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数字货币或将重新定义货币:新格局下的新金融与新经济”。联合国数字合作高级别小组联席主席马云在演讲中指出,数字货币体系是一种技术问题,但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是解决未来问题的办法,数字货币可能会重新定义货币,虽然货币的主要功能还在,但一定会重新定义货币,就像苹果手机重新定义手机一样,而调用只是一个功能,数字货币远不是竞争标准的时候,是创造价值的时候,需要思考如何通过数字货币建立新的金融体系,为世界思考未来,思考如何做全球贸易,思考这个世界应该使用什么。建立在成熟技术之上的数字货币。真正解决可持续、绿色和包容的世界贸易问题。l附讲话全文:尊敬的陈元董事长,各位领导,金融界的朋友们,大家早上好。感谢大会的邀请。很高兴有这个机会与大家一起学习、交流、探讨。2013年,同样是在上海,我去了上海陆家嘴金融峰会,发表了我对互联网金融的异想天开的看法。七年过去了,今天我,一个非金融界的非专业人士,很高兴来到这个非官方的论坛,分享我的看法。说实话,我也很纠结今天要不要讲。但是我觉得有一件事是我们这群人有义务做的,就是有责任去思考未来,因为这个世界虽然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发展的机会,但是关键的机会只有那么一两个,而现在是最关键的时刻。所以我觉得我还是想谈谈我自己的一些想法。这些想法是我们自己十六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出来的,加上有幸成为联合国数字合作高级别小组的联合主席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倡导者,通过与世界各地的学者、专家和从业者的讨论和交流而获得。反正我想我已经退休了。在非官方论坛上,畅所欲言,分享外行和非专业人士的专业观点,供大家参考。它可能是不成熟的、错误的和慷慨的。我们来看一下:第一,我们一直都有一些思维惯性。比如,我们总觉得要与国际接轨,就必须填补欧美发达国家所谓的空白,而我们没有。以填补国内空白为追求目标。我一直觉得,在今天的情况下,“填补空白”这句话是有问题的。不是因为欧美产品先进,我们就去填。其实今天我们不应该刻意或盲目地想要符合哪些东西,适应哪些国家的标准,填补哪些空白。我们今天要思考的是如何与未来接轨,如何适应未来的标准,如何弥补未来的差距。我们想了解未来是什么样子,我们想做什么,然后我们就可以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如果我们永远重复别人的话,讨论别人定下的话题,我们不仅会失去现在,也会错过未来。二战后,世界需要恢复经济繁荣。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后来亚洲金融风暴的时候,巴塞尔协议里面提到的风控越来越受到重视,后来变成了风控的操作标准,现在的趋势越来越像全世界都在说说而已只谈风险控制,不谈发展,很少思考年轻人的机会,发展中国家的机会在哪里。许多问题的根源。我们今天也看到,巴塞尔协议本身就极大地限制了欧洲整体的创新,比如在金融数字化方面。巴塞尔协议更像是一个老年人俱乐部。他们需要解决的是已经运行了几十年的金融体系老化和复杂的问题。但中国的问题恰恰相反。中国不存在金融系统性风险。中国金融基本上没有风险,但缺乏系统性风险。中国的金融和其他刚刚成长起来的发展中国家一样。在金融行业,它还年轻,生态系统还没有成熟,还没有完全流动起来。大河岸更像是河流和血液的动脉,但我们今天需要湖泊、池塘、小溪和河流,以及各种沼泽。没有这些生态系统,水淹了我们就死了,旱了我们就死了,所以今天我们的国家就没有健康。金融体系的风险,我们要建立的是一个健康的金融体系。就像阿尔茨海默病和小儿麻痹症,症状看起来很相似,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如果孩子吃了老年痴呆症的药,他不仅会患上老人家的病,还会生很多莫名其妙的病。