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苹果手机即将发布,在Touch ID之上增加面部识别功能的传闻已经甚嚣尘上。细心的人可能注意到了,Apple 7的听筒上方还有一个小孔,当你的脸靠近屏幕时,它会变暗,当你远离屏幕时,它会亮起来。这是一个被称为“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的小关键部件在工作。 温州创客陈小驰和他的创业伙伴瞄准了这一领域。
这是一支纯科学专业的中国创客团队,由四名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专业的80后毕业生和一名工业领域的大四学生组成。虽然它们在激光芯片行业属于国际顶尖技术领域,但由于专注于硅谷的专业技术研发和生产,此前几乎没有被媒体报道过。 智能手机升级激发巨大市场潜力 “我一直有创业的想法。直到遇到了合适的项目和志同道合的人,这个梦想才变成了现实。
”陈小池说,早年父母外出经商,他从小就接触商业知识,心里早已种下了创业的种子。 他所说的项目是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虽然拗口,但它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并不少见。作为一种具有市场前景的新型光电器件,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的优越性引起了广泛关注。近十年来,它在结构、材料、波长和应用领域都经历了快速发展并进入市场。
VCSEL的基本原理是传输空间三维信息。许多熟悉的应用如三维识别、手势识别、虹膜识别、无人激光雷达等都是通过它实现的。它有很多优点,比如体积小,面积不到1毫米×1毫米,隐藏在Apple 7耳机上方,但它比其他激光器有更高、更严格的技术要求。
虽然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发展尚不成熟,市场刚刚兴起,但这支年轻的创业团队已经看准了其巨大的潜力。据了解,早就有传言称,苹果等各大手机厂商将在今年推出的新智能手机中嵌入VCSEL,以实现三维识别功能。陈小池告诉记者,全球每年消耗超过10亿部智能手机。
如果每部手机嵌入两到三个激光器,那么每年的市场规模将达到2到30亿部。 对的时间,对的地点,对的人。对于陈小池来说,更重要的是在硅谷结识了一群创业伙伴。除了其他三兄弟都是80后,他们也有幸找到了工业领域的前辈。
这位学长带来了很多实践经验,负责指导团队将实验室成果产业化和市场化。 ,让团队充满信心。 填补我国行业空白,首轮获得1000万元投资 纵汇光电于2015年底注册成立。
江苏华西集团看中了这支顶尖的技术团队和他们的市场预测,于2016年初投资了宗辉光电数千万元。 “之所以这么快就拿到投资,是因为我们的行业技术壁垒很高。” ,国家扶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
”陈小池表示,据他所知,目前全球生产VCSEL芯片的公司只有7家。八个,大部分在美国。国内尚无具备VCSEL芯片量产能力的公司。原因在于该行业的技术门槛太高。
据了解,目前国内主要以大学和企业为主的实验室拥有VCSEL研发经验,但从研发到量产还有很多技术难点需要攻克。在垂直腔面发射激光芯片领域,陈晓驰创业团队填补了我国核心光电芯片产业的空白,对于打破欧美企业在该领域的市场垄断、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具有重要意义智能手机核心零部件的权利。 之所以多年来被欧美几家公司垄断,主要是因为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的关键技术特别难以突破。可以说是在平方毫米的面积上“跳舞”。
“其中一个重要步骤是在6英寸晶圆上均匀生长10纳米厚度的材料,必须生长300层。”他给记者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这相当于浙江省的土地。顶部均匀地覆盖着2厘米厚的雪。因此,无论是早期的设计还是成长过程都非常困难,尤其是后者。
每次生长,都需要设置湿度、气体、气压等十多个参数。 300 层是 10 个参数的 300 次方。” 硅谷技术国产,明年将突破量产 其实这个产业在国外已经发展了十几年,但基本应用在光通信领域。随着智能手机上的应用逐渐普及,目前业内企业都在积极开拓智能手机应用市场。
中国是智能手机生产基地和消费大国。陈晓驰的创业团队决定利用其在硅谷的人才优势,专注于技术研发,将科研成果带入国内产业化和市场化,将半导体激光器应用于传感、通信领域。芯片技术已在国内实现产业化。
由于行业技术壁垒较高,且同类国际竞争力企业基本都有独家合作协议,近年来被“锁定”。在迭代智能手机市场的最前沿,纵辉光电的诞生吸引了众多智能手机厂商的关注。不少计划进军智能手机市场的手机厂商纷纷前来寻求合作。目前,纵辉光电已开始与国内知名智能手机厂商或模组厂商合作,并处于磨合阶段,开始小批量生产。
“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产业将在下半年迎来拐点,预计明年二季度实现量产。”陈晓池告诉记者,他们目前采用贴牌生产,出于技术保密等原因,他将在下半年全职回国,负责生产和控制关键环节的技术。国内厂商也将成为未来的大客户。
以硅谷为研发中心,以中国为生产基地,放眼国际市场,未来,这支年轻的团队将乘风破浪,不断攀登高峰世界顶尖激光芯片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