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数码发展

有消息称,iPhone 13或支持低轨卫星通信

时间:2024-02-24 00:30:38 数码发展

近日,业内人士爆料称,iPhone 13或将支持低轨卫星通信,并将具备连接低轨卫星系统的功能。

iPhone 13将支持低轨道卫星通信。

周一,卫星通信的概念突然爆发。

中国卫通涨停,天银机电暴涨超16%,华立创通、轨道、中国卫星等暴涨。

消息一出,“iPhone 13或支持低轨卫星通信”成为微博热搜。

据行业媒体报道,关注苹果产业链的知名分析师郭明錤表示,iPhone 13将具备低轨卫星系统连接,允许用户在没有4G或5G的地区拨打电话和发送消息覆盖范围。

郭明錤指出,iPhone 13的卫星通讯可能会由运营商通过空中方式启用,这意味着无需购买实体卡,可以直接在手机上进行操作,这与iPhone 13的卫星通讯类似。

目前的eSIM通讯效果。

有消息称,苹果可能会与美国卫星解决方案提供商Globalstar合作。

受此消息影响,美股环球星开盘一度飙涨逾60%,盘中股价回落。

许多国家开展了低轨卫星研究。

低轨道卫星与传统的地球静止轨道卫星进行比较。

低轨移动卫星通信系统具有卫星小、成本低、效率高、发射容易(一箭多星)、传播损耗和延迟时间低、传输质量相对可靠等优点。

从应用角度来看,最著名的是美国SpaceX公司的“星链”低轨宽带卫星星座项目。

SpaceX于2015年1月启动“星链”项目,计划在太空建设由12000颗卫星组成的网络,形成低成本、高覆盖的天基全球通信系统。

今年4月,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投票批准了马斯克提出的SpaceX在低轨道部署2824颗卫星的请求。

欧洲也有低轨道卫星通信计划。

去年12月,由九家卫星制造商、发射服务提供商、卫星运营商和电信运营商组成的团队联合发布新闻稿,宣布计划用一年时间研究欧洲低轨宽带卫星星座的可行性。

进行这项研究的合同价值 710 万欧元。

我国也在进行低轨通信系统的研究。

航天科工、航天科工、中国电子集团分别启动了“红燕”系统、“红云”工程和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工程,目前已发射首颗试验卫星。

华为在低轨卫星方面也有相关计划。

中国联通去年6月宣布与华为在北京签署天地一体化战略合作协议,携手华为共同建设和展示基于MEC的低轨卫星5G综合业务示范平台。

双方将在低轨卫星和5G网络融合技术和解决方案方面展开合作。

卫星互联网属于新型基础设施范畴。

2020年4月,国家发改委明确卫星互联网属于新型基础设施范畴。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也提出加强航天科技发展,指出建设高速泛在、天地一体化、一体化互联、安全高效的信息基础设施,增强数据传感、传输、存储和计算能力。

2016年,“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提出建设“网络空间天地一体”重大工程项目。

航天科技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分别提出了“红燕”和“红云”低轨卫星通信星座计划。

将分别发射300颗和156颗低轨通信卫星,形成空间通信网络。

两个系统建设计划于2023年完成。

“红岩”、“红云”系统一期网络建设投资预计约300亿元。

与此同时,以银河航天为代表的初创企业也推出了低轨卫星星座计划。

中信建投预计,2021-2023年国内卫星互联网总投资规模预计将达到100亿元、130亿元、145亿元。

国内低轨卫星通信市场空间可能更大。

考虑到仅SpaceX就计划发射4万多颗卫星,亚马逊也拥有3000多颗卫星,中国应该不仅仅只有几百颗。

商业卫星市场将呈现爆发式增长。

中国卫星互联网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

随着各项技术的成熟,我国有望凭借制度优势,建立起以航天“国家队”为首的完善生态系统,各种商业应用也有望提上日程。

航天科技集团八院科技委秘书长潘军保守估计,未来5-10年我国仅商用小卫星的发射需求就将超过4000颗。

商业卫星制造和发射需求将呈现爆发式增长,这将带来航天发射业务几何级激增。

神港证券分析师王宁表示,短期内,国内卫星物联网将采取低轨卫星与高轨卫星相结合的形式,融合5G,协助5G应用尽快落地在短期内。

应用边际拓展到物联网后,可激活千亿市场空间。

A股中,除了中国卫通、天银机电、华立创通之外,亚光科技的卫星通信业务也有数十年的发展历史。

2019年底,开始将低轨卫星通信技术与公司整体业务融合。

研发项目方面,该公司还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一旦国家低轨卫星项目全面推进,公司在卫星领域的业务增长甚至可能超过导弹的增长速度。

全鑫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第一家从事高性能传输电缆研发和生产的公司。

公司参与红岩卫星星座建设。

国产高性能卫星传输线(部件)产品中,公司约占国内产品市场份额的60%。

航天宏图是中国领先的卫星应用服务提供商。

公司拥有自主研发的遥感图像处理软件平台PIE。

龙盛科技旗下无锡微研中嘉精密机械科技有限公司目前主要围绕航天卫星、商业卫星等精密零部件及成套部件开展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