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广东因电力供需紧张,整合全省发电资源,加强一次能源燃料监测预警。浙江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电网技术,在1.2万家电企业内部形成千万千瓦“虚拟电厂”,随时智能调节负荷,调动企业积极参与削峰填谷.效果展示以上海商业虚拟电厂为例,通过图谱HT可视化整合各DG的数据,从资源管理、实时状态监控、负荷预测、发电任务管理、电力发电任务溯源、运行效果决策“虚拟电厂”运行过程。注:DistributedGeneration(DG)DistributedEnergyResource(DER)虚拟电厂通过协调控制、智能计量、信息通信技术聚合DG、储能系统、可控负荷、电动汽车等不同类型的分布式能源,通过一个更高层次的软件架构,实现多个分布式能源之间的协调优化运行,实现资源的优势配置和使用,作为特种电厂参与电力市场和电网运行的供电协调管理系统。借助图普的HTforWeb产品,可以有效地进行数据融合,将分散的DER聚合成一个可视化系统进行统一管理,并通过Web提供丰富的展示形式和效果。“虚拟电厂”的可视化协调控制,降低了以往DER并网对公网的影响,降低了DG增长带来的调度难度,使配电管理更加合理有序,提高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系统分析商业虚拟电厂是从商业利益角度考虑的虚拟电厂,是分布式能源投资组合的灵活体现。根据用户需求、负荷预测和发电潜力预测,制定发电计划,参与市场竞价。在本地网络中,DER运行参数、发电计划、市场招标等信息由商业虚拟电厂提供。容量指标统计区域内注册虚拟电站数量、注册发电机组数量、注册发电量、分布式能源额定装机容量,有助于管理者预测负荷和发电潜力,以及控制DER执行发电计划。运行模式注册虚拟电厂调控能力监测,接入调峰填谷实时数据,判断调控能力。并网供电负荷与电网负荷的实时对比,可以判断虚拟电厂的供电能力。分布式发电系统多采用性能先进的中小型模块化设备,启停迅速,维护管理方便,调整灵活,各电源相对独立,能快速满足供电需求要求。总发电量、总用电量、发电量和用电负荷曲线图是了解城市电力调控结果的有效指标,管理者可以根据图表制定调控策略。响应偏差率、响应完成率、机组爬坡率数据可作为虚拟电厂和各DG的考核指标。可以逐步淘汰响应速度较慢的分布式电源,建立响应速度较快的分布式能源。发电机组类型分布图软件为构建高级二维数据可视化提供了解决方案。基于自主研发的HTforWeb图形引擎,可在“虚拟电厂”中快速构建实时数据驱动的图表,提供丰富的可视化展示形式和效果。通过直方图和散点图分别统计分布式电源、储能系统、可控负荷等的分布情况。在城市等负荷密集地区,需要组建负荷可控的虚拟电厂作为系统备份,或降低峰值用电;在农村或郊区,利用大型DG、储能等组成虚拟电厂,实现对系统的稳定持续供电。资源管理、聚合不同分布式能源、实现对系统要求高的电力输出是虚拟电厂协调控制的重点和难点。事实上,一些可再生能源发电厂(如风力发电厂和光伏发电厂)具有间歇性或随机性和预测误差的特点。因此,大规模并网时必须考虑不确定性的影响。这就需要储能系统、分布式发电机组和可控负荷的合理配合,保证电能质量,提高发电经济性。综合分析各个虚拟电厂的排名越高,虚拟电厂的控制能力越强,响应速度越快,相关部门在投标时可以考虑。统计调峰数据和填谷数据的比值,了解各个虚拟电厂的实力。我国是负荷中心与发电中心不协调的典型国家。东南地区经济发达,是负荷中心,缺煤、缺光、缺风;西北、西南地区经济相对落后,但煤多、水多、风多、光多。这种不一致决定了我国清洁能源的利用只能寄希望于建设数十个超大型清洁能源发电中心,然后通过特高压通道(直流或交流)输送到东南负荷中心。容量比用雷达图表示各行业发电机组注册监管数据和各发电机组类别注册监管数据,区分不同DER在不同时间段执行发电计划的百分比。数量比例统计汇总DG、储能系统、可控负载、电动汽车等各类分布式能源的比例,预测发电潜力,有序制定发电计划。分区信息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的组成部分,进行电压电流变换、接收电能和分配电能。图普可视化大屏上标注的变电站主要是110kV及以下四种类型的变电站,包括亭圩变电站、远东变电站、黄渡变电站、莲塘变电站等上海不同区域的变电站。填写资料。通过HT实现“虚拟电厂”跨平台(桌面Mouse/手机Touch/虚拟现实VR)、跨区域管理的数据可视化需求。管理概述电网负荷主要包括刚性负荷和柔性负荷。