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goDB是一种流行的非关系型数据库,它可以存储大量的数据,但是也会占用一定的磁盘空间。因此,有时候我们需要查询MongoDB数据库的大小,以便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或者进行一些优化操作。本文将介绍MongoDB数据库大小查询的原理和实践,以及一些优化技巧。
MongoDB数据库大小查询的原理
MongoDB数据库的大小由两部分组成:数据文件大小和索引文件大小。数据文件大小是指存储数据的二进制文件的总大小,索引文件大小是指存储索引信息的二进制文件的总大小。数据文件和索引文件都是按照固定的块大小(默认为64MB)进行分配和扩展的,因此它们可能会有一些空闲空间。另外,MongoDB还会预分配一些空闲的数据文件,以便快速写入数据,这些空闲文件也会占用磁盘空间。
MongoDB数据库大小查询的实践
要查询MongoDB数据库的大小,我们可以使用db.stats()命令,它会返回一个包含数据库统计信息的文档对象。其中,dataSize字段表示数据文件中实际存储的数据量,storageSize字段表示数据文件占用的磁盘空间,indexSize字段表示索引文件占用的磁盘空间,fileSize字段表示所有数据文件和索引文件占用的磁盘空间。例如:
上面的结果表示test数据库有3个集合,1000个文档对象,平均每个对象100字节,实际存储的数据量为100000字节,占用的磁盘空间为131072字节(约为128KB),索引占用的磁盘空间为24576字节(约为24KB),所有数据文件和索引文件占用的磁盘空间为201326592字节(约为192MB)。
要查询单个集合的大小,我们可以使用db.collection.stats()命令,它会返回一个包含集合统计信息的文档对象。其中,size字段表示集合中实际存储的数据量,storageSize字段表示集合占用的磁盘空间,totalIndexSize字段表示集合所有索引占用的磁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