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改革相伴,与产业共存:我国移动20年的3个剪影移动跨越式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而这20年,也是中国移动发展壮大的20年。2000年4月20日,中国移动正式成立。诞生于电信行业改革重组中的中国移动,通过创新、拼搏和勇于担当成为全球领先的运营商。站在“十三五”末和“十四五”开局的历史交汇点,我国通信产业将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经济数字化转型中发挥更大作用和社会。对于中国移动来说,这是一个新的历史机遇,也是一个央企肩负的重任。战略:初心不改,争做世界一流企业20年前的春天,中国移动诞生在北京西便门附近一座不起眼的写字楼里。那些充满激情的年轻员工,在中国移动成立之初就开始研究如何对标自己,把自己打造成世界一流的通信公司。2001年,中国移动正式确定了“争创世界一流通信企业”的战略愿景。“信心是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所以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目标。中国移动是在国家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发展起来的,自成立以来,就明确了成为世界领先企业的目标。”一流的通信运营商,确立了市场经济、用户至上的理念,逐步完善价值链,与合作伙伴建立良好关系。”在日前举行的中国移动成立20周年沙龙上,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原总工程师、党组成员李默芳回忆道。当时,中国移动怀着成为世界一流通信公司的宏伟目标,率先开创了大型国有企业上市融资的先河。人民邮电总编辑王保平认为,通过在香港和纽约上市,中国移动不仅引进了急需的建设资金,还成功引进了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实现了创新突破在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上。推动了国有企业传统机制的转变。20年来,全球通信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移动的目标是成为世界一流的公司,始终立足于全球视野。经过四轮战略对标,实现了从双重引领、新跨越、可持续发展到大互联互通的发展。2019年,中国移动实现收入7459亿元,连接规模超过20亿,位列500强第65位。中国移动保持全球运营商第一梯队,收入增速明显高于平均水平世界一流的运营水平。战士的脚步从未停止。今天,面对不断变化的国内外市场环境和汹涌澎湃的数字技术浪潮,中国移动坚持稳健进取、创新发展,确定了新阶段的战略目标。中国移动发展战略部副总经理李炯表示,经济社会在经济发展、科技应用、商业竞争、大众消费等方面正在发生范式转变,体现出“五纵三水平线。”五横指基础设施数字化、社会治理数字化、生产方式数字化、工作方式数字化、生活方式数字化,涵盖人类生活的全场景;三横指的是融合渗透的过程。现代化、智能化、云化的特征。新趋势、新要求、新战略。中国移动因势而动,提出打造世界一流“强国大厦”的设想:总体目标是创建世界一流企业,成为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网络建设的主力军。智慧社会,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聚焦转型升级,聚焦改革创新两点,打造规模化价值管理体系,实现融合融合、智能融合;构建高效协同的组织运行体系,塑造能力、合力、活力;与时俱进,全面实施“5G+”计划。继续扩大连接规模,加强连接应用,优化连接服务,协调推进“四轮驱动”融合发展,保持领先优势,助力经济社会发展。2020年初,初心未变,中国移动始终为成为世界一流企业而奋斗。这种信念伴随着中国移动从创立到成长,从卓越走向卓越,也将激励中国移动在未来再创辉煌。创新:勇挑重任,践行技术自强自强1G空白、2G跟随、3G突破、4G同步、5G领先——中国移动的成长史,就是一部中国通信声音不断提升的历史国际通信领域的公司。当时FDD标准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我国主推的TDD技术支持者寥寥无几,标准化之路异常艰难。派往国际标准组织的代表也自嘲是“3S”的代表:对人微笑,开会沉默,睡觉。但即便如此,我国TDD产业链一路披荆斩棘,终于实现了TD-SCDMA拥有国内三分之一的市场,TD-LTE拥有全球三分之一的市场。5G时代TDD与FDD全面融合,6G时代将延续融合趋势。在国际标准组织领域,不仅我国代表担任过许多重要职务,而且我国牵头成立了多个国际标准组织。在这场从1G空白到5G领先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中,3G是一个转折点。作为我国百年通信史上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标准,TD-SCDMA是我国通信产业自主创新的重要里程碑。但是,在标准制定之初,由于技术有待完善,产业链实力薄弱,TD-SCDMA走上商用化之路十分艰难。而中国移动一路攻坚克难,制定标准,扛起了TD-SCDMA的大旗。经历过TD-SCDMA发展历程的TD产业联盟秘书长杨华,对当时的中国移动印象深刻:“芯片和终端是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尤其是终端设备的落后。芯片上游环节。为了破解TD-SCDMA芯片,中国移动大规模采购终端,对终端厂商提出芯片技术要求,最终带动芯片和终端的发展。中国移动研究院副院长黄宇红介绍,在发展TD-SCDMA的同时,中国移动启动了后续TD-LTE技术的研发,同时考虑到该标准能够走得更远,只有在走向国际市场时,GTI组织才具有前瞻性。