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面板厂商开始加大产能投入,导致面板价格持续下滑。受面板价格波动影响,彩电市场价格也发生了相应变化。
加之电商促销、新技术应用等因素,彩电销量呈现积极上升趋势。 多条产线开工,面板价格波动 家电网获悉,2018年上半年,京东方合肥10.5代工厂和成都中电熊猫显示技术有限公司8.6代工厂新一代薄膜晶体管液晶工厂双双开始营业。
产量的增加和传统的淡季效应都加剧了电视面板价格的下跌。 4月和5月,32英寸面板的单位报价已跌破10美元,更不用说更大尺寸的面板了。 数据显示,上月全球13大电视代工厂出货量751万台,同比增长24.6%。
其中,富士康出货量达到140万台,出货量排名第一,同比增长7.7%; TCL SCBC出货量达110万台,排名第二,同比增长83.3%。最新电视面板出货量调查报告显示,2018年上半年面板总出货量为13689万片,年增11%。 为了应对面板价格下跌,京东方和华星光电减少了32英寸面板的产量,并将其8.5代工厂的部分产量转为生产40英寸和43英寸面板。随着32英寸面板库存逐渐减少以及第三季度传统旺季的到来,32英寸面板的订单高峰已经出现,导致中国面板制造商将这些面板的单位报价提高了2美元- 7月3日,又将40英寸和43英寸面板的价格提高了1美元。
同时,第三季度全球电视面板备货季开启,品牌备货需求加强,面板厂商也积极有效地去库存、调整产能。据相关统计,第三季度全球液晶电视面板市场供需比为4.5%,供需紧张。 上半年彩电市场恢复增长 作为相对成熟的家电品类,彩电市场竞争一直很激烈。
去年,彩电市场遭遇历史最大跌幅。但进入2018年之后,面板价格下降,加上俄罗斯举办世界杯。全球彩电销量恢复性增长。
据家居网统计,上半年全球彩电市场出货量达到9900万台,同比增长4.9%。 在中国彩电市场,价格战的影响似乎更为明显。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中国彩电市场零售量2260万台,同比增长3.6%,零售额725亿元,同比增长3.6%。
同比下降2.0%,零售面积155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6%。增长10.2%。
其中,2018年上半年网上彩电市场平均价格为2545元,同比下降10.2%,网上零售额占比44%,同比增长9个百分点去年期间。与线上零售额的增长相比,线下门店却出现了下滑。连锁店零售额下降了11%,其他线下商店也下降了12%。 产业升级或许是打破现状的唯一出路 虽然降价给销售带来了积极的提振,但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价格带来的增量刺激正在逐渐减弱。
奥维云在线监测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均价每下降1元,线上市场规模就增加9479台。然而,2018年上半年均价每下降1元,线上市场规模就会增加。 7956 单位。 值得注意的是,与彩电产品的价格相比,消费者越来越关注高端彩电产品的性能,高端彩电的份额也在逐渐增加。
2018年上半年,4K电视规模同比增长25.4%,OLED电视规模同比增长110.3%,激光电视规模同比增长241.5%今年,超薄电视规模同比增长109.5%;此外,人工智能也成为彩电市场关注的焦点,首先,2018年上半年人工智能电视市场份额为45.8%,较去年同期增长28个百分点。 新型显示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应用,赋予了一些高端电视产品在画质、形态、性能等方面的优势。
LG、创维等电视品牌旗下的OLED电视充分发挥了自发光、轻薄、柔性等特点。远远超过液晶电视的销量增速,据统计,2018年第一季度高端市场OLED电视销量达到51万台,增速高达127%。 OLED电视已占据高端电视市场50%以上的份额。 此外,显示产品的应用场景也在不断拓展,新的应用场景不断涌现。
随着OLED技术的发展,智慧零售、会议、安防、智慧医疗、车载显示等领域出现了新的需求。未来显示器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