用场景是有限的,适用人群也需要有所限制。  此外,在职场,刷脸签到也引起了上班族的强烈抵制。甚至有员工直接投诉、辞职,因为公司的刷脸模式反人类,有损人的尊严。  从刷脸签到到刷脸支付,其实质是直接获取和识别人的面部特征,一定程度上会损害人的人格尊严。如今,支付宝刷脸支付强调投入30亿元,推动刷脸支付商用,颠覆传统移动支付渠道。这种口号虽然响亮,但随着后续商业交易的增多,难免会出现并引起消费者以人格尊严受损为由抵制。  支付宝刷脸支付好像很美,很方便。事实上,其产品的本质属性中含有损害人格尊严的成分,注定了其后续推广将受到用户人群的限制,无法颠覆传统的支付渠道。  面对支付方式的同质化和支付技术的更新,支付宝率先刷脸支付。从第一代蜻蜓到第二代蜻蜓,支付宝实现了产品的更新换代,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也引领了行业的变革。  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刷脸支付本质上隐含着财产安全隐患、隐私安全隐患、人格尊严受损。注定它不会成为支付领域的主流,更不可能颠覆以往的传统。正如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薛红艳所说:“刷脸支付在某些场景下会成为一种趋势,但不太可能取代扫码支付或其他支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