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IDC圈10月18日报道:根据市场研究机构ABIResearch的报告,根据顶级分析师的估计,5G网络要到2020年才能正式商用。不过,随着网络流量的持续高速增长,业界对5G的研究才真正开始,5G的需求也开始显现。昨天在“2013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发展论坛”上,工信部总工程师于晓辉表示,今年中国移动蜂窝流量增长了82%,WIFI增长了150%,总量增长了近130%。移动数据流量增长接近200%。中国移动互联网对4G、5G技术的需求非常旺盛。在昨天的座谈会上,工信部科技司副巡视员戴晓辉预测,未来5G通信场景的主要特点是用户永远在线,用户可以保证端到端的连接。-随时随地100Mbps的端通讯速率。戴晓辉指出,未来的基站将变得更小、功能更强大,网络架构将进一步扁平化。未来的网络架构将是一个强大的基站叠加在一个庞大的服务器集群上。密集网络、终端间直接通信(D2D)、物联网(M2M)、与WiFI融合组网、新型网络架构、新型多天线/多分布式传输、新型信号处理、高频段通信、频谱共享、网络智力。以5G为代表的新业务需要新的技术支撑,而当前半导体材料和芯片能力的提升、通信产品功能的进一步演进、基站本身更强大等都带来了技术创新的可能。双方将合作推进5G共同标准。虽然韩国三星和日本NTT都宣布了5G领域的进展,但实际上ITU还没有对5G标准化做出任何决定。目前只有设备制造商和电信运营商将其作为研发项目公开。自己想象的5G概念。但从国外到国内,从运营商到设备厂商,对5G的研究已经迈出了第一步。欧盟委员会于2012年11月成立METIS(MobileandwirelesscommunicationsEnablersforthe2020InformationSociety),投入2700万欧元用于5G技术应用研究。METIS由29个成员组成,包括爱立信、华为等大型供应商,以及NTTDoCoMo、Telefónica、德国电信等全球知名电信运营商。它计划在2015年4月确定5G的基本概念。在国内,今年工信部牵头成立了IMT-2020推进组,正式启动了国家5G标准化研究工作。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黄晓庆此前也表示,虽然4G网络商用尚未正式启动,但中国移动集团已投入研发5G通信网络。两岸或将共同推动5G标准化进程。台湾华聚产业共同标准促进基金会理事长陈瑞龙近日透露,双方将在海峡两岸通信产业合作交流会上首次签署5G共同标准合作备忘录,同时旨在提高国家乃至全球标准。事实上,早在8月份的“海峡两岸通信产业合作交流大会”上,工信部副部长刘丽华就曾表示希望台湾厂商尽快布局5G,并且与内地共同研发技术和标准,共同打造5G产业链。刘丽华还向联发科、宏达电、台达、鸿海等台湾大厂发出邀请。今年海峡两岸通信产业合作交流大会将于10月21日在台湾举行,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杨雪山将率领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理事长吴鹤权及高层领导来自中国移动和设备制造商参加。吴和权是IMT-2020的重要发起人之一。一。在台湾,联发科董事长蔡明杰与工研院代表组成5G工作组,与大陆工作组共同制定两岸5G共同标准。今年,“5G”概念一下子成为业界热议的话题。据市场调研机构ABIResearch的报告显示,根据顶级分析师的预测,5G网络要到2020年才能正式商用。不过,随着网络流量的持续高速增长,业界对5G的研究才真正开始,而5G的需求也开始显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