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才刚刚开始,小米和vivo今年就已经发布了搭载骁龙888的旗舰机型。那么,2021年有哪些新技术趋势值得期待呢?1、折叠屏手机(柔性屏)去年,三星的折叠屏手机是领头羊。其实各大厂商不是不能生产折叠屏手机,而是不能生产价格合理的折叠屏手机。换句话说,成本降低了。不下来。但今年这种情况应该会有所改善,因为LG和三星都扩大了柔性屏的产能。据说国产的京东方也可以做柔性屏。规模效应的出现,必然意味着价格会下降。事实上,这发生在去年。12月有一个趋势。小米和苹果都曝光了各自的折叠产品,vivo也相继推出了两款概念产品。可以预见,今年推出折叠屏手机的不止三星一家。2、屏下摄像头之前视频中提到,水滴屏、刘海屏、升降摄像头都有各自的问题,屏下摄像头是未来的趋势。去年,真正的商用手机出现了,屏下有摄像头,中兴天机20,今年至少小米11Ultra已经预购了屏下摄像头。虽然没有听说其他品牌有什么爆料,但毫无疑问,类似的产品最迟应该会在下半年推出。3.计算摄影在摄像头方面,除了屏下摄像头,另一个就是后置。现在的摄像头模组足够大,功能也很丰富,无论是超高像素成像、夜间模式还是各种“稳定视频录制”,都足以满足日常需求。因此,不太可能会有更多的镜头或更高的像素。制造商将在数字优化方面做更多的研究。也就是苹果一直强调的,用优化来充分释放相机性能。例如,优化的处理引擎可以更快地执行曝光、HDR、白平衡调整、降噪等。换句话说,手机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执行更高容量的优化。另一方面,好的优化还能“看懂”画面中的内容,通过机器学习改进自身的优化方式,从而达到更逼真的拍摄效果。4、小屏手机小屏手机应该是很多人的期待,包括我自己,也是很久没有大屏了。其实这也不能怪厂家。毕竟我们一直在追求更高的画质、刷新率、游戏体验等等,这些东西并不是小屏手机做不到,而是大屏手机的综合成本更低。越大越低,也是有极限的,无论是OLED还是LCD屏,最好的大概是6.5英寸左右,再大一点都会影响画面的稳定性。但那是过去了。现在屏幕技术发展非常快。毕竟柔性屏已经量产,做小屏肯定是可以的。iPhone12mini和SE的热销就是一个信号。我认为今年应该有更多。小屏机发布。5.Portless手机Portless其实早在2017年苹果就提出了,但是进展并不快。到现在也只是取消了3.5mm耳机孔。不是不能取消,只是连苹果也不敢贸然取消充电数据接口,只能一步步来。去年推出了Magsafe配件,其实就是在培养用户使用习惯。当大家习惯了无线充电的时候,据说三苹果将在本月推出一款新的连接芯片,可以实现比目前共享数据方式更快的传输效率。完成这样的布局后,界面的功能就可以平滑过渡,无端口的手机也可以上市,最快今年9月份。9月,iPhone13ProMax将成为首款无接口手机,防水防尘更好,机身更完整,值得期待。6.标配高刷新率,闪充大电池去年除了苹果,基本上各大厂商都用上了120HZ刷新率的屏幕,不错,就是太耗电了,所以三星用了自适应刷新率的屏幕,苹果根本还是60HZ。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厂商们也是各显神通。技术差的就研究快充技术,技术好的就研究电池。这些成果将应用到今年的手机上。7、更自由的手机系统去年小米的MIUI12更加人性化,EMUI11更加智能。即便是万年不变的iOS,也为Android学习提供了更加人性化的工具,更何况是VIVO推出的Origin。操作系统真的很棒。花容格、原子组件等带来了非常高的自由度,反响特别好。这一切都表明,手机系统正朝着更加人性化、定制化的方向发展,今年将是手机系统大放异彩的一年。8、生态竞争生态竞争高度依赖手机系统。没有足够流畅、足够智能的手机系统,生态系统无从谈起。以前说到生态,基本都是三星和苹果在玩,后来就是小米打造的似是而非的生态。但是这两年,由于系统的加强,大家对生态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如果仔细观察,可以发现一些大牌产品的闭环越来越严重。现在你买华为的电动牙刷,如果不买华为手机的Hilink有些功能是无法解锁的,这和其他品牌的差不多。2021年,生态圈竞争更加激烈。9、外观升级外观升级对于各大手机品牌来说每年都是必不可少的。今年,从首发的小米11我们就可以窥见一斑,玻璃和不锈钢边框依然会是最大的趋势。去年,Reno5Pro+的后壳采用了电致变色技术,也很有可能获得更多青睐。10.耐用度升级。其实去年很多手机就已经很耐摔防水了。先不说小米小金刚画质的BUG,我们以iPhone12为例。无论硬度还是韧性绝对不输钢化膜,我的iPhone12Pro从来没有贴过保护膜。这都要归功于小米11同样采用的第七代大猩猩玻璃,相信其他品牌的旗舰也不例外。这些就是今年手机的十大趋势。一定还有其他人。这里有一些更重要的。我是老王。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