巴塞尔协议是为了治疗老年人老化和过度复杂的疾病。我们需要思考的是,我们应该向老人学习什么?老年人和年轻人有不同的关注点。老年人关心的是有没有医院,年轻人关心的是有没有学区,这是完全不同的思维体系。今天,我很自豪地宣布,昨晚蚂蚁的上市价格已经确定。这是大型科技公司首次在纽约以外的地方定价。这在三年前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但在今天却发生了。世界的变化是神奇的。第二,创新要付出代价,我们这一代人要有担当。习近平主席曾说过“成败不在我”。我理解这句话是指一种责任,是指对未来、对明天、对下一代负责。当今世界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问题,只能靠创新来解决;但真正的创新必须是无人主导,必须有人承担责任,因为创新难免会犯错。问题不在于如何不犯错,而在于犯错。犯错后能不能改进改正,坚持创新。没有风险的创新就是扼杀创新。这个世界上没有没有风险的创新。很多时候,把风险控制到零才是最大的风险。当年赤壁之战,曹操想连舰,最早想到航母,但一场大火,让一千年来华夏无人敢想航母。一想到这场大火,谁还敢去创新,这是抹杀一个创新时代的错误。我在七八年前就提出了互联网金融,但是我们一直强调互联网金融必须具备三个核心要素:第一,丰富的数据;二是基于大数据的风控技术;三是基于大数据的信用体系。用这三个标准来衡量,你会发现P2P根本不是互联网金融,但是今天我们不能因为P2P就否定整个互联网技术对金融的创新。其实我们要想想,中国怎么可能有几千家互联网金融公司?上千个P2P的原因是什么?今天我们的监督真的很难。创新来自市场、来自草根、来自年轻人,对监管的挑战越来越大。其实监督和管理是两个不同的东西。监督是看你的发展,关注你的发展,管理是出了问题就管。但是,我们现在的管理能力很强,监管能力还不够。好的创新不怕监管。但是,我们害怕以昨天的方式进行监督。我们不能用管理火车站的方式来管理机场,也不能用昨天的方式来管理未来。监督管理不同,政策文件也不同。今天,有太多的文件不允许这样做,也不允许这样做。政策是建机制、促发展。今天,需要的是“政策专家”,而不是“文件专家”。政策制定是一项技术任务。其实解决系统复杂度的问题,我可以提供淘宝的经验作为参考。十七年前,我们制定了很多不允许的政策。当时淘宝的政策很复杂,商家看不懂。后来我们提出,如果要加一个policy,就必须减去前三个。我们现在的文件越来越多,这可能会导致任何人发生意外。理论和制度不同,专家学者也不同。专家会做,而且做的很好,但未必能总结出来。许多学者不做具体工作,但他们可以从别人的实践中形成理论。只有专家学者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创新,才能解决今天和明天的问题。我们需要来自实践的理论,而不是来自办公室理论的实践。P2P有很多,但是从办公室理论的实践。正确认识P2P给我们的巨大教训,不是否定互联网技术,更不是重复办公理论的实践。我觉得有一个现象,就是全世界很多监管机构监管之后,自己和自己的部门没有风险,但是整个经济都有风险,整个经济不发展。未来的竞赛是创新的竞赛,而不仅仅是监管技能的竞赛。在我的理解中,习主席所说的治理能力提升,是指在有序监管下健康持续发展,而不是在没有监管的情况下发展。第三,金融的本质是信用管理。金融要摆脱当铺思维,要靠信用体系。现在的银行依然延续着当铺的思路,抵押担保就是当铺。这在100年前也是一个非常厉害的想法。没有抵押担保这些创新,就不可能有今天的金融机构,中国经济也不可能用40年发展到今天的地步。但是,依赖资产和抵押的制度会走极端。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与许多企业家进行了交流。中国金融典当行的思考最为认真。加杠杆,负债会很大。谁都知道:你向银行借10万,你有点慌;如果你借了1000万,你和银行都有点恐慌;如果你借了10亿,你根本不用恐慌,银行会很恐慌。