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电信骚扰靠运营商,远远不够为了统一垃圾短信和骚扰电话的名称,我们把这叫做电信骚扰。电信骚扰就像电信欺诈一样。尽管监管部门对其进行了严厉打击,但过去的整顿效果并不理想。但从去年年中以来,多部门联合整治,手段措施比较有效,效果正在逐步显现。即便如此,距离最终效果的实现还有一定距离,合力共治的手段和措施不能丝毫放松。1、十三个部门联名下发整顿文件,意在不彻底胜利不撤军。整顿骚扰电话产业链,定期分类公示。联合整治阵容可谓强大。这13个部门包括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等司法部门;教育部等行业部门,以及金融、房地产、医疗、旅游等行业的骚扰电话最多。监管部门。综合整治专项行动方案要求这些监管部门对违规发送垃圾短信、拨打骚扰电话的行为进行监管或行政处罚。仅发送通知可能还不够。过程管理是推动联合整治工作取得实效的关键。作为电信行业主管部门和本次电信骚扰综合整治的牵头单位,工信部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近日,工信部通报《2019年一季度垃圾信息举报情况》,图文详细展示了截至3月底的整改效果。根据工信部通报的情况,电信骚扰不仅集中在部分省市,还集中在部分运营商。从报道中可以看出,中国移动的整改效果较好。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为电信骚扰提供了主要的通信支持。骚扰电话主要号码基本都是中国电信的号码,前十名占了8个,其中广东电信一举占据7席;中国联通四川分公司和湖南分公司的号码各占一个席位。工信部能够点名举报,充分体现了政府的决心。特别是,被通报的企业包括很多知名的超大型企业,包括特大型国有企业,以及知名的互联网公司。2、三大运营商积极表态,整改责任必须落实到位。作为信息沟通的主要渠道,运营商积极参与电信骚扰整治工作不可或缺。运营商首当其冲的是识别和拦截骚扰电话,更要积极调整考核,加大对疑似骚扰源的治理力度。就在上周,三大运营商纷纷表示要整治骚扰电话。中国移动表示,已开通骚扰诈骗电话免费提醒服务,智能识别骚扰诈骗号码,及时向客户发出提醒。该服务现已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同时,中国移动还搭建了“来电致死”来电应急保障平台,为用户提供免费的个性化保障服务。中国联通给用户发短信称,未经用户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向用户拨打商业营销电话。中国电信表示,已建立异常流量防范系统,实现了对“来电致死”、“超短骚扰”、“恶意群呼”等异常流量的识别和自动处理。拦截不良海外号码。此外,中国电信对国际、跨网、长途电话实行100%接入鉴权控制,并全面关闭语音专线来电隐藏功能,全面杜绝假号入网。虽然三大运营商均表示将加大对电信骚扰的整治力度,并出台了不同的措施,但从工信部通报的电信骚扰来源来看,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明显“太多”的表现存在“口气高”、“动作小”、“执行不力”的嫌疑。电信骚扰虽然能为运营商和各类商业企业带来利益,但却是侵犯群众利益的大事。现在,中央第六巡视组正在对三大运营商进行“一对三”巡视。相信运营商中一些向来讲政治的单位一定会加大力度,推动电信骚扰治理工作取得更加明显的成效。3、为确保整治效果,虚拟经营者并非法外之地。从整体来看,电信骚扰主要来自基础电信运营商。相对而言,虚拟运营商的占比较低。虽然三大运营商中部分单位整改效果不理想,但还是有一些实实在在的作为。但从工信部通报的情况来看,大量虚拟运营商在整治电信骚扰方面投入不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些人把虚拟运营商运营的17开头的各种数字定位为骚扰的代名词。虽然这有点怀疑攻击范围过大,但从工信部通报的情况来看,发送垃圾短信的主要号码确实主要集中在虚拟运营商,尤其是北京青牛,分享在线和快乐。已经占据了前十的全部席位。虽然打骚扰电话的渠道主要由中国电信提供,但虚拟运营商的作用也不容忽视。通信行业内外研究人员都意识到的一个现实是,垃圾短信和骚扰电信一直伴随着虚拟运营商的成长。尽管各项治理措施不断出台,但整体治理效果并不理想。打击电信骚扰不仅是政府部门的责任,也是社会所有相关企业主的责任。然而,即使是这种小规模的假冒商家电信骚扰也无法得到有效根治。是虚拟运营商的整改手段不到位,还是故意无视或纵容电信骚扰的发生?如果说经过“十三部门联合整治”后,虚拟运营商的电信骚扰仍未根除,那么造成电信骚扰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可以定性为虚假商家的故意或放任。如果真是这样,那肯定会对虚拟商业未来的发展产生致命的影响。四是联防联治,需要大家齐心协力,彻底整治电信骚扰,需要联防联治、联防联治。政府部门牵头,运营商为主力,所属企业严格自律,用户负责监管。从目前的整治情况来看,政府部门和运营商已经有所行动,而且力度比较大。现在下属企业需要严格自律。因为通报显示,部分企业存在不自律、不自律的情况。根据工信部发布的一份报告,“谁在打骚扰电话”和“谁在发垃圾短信”两张图片中选择了非常大的知名公司,其中包括知名互联网公司和大型国有企业。作为国有企业的代表,隶属于中国平安系的平安银行和平安证券也跻身电信骚扰行列。广大用户作为电信骚扰的主要受害人,也需要积极行动起来,向政府和相关行业部门反映自己遇到的各种骚扰行为,以帮助管理部门促进预期效果的实现。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如何使用电信渠道进行营销和客户保留。因此,任何企业和个人都应该无故依法办事。治理电信骚扰,需要运营商承担责任,也需要相关企业依法经营。当然,更需要政府监管部门严格执法,严惩违法企业。阻止非法企业和个人谋取利益,应该是实现政治目标不可或缺的措施。虽然有政府的“十三部门联合整治”,但如上图所示,电信骚扰的治理效果还有待进一步体现。因此,用户举报电信骚扰意识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举报和投诉的数量,但大家也能体会到,电信骚扰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得到多少缓解。根据工信部会同13个部门下发的《综合整治骚扰电话专项行动方案》要求,虽然目前的电信骚扰整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要想在2019年底前达到预期的整治效果,我们认为总体上还需要进一步的工作。努力工作。相关阅读:携号转网会带来什么影响?工信部:三大运营商固网宽带用户达4.26亿100M宽带占比7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