在全球4G标准竞争热潮中,中国移动与产业攻克技术、产业、组网、测试、组织机制等五大难关,突破重大核心技术,实现TD-LTE全产业链的集体突破,并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由于在TDD创新突破方面成绩突出,中国移动屡获殊荣:TD-SCDMA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TD-LTE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这是通信领域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凭借3G、4G打下的基础,在5G时代,中国移动继往开来。确定了引领5G技术、产业和应用发展的目标,发挥了5G需求目标制定者、5G国际标准推动者、5G关键技术引领者、5G端到端产业建设者和作用。5G赋能各行业先行者,聚焦行业引领和应用创新。通过成立5G联合创新中心,将助力5G融入千行百业,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日死去,功德不能布施。成立20年来,中国移动抓住技术升级的每一次机遇,以市场驱动技术,以技术驱动产业,以创新促进发展,在通信领域造就了“硬核”实力。标准、网络、设备和应用程序。这种提升不仅推动了新兴产业的崛起,也带动了人们生产、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的转变。按照“用一代、建设一代、发展一代”的节奏,我国6G预研即将启动。因此,中国移动启动了6G研究,并发布了《2030+愿景与需求》《2030+网络架构展望白皮书》《2030+技术趋势白皮书》等报告。随着国际市场环境的变化和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泽民认为,全球环境已经进入“冰河时代”。科技强则国家强,科技兴则国家强。为摆脱受制于人的状态,我国“十四五”战略规划提出,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系教授高旭东认为,在中国移动的远见、担当、一流标准和前瞻要求的推动下,其未来6G之路时代将更加顺利,中国在国际通信市场的战略地位将大大提升。进一步改进。责任:使命在肩,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之年。对于打赢脱贫攻坚战,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意义重大。服务脱贫攻坚战,建设好用的移动网络是基础条件。“中国移动的网络不仅实现了城市和人口密集区的全面覆盖,还着力建设农村和偏远地区的基础网络覆盖。”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原职工董事、人力资源部高级经理李秀川表示。此前,李秀川在中国移动云南省公司工作。他回忆起基站在农村建设后村民生活的新变化,至今记忆犹新:“基站在农村建设后,农民使用了大量的信息,他们非常在关注农村产品开发、信息流通、招商引资等方面都带来了很大的收益。农村建网虽然无计可施,但中国移动没有退缩,为消除城乡数字鸿沟、助力脱贫攻坚,中国移动累计投入超过800亿元,让更多人受益。12.2万多个自然村通电话,8万多个行政村通宽带,4G基站覆盖全国98%以上的行政村,网络覆盖97%以上的贫困村已在全国注册登记,覆盖城乡的移动网络成为中国移动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底气,也为脱贫攻坚打下了坚实的网络基础。脱贫攻坚路上,中国移动从未缺席。除了有用,更要用得好、用得起。因此,中国移动bile不断优化其网络,尤其是在多网络共存的情况下。随着频谱的兴起,网络建设变得越来越复杂。使用无障碍。同时,为了让用户用得起,中国移动多年来一直在提速降费。这背后是中国移动的成本支付和收益分成。谈及提速降费工作,李秀川感慨颇多:“中国移动一直坚持提速降费,真正做到了造福百姓。但高昂的建设成本成为不得不面对的巨大压力。中国移动每年都在持续降低成本,包括如何优化集中采购,进一步降低网络成本和运维成本。这是中国移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突出体现。”而做好脱贫攻坚,不仅仅只有互联网。为此,中国移动提出并实践了以“1+3+X”体系为基础的“互联网+”扶贫模式,着力以互联网扶贫为主线,加强组织、资金、人才三方面保障,将网络和信息化的优势与教育、消费、健康、产业等多个扶贫领域相结合,做好脱贫攻坚结合工作。“网络+”扶贫,充分发挥信息化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助推放大和倍增作用,利用互联网和信息的力量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中央企业,中国移动始终牢记使命定位,勇于担当,中国移动贡献频频获赞。据悉,中国移动中国移动比莱连续16年被国资委评为A类企业,并荣获2020年度国家扶贫奖。脱贫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的起点,新的斗争。下一步,助力乡村振兴任重而道远。中国移动表示,坚守目标不懈怠、履职不懈怠、精准发力不懈努力,推动“互联网+”扶贫向“5G+”扶贫升级,创新推动信息更加丰富多彩服务人民群众,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持续推动全面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决战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更大贡献。圆的方式。责任在心中,责任在行动。中国移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推动信息服务融入各行各业、服务大众。延伸阅读:中国移动CMNet骨干网抗DDoS攻击系统一期项目采购,总预算455万元数据中心领域的新三角杀正在上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