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数码发展

金立董事长刘立荣:将投资10亿重回中国前三

时间:2023-12-19 21:45:32 数码发展

◎各位记者孟庆建  巨大的市场空间让手机厂商百花齐放,无比辉煌,但残酷的优胜劣汰会让他们彻底溃败,并且留下痕迹难以发现。   在手机行业的鼎盛时期,几乎所有的市场领导者都在喊危机。金立董事长刘立荣认为,未来两三年手机市场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未来三年,全球手机品牌将只剩下6到10个。与此同时,刘立荣坚持看空互联网手机品牌。他认为,表现好的互联网品牌就像热闹市场里的海鲜,存在“季节性”危机。

只有在全球开放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企业才能生存。   金立希望成为幸存者之一。 12月21日,刘立荣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时表示,金立力争在未来三年重回国内市场前三的位置。为此,金立2016年将投入近10亿元进行品牌重塑。

  金立的信心  今年上半年,金立的市场表现平平。无论“国酷联盟”、VIVO、小米、华为,都是金立无法匹敌的对手。   12月21日,金立全新旗舰手机M5plus在东莞金立工业园发布。该产业园年产能达到8000万台,但金立2015年的手机出货量还没有达到满产能的一半。

刘立荣表示,“预计今年出货量将超过3000万台,但利润表现非常好,足以让我们乐观地生存下去。”   金立的市场表现可谓跌宕起伏。如果回顾历史,成立于2002年的金立可以称得上是最长寿的国产手机品牌之一。

2006年到2009年,刘德华的代言让金立名声大噪。 2010年下半年一度占据国内第三市场份额,仅次于诺基亚和三星。然而,随着智能手机时代的到来,基于互联网的制造手机模式大行其道,而以功能机起家的金立的“存在感”也开始被新兴品牌盖过风头。

  刘立荣表示:“金立的品牌知名度不如互联网品牌,但它也是现在乃至未来生存时间最长的(手机)公司。我们认为,未来两三年手机品牌将进入激烈洗牌期,全球手机品牌将无法竞争。只剩下2个,不会超过20个,6到10个品牌生存比较靠谱。生存下来的一定是具有全球公开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力的企业,金立将是其中之一。

”  互联网手机产品存在“季节性”危机。刘立荣表示,一旦推出新产品,旧产品就必须清理。“市场上没有纯互联网手机。目前,70%的互联网手机在线订单仍然是通过B2B进行的。

市场已经离线。如果开放市场和全球市场表现不好,未来几年任何互联网手机公司倒闭也就不足为奇了。”  10亿重塑品牌  论全球市场和大众市场的渠道控制能力,作为在印度市场和三四线城市最成功的中国品牌,可以与步步高( 16.82, 0.26, 1.57%)系列金立处于领先地位,但其在国内市场的品牌形象没有太大变化。

  刘立荣为金立设定了三年内重返国内市场前三的目标。可以想象,在强敌环伺的国家,市场上,无论是老牌劲旅“中华酷联”,还是步步高旗下的VIVO、OPPO,以及互联网品牌小米、魅族,都是刘立荣面对的强劲对手。

  刘丽蓉的底气在于金立13年积累的公开市场渠道,金立目前在大陆市场拥有7万家线下网点和4万名线下导购员。能够与之竞争的只有步步高系列的VIVO和OPPO,而线下渠道是目前各大手机厂商竞争的焦点。刘立荣表示,2016年,金立线下线上门店将扩张至10万家,导购人数将增至5万人。   同时,金立也开始在品牌建设上发力。

金立计划从2016年1月开始投入5万元,目前已在全国范围内投入超过1亿元用于品牌优化升级。品牌营销重点关注品牌契合度高的体育项目,如投资1.5亿元与中国国家足球队合作、投资2亿多元与央视5台合作等。

印度,金立将投资约10亿元人民币用于品牌建设。   争夺印度市场  印度是中国手机品牌的必争之地。 IDC数据显示,2011年至2013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长了三倍。

然而,目前国内手机市场已经趋于饱和。相比之下,印度、东南亚、拉美等市场的出货量近年来大幅增长。该地区的许多消费者正准备购买智能手机以取代目前的基本功能手机。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中国市场出货的手机中89%是智能手机,而在印度,这一数字为28%。

有巨大的增长潜力。    2015年,金立在印度出货量超过400万台,超越华为和小米,是在印度市场最成功的中国手机品牌之一。金立目前在印度的工厂已经投入生产。

刘立荣表示,印度是金立必须渗透的市场,金立将其视为另一个本土市场。   同时,刘立荣还表示,包括金立在内的国产手机厂商在印度有些“无能”。考虑到印度的购买力问题,印度国产手机仅竞争30%的用户市场,其余70%的市场仍然无法接受100美元以上的手机。这个市场目前是华为、小米、VIVO竞相竞争的市场。

刘立荣希望能够像在中国一样,继续保持线下优势,抢占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