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你今年买的iPhone14可能是“印度制造”

时间:2023-03-12 21:43:24 科技观察

越来越多的供应链正在离开中国。据外媒报道,日本车企本田正在打造“去中国化”的供应链。此外,苹果即将推出的iPhone14预计将于10月至11月在印度生产。受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中国制造的神话未来是否会被逆转?据日本《产经新闻》报道,日本汽车制造商本田正计划在中国以外建立新的供应链。长期以来,中国工厂一直是本田零部件供应的主要来源。据悉,本田每年销售的汽车中有近40%是在中国制造的。去年,本田在全球生产了414万辆,在中国生产了162万辆。目前,本田在全球29个国家和地区拥有130多个生产基地,产品包括摩托车和汽车。在中国,“东风本田汽车”和“广汽本田汽车”是本田在中国设立的合资分公司,年产能分别为48万辆和60万辆。今年5月,半导体短缺和疫情控制导致零部件采购吃紧,导致本田供应链采购吃紧,导致日本14家工厂中有9家停产。此次,本田将评估将中国汽车零部件供应转移至东南亚等地区的能力。另外,日本汽车制造商马自达也在考虑将生产迁出中国。本月早些时候,该公司报告上一季度经营亏损1.15亿美元。受疫情封锁影响,马自达表示将在日本建立零部件库存,并在中国以外寻找新的制造工厂,以确保零部件供应。iPhone14印度已经成立了这两家车企,苹果还计划将iPhone14手机的部分生产线转移到印度,在中国以外建立iPhone生产基地。据知情人士透露,苹果已经在与印度代工厂商合作,加快生产流程,缩短印度生产设备与中国生产的时间差距。据称,在iPhone14正式上市两个月后,这款机型也将同时从印度生产线出货。未来,苹果可能会将多达20%的iPhone产能转移到印度。因此,印度首批iPhone14产品可能会在今年10月下旬或11月出货。到时候,或许你买的iPhone14会在印度生产……今年4月,苹果表示已经开始在印度生产最新一代的iPhone,即iPhone13系列,距该系列发布七个月.当时,业内普遍认为其中一项举措是供应链多元化。当然,苹果在印度代工除了希望通过供应链多元化来降低各种因素带来的潜在风险外,也是被当地廉价的劳动力和一些优惠政策所吸引。此外,印度还是全球第二大手机市场。作为商人,库克一直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说起来,为了让印度生产iPhone,苹果也努力了很多年。早在2015年,苹果就曾尝试在印度建立供应链。2017年,Apple首次在印度开展制造业务,生产2016年发布的iPhoneSE。随后2018年在印度推出iPhone6s(2015年发布),以及iPhone7(2016年)和iPhoneXR(2018)2019年。从2020年开始,iPhone11、iPhone12、iPhone13和部分PD充电头都在印度生产,但这些产品大多只在当地销售,说明其质量远达不到苹果的要求。不仅如此,印度工厂内发生的负面新闻也是不绝于耳。2020年,苹果印度工厂发生大骚乱。由于没有拿到承诺的工资,近2000名工人打砸抢烧,现场办公设施和车辆遭到破坏,现场一片混乱。2021年底,苹果印度代工厂发生食物中毒事件,引发员工抗议,停工一周。所以看来苹果在印度实现制造还是一个长期目标。除了iPhone14,前段时间有消息称,苹果计划将iPad生产线转移到越南,以防止未来出现短缺和供应障碍。如果越南iPad生产线成立,连同现有的AirPods生产线,将承包苹果两大产品的部分产能。目前,已有3家苹果连锁代工厂在印度设厂:台湾的鸿海、和硕、纬创;在越南,中国的立讯精密、歌尔股份、宇通科技、蓝思科技、灵异智造、美盈森、伯恩光学。制造业外迁的原因有以下三点。自2020年初全球疫情暴发以来,制造业供应链紧张局势并未得到全面缓解,并一直持续到2022年。上海作为中国主要港口和制造业枢纽之一,是全球供应链的关键节点.今年4月以来,因疫情防控需要,全市实施严格管控措施,港口作业受到限制。这势必会影响在上海建厂经营的企业的产能。比如,在上海设立“超级工厂”的特斯拉,就曾因供应链中断而停产。马斯克称之为“供应链地狱”。特斯拉还报告了有史以来的首次利润下滑。上海于6月初正式结束最严管控。随后,上海美国商会就此次疫情对在沪美国企业的影响进行了调查。据介绍,在本次参与调查的133家企业中,有69家来自制造业,64家来自消费和服务行业。结果显示,93%的企业下调了今年的营收预期。25%的公司预计收入将比原先预计的低20%以上。26%的制造企业正在加速其供应链在中国的本地化进程,将全球产品的生产转移出中国。制造业企业中,35%的企业满负荷运转,25%的企业产能低于75%,3%的企业尚未复产。由此看来,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重新布局全球供应链,转移产能可能是一种被迫的选择。供应链面临的另一个严重威胁是极端天气。准确地说,是由于极端天气造成的能源和电力供应不足。今年入夏以来,江淮、成渝地区遭遇极端高温天气,最高气温连续多日超过40度。四川是一个工业大省和主要的汽车制造中心,其80%的电力依赖水力发电,持续高温导致的长期干旱减少了该省的发电量。与此同时,由于天气炎热,居民用电激增,用电需求激增。8月14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联合发布《关于扩大工业企业让电于民实施范围的紧急通知》要求,要求所有工业用电企业(含重点白名单企业)停产6天.通知要求,工业用电企业要“高温休假,用电送民”。为优先满足居民用电需求,各地相继出台工厂限电、限电措施。重庆周三宣布,工厂停电将无限期延长。四川将停电延长至周六。除了川渝地区,浙江、安徽、江苏等省市也相继出台了各类工业企业限电措施。特斯拉今年的供应链受到以上两个因素的影响。先是上海超级工厂停工,然后是四川停电。这些不稳定因素威胁着特斯拉在中国的供应链。近日,四川省实施工业限电,导致部分汽车企业无法正常生产汽车零部件。而这些零部件是上海两家车企特斯拉和上汽的供应商。由于备件短缺,整车都受到了影响。撇开上汽不谈,四川供应链的中断对特斯拉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要知道前段时间,特斯拉在中国的上海工厂才刚刚恢复。此外,当前的中美关系也是外国企业考虑将制造能力迁出中国的重要原因。8月9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了2800亿美元的《芯片和科学法案》。它规定,如果芯片制造商想获得美国政府的资助,则禁止在中国扩大先进半导体的生产能力。《金融时报》认为,由于该法案的影响,韩国芯片制造商三星和SK海力士正在重新评估在中国的投资。三星最近宣布将在越南新建一座价值33亿美元的半导体工厂。旗下拥有吉普、标致、克莱斯勒、玛莎拉蒂等品牌的Stellantis已公开宣布终止与中国汽车制造商广汽集团的合资企业。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Stellantis首席执行官CarlosTavares将合资企业的失败归咎于与当地合作伙伴的“失信”。该公司现在计划将汽车进口到中国,而不是在国内生产。此外,他还警告竞争对手大众汽车和通用汽车,留在中国是有风险的。“我不想在他们的地盘上开工厂,”他在新闻发布会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