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工作人员非法出售公民个人信息被判刑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今天(5日)宣判一起出售、非法提供、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23名被告人被判刑被判处刑事处罚。出售位置信息谋取非法利益今天受审的23名被告人中有7名是直接从事电信相关业务的人员。北京检察院二分院检察官孙伟:与中国移动(微博)合作定位手机的公司是一家叫北京景驰无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的公司,这家公司主要为一些大的物流提供服务公司。景驰公司在一些大货车上安装了通讯设备,对其进行定位。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只是有人想错了。孙伟:中国移动跟他们合作是有前提的。他们无法定位带有语音服务的手机和SIM卡,从而可以防止一些恶意使用。但由于缺乏严格的内部审核,公司运维部经理谢新崇将部分电话号码混入呼叫服务中定位。按照规定,能够提供定位信息的人仅限于有知情权的人,比如知道自己车辆所在位置的货车车主、知道孩子所在位置的父母等。向无权知道的人提供位置信息是非常危险的。孙伟:位置信息对于公民来说是非常隐私的信息。如果被不想知道的人知道了,后果会很严重。例如,它可以促进故意杀人、故意伤害案件的实施,以及敲诈勒索案件的发生。谢新崇多次定位他人提供的90多个手机号码,非法获利9万元。被告人黄维帆利用在中国移动10086客服中心工作的机会,被告人魏飞作为中国联通营业厅(微博)的工作人员,多次出卖公民个人信息,如业主的信息和通话清单,以谋取非法利益。法院最终认定他们犯有“非法出售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他们有期徒刑两年两个月至一年零八个月不等,并处罚金。孙伟:首先,侦探公司、侦查公司在工商注册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不允许注册。这说明我国不允许这样的公司存在。实际从事的是非法侦查、非法侦查活动。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法官徐辉认为,刑法修正案(七)新增非法出售、提供、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将有力打击此类犯罪。徐辉:不仅有提供,还有买、卖,体现了当前公民信息犯罪专业化、产业化的特点,形成了一个链条。因此,该法新增的罪名主要是三项,规定较为完备,同时,包括货源市场和需求市场,这些人员都将受到处罚。面对个人信息出卖,受害公民无能为力甚至浑然不觉。孙伟检察官强调,只有加强国家机关、金融、电信等持有公民个人信息的单位的内部管理,才能防止公民个人信息泄露。孙伟:应严格限制有权查询公民个人信息的人员。这些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公民信息分类保存和分类查询制度。不同权限,明确责任追究制度,做好保密和公示工作,确保有完整的查询记录,以备日后检查。保障公民相应的知情权,查询后及时通报相应的查询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