其中,刚性负荷是用户生活和工作必须满足的负荷,不能接受电网的调节,可控程度很低。广义的柔性负载包括弹性负载(可切割负载)、可调负载(负载聚合器)、可转移负载和源负载(储能、电动汽车)。采集不可控分布式能源、储能、可控能源、可控负荷发电机组台数及发电量占比等数据,确定用户不同时段对电网负荷的需求,让用户通过时间提前安排工作-使用电价降低高峰用电时间。容量比和数量比的统计便于确定小型发电装置在调峰和为偏远用户、商业区和居民区供电时的容量。分布式发电可以大大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在发生电网崩溃和突发灾害(如地震、暴风雪、人为破坏等)时,可以维持重要用户的供电。资源注册虚拟电厂专有信息地图软件专注于工业互联网监控、运维可视化应用领域,通过接入DER多路视频,方便分布式能源管理。分布式发电系统主要包括:热电联产(CHP)和微型热电联产、燃料电池、太阳能、风力发电、斯特林发动机、往复式发动机、柴油机、汽油机等。是我国大面积发电的主要原因之一用电是工业设备和家用电器的低能效,可以实时监控中央空调、电动汽车等灵活可控的负载。统计节电量、日均节电量、终端精密空调节电率、机房整体节电率、机组负荷数据,降低高耗能设备的使用频率。虚拟电厂审计管理庞大的虚拟电厂数据,批量聚合在图普可视化系统中,HTforWeb可承受数万甚至数十万的数据量。不同类型的虚拟电厂各有侧重。有以实现DG可靠并网和电力市场运行为目标的电厂,DG占据DER的主要组成部分;有根据需求响应计划开发的发电厂,并考虑到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可控负载支配着组成。审核时,应根据能源分布选择适合当地的虚拟电厂。发电机组管理每台发电机组接入实时数据进行监控,避免因发电量不足导致重要设备停机,确保供电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实时状态监测智能计量技术是虚拟电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虚拟电厂DG和可控负荷监控的重要基础。智能计量系统最基本的功能是自动计量和抄读用户住宅内的电、气、热、水的消耗或生产,即自动抄表(AMR),为家庭提供电力。虚拟电厂和需求侧实时信息。随着AMR的发展,自动计量管理和先进的计量系统可以远程实时测量用户信息,合理管理数据,并将其发送给相关方。通过HT可视化二维面板和图表的数据绑定,采用不同风格的图表统计展示不同区县工业企业排名、工业企业潜力排名、工业企业实测负荷排名,可以区分当地的主要电力消费者。它是虚拟电厂的主要客户。实时监控负荷、发电负荷率、可调负荷、主变容量、发电机组、发电机组,根据用户和系统需求自动调整优化响应质量,减少电源和电网建设投资,创造良好舒适的生活环境,同时实现用户与系统、技术与商业模式的双赢。负荷预测将工业、农业、邮电、交通、市政、商业、城乡居民用电量相加,得到电力系统的综合用电负荷。负载随机变化。每当用电设备启动或停止时,相应的负载就会发生变化。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发现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可以根据规律进行预测。数据查询不可控DG、可控DG、储能、可控负荷的统计,结合商业虚拟电站网络信息(拓扑结构、约束条件等),有利于计算本地系统各DER的技术指标虚拟发电厂。对形成技术虚拟电厂的成本和运行特性的贡献。多维负荷预测发电负荷和用电负荷处于平衡的两端,需要保持平衡才能保护双方的利益。发电机组和虚拟电厂的历史数据查询,可以让管理者了解不同时期的供需变化,并做出有效的调整。查询界面采用事件机制在本地更新界面,避免FPS游戏模式,过多无意义的界面刷新,避免桌面卡顿、手机过热等问题。发电任务管理虚拟电厂采用双向通信技术,既可以接收各机组的当前状态信息,又可以向控制目标发送控制信号。虚拟电厂使用的通信技术主要是基于互联网的技术,如基于互联网协议的服务、虚拟专用网络、电力线载波技术和无线技术(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通用分组无线电服务(USM)/UPRS)等等)。价格信号的实时电价和分时电价应根据虚拟电厂中可再生能源的比例设置。用电高峰时用户省电,DG发电。利用雷达图分配虚拟电厂的计划负荷,明确计划发电负荷。激励信号时间轴设置可以对丰水期电价采取一定的优惠措施,可以根据历史数据确定活动通知期和进度期的时间,有序开展活动。