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结号已吹响?? 无论是海外智能音箱“四王”:Amazon Echo、Google Home、Microsoft Invoke而苹果HomePod,或者国内,从BAT到中小创业者,围绕智能音箱的产业链正在形成。智能交互系统、语音翻译模块、芯片厂商、第三方内容开发商,以及业务多年停滞的传统音箱厂商,正集体奔向这片血海,准备翻身。
芯片厂商打赢“翻身仗” 智能音箱的普及,让蛰伏多年的芯片厂商尝到了久违的甜头。中下游产业热情高涨,也带动上游芯片厂商备货热情。
据媒体报道,仅深圳一地的智能音箱解决方案提供商数量就飙升至数百家。高通、联发科、英特尔、紫光展锐等芯片厂商今年都发布了智能音箱产品线。
在智能手机市场进攻高端市场连续失败、在中低端市场逐渐失去市场份额的联发科,看到了寻找“第二春”的希望。联发科副总经理兼家庭娱乐产品事业群总经理尤仁杰透露,2016年智能音箱市场近80%的芯片都是由联发科供应的。今年联发科2017年股东大会结束后,公司董事长蔡明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联发科是亚马逊智能音箱Echo的主要芯片制造商之一,占据了一半以上的出货份额。
” 看到老对手联发科在智能音箱市场一枝独秀,高通自然不会不行动。今年6月,高通推出了“智能音频平台”。在这个平台上,高通提供了两款新的系统级芯片,支持Google Assistant和Amazon Alexa,以及语音识别和网络电话(VoIP)。显然,高通的目标是赢得更多智能音箱开发商的订单,成为音箱行业的Android。
因行动迟缓而错失智能手机芯片市场的英特尔,也开始发力移动芯片领域。英特尔将基于亚马逊Alex的“Smart Home Hub”(智能家居中心)开发智能音箱,并已与微软Cortana签署了合作协议。
科胜讯(Conexant)的前身为罗克维尔半导体(Rockville Semiconductor),这个名字可能比较陌生,但它的客户却是众所周知的。亚马逊、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哈曼、乐视、美的、格力、科大讯飞、出门问问、云智、鲁博等均与其有合作关系。
一些平时不为大众所熟知的国产芯片品牌,也因为音箱的走红而走到了风口浪尖。京东智能音箱叮咚采用的是国内芯片厂商全志科技的R16芯片。国内瑞芯微电子今年发布了两款芯片RK3036和RK3229,并与谷歌达成合作,慢慢撬动智能音箱市场。紫光展锐的市场步伐也很快。
目前,搭载该公司芯片的智能音箱产品已大规模出货,并开始大力收割300元以下的中低端智能音箱市场。 人工智能厂商纷纷秀肌肉 智能音箱的普及也让国内人工智能从业者有了通过产品“秀肌肉”的机会。
猎豹移动旗下人工智能公司Orion Star为小雅AI音箱提供远场景交互系统“Orion Voice OS”。 Orion Voice凭借其独特的语音合成技术,可以让说话者的发音媲美真人,以情感丰富、富有层次的声音与用户交流,中英文无缝切换。 百度在今年7月举办的AI开发者大会上推出的DuerOS开放平台,可以快速接入包括音箱、电视、冰箱等家电在内的多种硬件设备,成为众多开发者的选择。专注于语音交互的科大讯飞不仅是国内各类智能音箱语音识别系统的提供商,今年还推出了自有品牌的智能音箱。
传统家电企业将智能音箱视为进入智能家居的关键。国内高端智能厨电品牌华帝也宣布将在《蒙面唱将猜猜猜》推出人气智能语音机器人小V,将智能技术应用到更多厨房产品中。海尔也曾与出门问问联手做音箱,但并没有专注于整个家居入口的智能音箱,而是打造“全屋语音”。 内容平台也因为音箱的大火,点燃了新的入口争夺战。
喜马拉雅和酷狗音乐凭借其平台上的海量内容和版权优势,无论是自己制作音箱还是将内容授权给第三方,都成为吸引用户的关键卖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