另一个习惯是,银行喜欢把贷款给好公司和不需要钱的公司。于是,很多好公司变成了坏公司,形成多元化投资。太多的钱会导致很多麻烦。抵押当铺的想法是不可能支撑未来30年世界发展的金融需求的。我们必须利用今天的技术能力,用基于大数据的信用体系来取代当铺的想法。这个信用体系不是建立在IT上,也不是熟人社会,而是必须建立在大数据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做到信用等于财富。其实,要饭的人也必须有信用,没有信用,连饭都吃不上。——当今世界期待一个真正为未来着想的全新金融体系。今天的金融体系是工业时代的产物。它是为解决工业化而建立的综合性金融体系。这就是“28理论”。什么是“28理论”?投入20%解决80%的问题。未来的金融体系就是要解决“82理论”,帮助80%的小企业和年轻人,带动20%的人。要从过去的“人找钱”、“企业找钱”转变为“钱找人”、“钱找企业”、“钱找好企业”。评价这个体系的唯一标准就是是否包容、普惠、绿色、可持续。其背后的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前沿技术,在今天可以承担起巨大的责任。大家,如果说二战之后,当时的人有这样的眼光,为子孙后代,为未来设计了一个好的金融体系,我们今天就有这个责任和思考去建设一个真正属于未来的金融体系,年轻人而下一代,属于这个时代的金融体系。不是我们今天做不到,而是我们不做。今天的技术发展使我们能够做到这一点。不幸的是,很多人不愿意这样做。当今的全球金融体系必须进行改革,否则不仅是失去机会,世界还会陷入更多的混乱,因为创新领先于监管是正常的,但是当创新远远领先于监管时,然而,当创新的丰富度和深度远超监管想象时,就会不正常,社会和世界就会陷入混乱。以数字货币为例,如果我们用未来的眼光去构建30年后世界需要的金融体系,数字货币可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核心。今天的金融不需要数字货币,但明天、未来、在千千万万的发展中国家和年轻人的需要中会需要。我们应该扪心自问,未来数字货币将解决哪些实际问题?十年后的数字货币货币和今天的数字货币可能根本不是一回事。这个数字货币不应该从历史上找,不应该从监管的角度找,不应该从研究机构找,而应该从市场和需求上找,从未来寻找它。事关重大,我们的研究机构不应该是政策机构,政策机构不能只靠自己的研究机构。因为数字货币系统是一个技术问题,但它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是未来问题的解决方案。数字货币可能会重新定义货币。虽然货币的主要功能还在,但肯定会重新定义货币。就像重新定义手机的苹果手机一样,通话只是一个功能。数字货币还远不是争标准的时候。就是创造价值。需要思考如何通过数字货币建立新的金融体系,思考世界的未来,思考如何进行全球贸易,思考这个世界应该用什么。一种建立在成熟技术之上的数字货币。真正解决可持续、绿色、包容的世界贸易问题。最后我想说,今天人类社会已经到了最危急的时刻,我们绝不能低估这次疫情。这场疫情是一股逼迫人类社会进步的力量,不亚于二战。从金融本身来看,美国不断向世界各国,尤其是美国向华尔街股市注入大量现金。各国纷纷效仿。你有没有想过结果会是什么?它的巨大影响远远超出了我们今天许多人讨论的技术问题。我们不是简单地反对当今世界上的许多组织,而是重新思考它们在今天的价值。无论是联合国、WTO还是WHO,这些组织确实存在很多问题,取消这些组织并不能解决问题,但这些组织应该如何面对未来,如何改革,需要重新思考。新的金融体系是未来的方向。不管我们高兴不高兴,它肯定会涨。我们做不做,肯定有人做。未来,我相信改革是需要牺牲和代价的。如果我们这一代人要进行这样的改革,下一代人可能会看到。我们可能是一个背负重担的人。这是历史机遇,也是历史责任。16年来,蚂蚁金服始终专注于绿色、可持续、普惠的发展。如果绿色、可持续、普惠、普惠的金融错了,我们就会一错再错。谢谢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