控制模式设置负荷调节模式和控制模式统计,短期和中期和长期需求响应事件管理,可以减少最大负荷和最小负荷之间的差异,使负荷曲线图相对平坦的。通过合理、有计划地安排各用户的用电时间,有利于充分利用发电和供电设备(主变等)的容量,提高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发电任务回溯可以判断夏季和冬季为负荷高峰期。这时,如果采用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燃气轮机等冷热电联供系统,不仅可以解决夏季制冷、冬季供暖,同时还提供一部分电能,可以起到电网削峰填谷的作用。此外,还部分解决了天然气供应峰谷差过大的问题,起到了天然气与电力的互补作用。激励信息可根据历年负荷控制、有序用电、应急需求响应、需求方招标、容量/配套服务等信息进行追溯。折线图和面积图显示一周内实测负荷与预测负荷的对比,帮助预报员修正数据的准确性。供电溯源可快速搜索重要供电设备的实际供电路径,并结合可视化展示方式,清晰直观地展示,便于电网人员快速梳理供电渠道电网中的各种重要负荷。电力保障通道和设备成套设备的形成,可以为重要负荷的供电保障任务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也可以帮助电网调度人员更全面、更快速地掌握电网结构,为安全、用电提供技术保障。电网稳定运行。需求响应详述需求响应是指当电力市场价格大幅上涨(下跌)或系统安全可靠性受到威胁时,电力用户根据价格信号或激励措施改变用电行为,减少(增加)用电量.雷达图显示响应速度的比例、响应完成率、响应偏差率等,同时显示具体的事件名称和类型,有利于重大事件的统计。虚拟电厂和发电机组在需求响应中的容量比反映了它们的响应速度,是运维人员考核的重要内容。参与虚拟电厂清单的各种资源(相比传统需求响应,增加了各类分布式能源)自动接收需求响应信号,通过自身的能源管理系统控制和调节用电量,自动监测需求响应结果。报告。使能需求响应,实现快速、高效、准确的电力实时动态调节,有效解决可再生能源发电给供电侧带来的巨大不确定性。该列表显示了一个响应速度更快的虚拟电厂。预览事件曲线动态显示通知期、爬坡期、活动期、恢复期、恢复期、结束期的负荷变化,更直观。通过时间轴设置,了解每段时间经过的时间,作为下一步操作的依据。有序用电的详细事件信息,展示了一次意外事件的准备阶段、执行阶段、恢复阶段、结算阶段。对于某个突发事件,可以记录目标调节负荷、目标调节用电量、实际调节负荷、实际调节用电量、事件收益、开始时间、结束时间。明确此类事件的处理流程和所需负载,作为后续处理此类事件的计划。根据不同的偶然性和必然性事件,统计事件中的发电机组台数占比、虚拟电站控制能力占比、参与虚拟电站名单、负荷占比等,进行分析整个电力系统是否稳定。运行效果决策技术参数评估虚拟电厂分布式能源区域信息一目了然,易于管理。虚拟电厂运行系统可以监控客户参与需求响应的特定设备的负荷变化,负荷管理工作粒度更细,响应速度更快。虚拟电厂技术参数评估虚拟电厂从需求侧响应出发,根据技术参数差异化设置收益激励,创新交易机制,打造全新的电力负荷调度模式。根据爬坡时间、参与机组数、在线机组数、爬坡速度、响应量、完成时间、功率偏差、负载偏差、目标调节负载、实际调节负载。发布机组类型排名根据用电负荷对太阳能利用、风能利用、燃料电池、气冷、供热、电三联产、燃气燃料等多种能源形式进行排名,甄选优质能源。HT偏差率评估图可视化系统可根据事件名称、电厂名称、日期、时间查询爬升速度、响应量、完成时间、功率偏差、负荷偏差、目标调节负荷、实际调节负荷等数据。年份名称,以便可以很好地记录电力负荷。总结虚拟电厂最吸引人的功能是能够聚合分布式能源参与电力市场和辅助服务市场的运行,为配电网和输电网提供管理和辅助服务。“虚拟电厂”的解决思路在我国具有非常大的市场潜力,对于面临“电荒与能效低”矛盾的我国来说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虚拟电站虽然聚合了分布式能源,但目前储能基本配置在“源”侧和“网”侧。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清洁电力,平滑清洁电力的“间歇性和波动性”,稳定电力供应,储能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传统的“源-网-荷”电力系统将因此变成“源-网-荷-储”电力系统。更多行业应用示例,请参考海拓普软件官网案例链接:https://www.hightopo.com/dem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