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数码发展

岁末怀旧:当年的VCD机是数字信息时代的开始

时间:2023-12-19 22:59:20 数码发展

你有过看完电影想吐的经历吗?如果是这样,那一定是在光盘时代。   对于很多80后、90后来说,VCD、DVD是他们看电影的第一把钥匙。

那时电视上的节目很少,大多数人也没有去电影院的习惯。然而,VCD机走进千家万户,却得益于一批中国民营企业的努力。

  成龙、李连杰、施瓦辛格、史泰龙……很多人对香港和海外电影最早的记忆就是从那时开始的。每个人家里都有几张CD,他们已经一遍又一遍地看了无数遍。今天我们要和大家谈谈VCD和DVD的黄金时代,以及我们对电影光盘的最早记忆。   世界上第一台VCD机来自中国  VCD是20世纪90年代初流行的数字光盘标准,由索尼、松下等厂商共同制定。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世界上第一台VCD机实际上来自中国。第一台VCD机是由安徽一家名为“完颜”的公司制造的。

他们生产的VCD产品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一度达到100%。但由于前期投入过多,且未能及时申请专利,完颜之颜在VCD市场的份额正逐渐被其他国际大厂商和国内新兴品牌蚕食。   早期的VCD机非常重。我们得到的是新科的VCD-30播放器。

为了还原当年的感觉,我们还找到了一台松下的29英寸大彩电。插上电源线和三色线,将电视设置为音视频模式(AV模式),然后插入光盘进行播放。   VCD厂商之间的竞争很像现在的手机市场  当时VCD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

各厂家不断推出新产品,开发各种特殊功能来抢占用户。我们手中的这台VCD机主要卖点是“三碟播放”,这在当时非常流行。

由于当时的VCD光盘容量很小,压缩率较低,一些较长的电影需要三张光盘才能播放,而且每次都必须手动更换,极大影响了观看体验。于是这种支持三碟播放的VCD播放机就应运而生,并成为厂商重点关注的卖点之一。

  电影光盘上通常标有序号1、2、3,按下VCD机的开关按钮,将光盘放入相应的位置,就可以安心观看了。   如果您的设备太旧,您可能会遇到光盘卡塞以及音视频线连接不良的情况。传统的解决方案是“吹”和“紧”。

当时,市场上还有一种叫做“清洁光盘”的工具,可以将清洁液滴在光盘上,并旋转光盘来清洁VCD机的激光头。至于音视频线,如果太旧,建议您更换新的。   无法避免的盗版光盘和色情片  VCD光盘的最高分辨率只有352×240像素,现在根本不够观看。一些盗版者为了与原版电影同时上映,还会添加较差的国语配音和字幕,这实际上让观看体验非常差。

电影《京城之王》中曾描述过这样的场景。如果您有兴趣,可以观看一下。然而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当时的人们并没有错过港片和好莱坞大片的黄金时代,也积累了最早的观看量。

  谈起VCD、DVD,盗版必然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那时候,音像店里、大街上,总有神秘人向你兜售“最新大片”。为了适应这样的“时代特点”,当时的VCD机还大力宣传“纠错功能”,引用电影《大腕》葛优的话:“超级纠错就是超级盗版,而正版就是超级纠错。

” DVD 不需要纠错。” ’这是对当时盗版现象的讽刺。   VCD机的原理是利用激光读取光盘上存储的信号。但盗版光盘往往因制作质量差而无法正常播放。

超纠错是通过提高激光头的输出功率来增强激光头的输出功率。磁盘读取能力。这种灰色地带的功能被当时的厂商作为主要的促销卖点,在当时的特殊背景下显得非常神奇。

  关于VCD和DVD的一些记忆与成年人有关。有时,当他们不小心闯入正在看电影的小黑屋时,大人们会尽快按下暂停键,关闭电影,然后以“这不适合小孩子看”为借口推门而出。许多人对那些无知图像的启蒙是从“朋友之家”、录像工作室等地方开始的。

  不会唱卡拉OK的游戏机不是好VCD  国产VCD的发展可以说是一段疯狂的历程,而且是与游戏机捆绑在一起的。以小霸王为首的FC山寨机走红后,国内厂商也迅速效仿,做出了可以运行FC游戏的VCD播放器。再加上劣质的手柄,就增加了VCD的卖点。   当时的VCD机还有一个功能,就是唱卡拉OK。

我们手中的新科VCD有两个麦克风插孔,上面密密麻麻的数字按钮只是为了方便选歌。有条件的家庭也会连接一套音响设备,在家享受唱歌的乐趣。当时风靡全国的情景喜剧《我爱我家》中,也有一集为完颜VCD植入植入广告。是的,正是这个品牌创造了世界上第一张VCD。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VCD 逐渐被更高质量的 DVD 所取代。它可以支持多种语言、外挂字幕、剪辑播放,并具有较高的压缩率。正版DVD被许多电影爱好者当作收藏。

DVD播放机的价格也降到了大多数家庭能够承受的范围,而且体积更小、更时尚。   现在回想起来,VCD和DVD的黄金时代只有十年左右,但却是许多中国消费者迈入数字信息时代的开始。

随着高清电视、家用电脑、手机的普及,数字光盘正逐渐被淘汰,退出历史舞台。   无论是疯狂还是粗糙,我们对成像时代最早的记忆都永远刻在了这些光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