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招工比以前好多了”,某上市公司高管评价被打工浪潮扰乱的用工市场创业,以及招人变得容易的原因显而易见:一大批手游创业者正在经历残酷的失败浪潮,他们以各种新的身份回归大公司体系。国内创业手游市场的变化,正如近期国内A股的走势一样,在一轮暴涨之后必然迎来一轮暴跌。将被淘汰的是风险投资杠杆产生的泡沫。遗憾的是,大量中小创业团队成为了这一轮手游创业浪潮的泡沫。在产品供给方面,至少从短期来看,今年上半年产品数量仍在增长。例如,据UC久游近期发布的2015Q2数据显示,二季度该渠道接入的手游新品数量为734.240款/月。相比之下,2014年10月的新品仅有120款,但绝对数量的增长并不能掩盖手游研发端的浮肿。“今年上半年,我们实际测试的产品数量是1000个,不能读的产品被排除在外。而去年下半年,我们测试了2000多个产品,数量大大减少了”一位出版商老板这样告诉gamelook,能够被出版商认可的产品越来越少,主要原因是今年以来行业产品质量有所提升。“我们看了1000个模型,但我们只签了一个模型。”对于这家资金雄厚的上市公司来说,只签一款机型的答案让gamelook感到意外。出版商给出的理由是产品质量和团队的可靠性。此外,公司分销业务不再采用去年拿一批、测试一批、再放行的方式。中小团队产品的出路主要是大型发行商的代理。有公司这么做还好,但事实上,各大一线发行商在签约产品上越来越谨慎。原因是产品分销门槛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如今一款手游的研发成本如果不超过500万,基本没什么用。”发行商逐渐放弃中小公司产品的另一个原因是IP产品在手游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小公司没有钱签约IP。.小公司的产品没人要,那是不是发行商的新产品会减少呢?这不,发行商走向了另一个极端:IP定制产品、自研,甚至收购控股中小团队。现在有大量的中小团队向有IP储备的发行商寻求帮助,希望借助发行商IP的优势来提高自己产品的成功率,但是大家都在这么做,供给和发行商IP的需求必然会出现失衡。同时也有好的IP和坏的IP。中小型团队可能无法分配到可靠的IP。“很多中小公司都在尝试做MMO这样的产品,但是这样的产品非常难,而且很多都不靠谱。”中小团队的优势在于船小,好转但悲催的是,大量创业团队选择了高难度、高投入的重度手游方向。更何况,中小企业招人难。在GameLook看来,很多创业团队的问题出在立项阶段。项目的方向往往过于主流,类型过于单一。同时,今年发布的众多新品,也大多落在了产品质量上。基于去年的行业美术和技术标准来研发已经无法应对2015年残酷的市场竞争。为什么有资金实力、IP优势、团队优势的游戏大公司要与中小游戏签约?高端产品团队?在GameLook看来,现阶段大公司继续代理中小团队产品的主要原因是为了补充自研产品线。补充的目的是补充大公司没有精力开发或者没有合适的内部团队开发的细分类型,同时希望借用中小团队的创新能力来尝试在细分市场上犯错误。“一年来我们一直在寻找一个可靠的回合制开发团队,但我们仍然没有找到。”出版商高管的说法,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市场供应与出版商实际需求之间的错位。但目前的情况是,大量的中小团队还在继续沿用大公司做什么,我们做什么,产品成功,我们复制什么产品的模式。“用一个跟风产品去和头部产品竞争,在这个阶段基本上很难成功。在这个阶段,一款在玩法上跟风的产品,往往通过IP将粉丝转化为游戏用户,从而取得一定的成功。”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统计了从《刀塔传奇》大量抄袭的产品后,至今没有一款以炮塔为题材的仿冒产品在国内获得成功。伴随着资金和产品上市时间的压力,中小团队正在迎来生死存亡的时刻。独立开发、独立思考、追求创新是中小团队存在的理由。然而,2015年的国内手游市场正在用残酷的失败潮告诉创业者这个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