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IDC7月27日报道,2015年央企注定被两个关键词束缚,“融合”为公为私用,“整合”降薪。整合是为了减少内耗;降薪是为了脚踏实地。对于垄断企业的高管来说,由于垄断带来的薪酬溢价和“背离率”是确实太高了,而且要向企业和社会的平均收入靠拢,中国移动一刀式降薪的公告掀起波澜,成为近期通信圈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事实上,据了解,中国移动已连续五年将全体员工降薪10%,而2015年的降薪幅度与以往不同,电信运营商整体薪酬改革迈出了第一步。移动表示不会逐层减薪。有分析认为,此次降薪势必给中移动高管带来一定压力,但是否会引发中移动等央企的离职潮?是否会出现层层降薪、适度向一线人员倾斜,还有待观察。据媒体报道,在7月22日的中国移动年中总结会上,中国移动发布了降薪方案。按照计划,中国移动二级以上干部年薪减薪50%,省公司班子成员减薪40%,处长一级管理人员减薪20%。此前有传言称,中国移动各层级将进行同比例降薪,但从最新方案来看,降薪幅度在总监级以上。据中国移动新闻发言人回复记者,目前,中国移动正在积极研究制定全集团整体薪酬体系改革方案,不会逐层降薪。向一线人员倾斜,进一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实现薪酬水平适度、结构合理、管理规范、监督有序。中国移动新闻发言人也表示,薪酬改革是中央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是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任务。中国移动认真落实《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前期已完成集团公司负责人薪酬改革。今年1月1日《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发布后,国资委于2月和6月先后两次发出通知,明确将企业各项绩效指标与企业考核等级、工资总额挂钩,增幅企业工资总额不得超过效益下降的企业工资总额必须减少。第一轮薪酬改革覆盖72家国有企业,其中中石油、中石化、中国移动等53家国有企业负责人,金融、铁路等19家企业。根据《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央企高管薪酬将采取差异化薪酬管控方式,综合考虑国企高管当前业绩和中长期可持续发展,重点关注央企行政委任高管而央企在一些垄断性高收入行业,员工的薪酬水平“有限”。根据改革方案,改革后央企负责人薪酬结构由基本年薪加绩效调整为基本年薪、绩效年薪加任期激励收入,收入合计不超过7-8在职员工平均工资的倍数。上述薪酬改革方案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抑制央企高管领取异常高薪,缩小内部分配差距。有分析认为,此次降薪势必会给中移动高层带来一定压力,但是否会引发中移动等央企的离职潮,还有待观察。三大运营商都可能进行薪酬改革。另外,由于中国移动通常是三大运营商的排头兵,联通和电信会不会也接手降薪?对此,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的相关负责人均对记者表示,目前还没有收到这样的消息。不过,根据记者查询的《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涉案企业名单,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确实在列。消息人士称,上述方案将首先在副部级央企推广实施。这也意味着,三大运营商或将进行薪酬改革。尽管运营商的收入和净利润增长遇到了一定的瓶颈,但整体人员支出一直在增长。中国移动2014年人工成本为368.3亿元,较2013年增加24.5亿元,人工成本占总收入的比重由5.5%上升至5.7%,而2014年利润下降10.2%。中国联通2014年收入也有所下降,但员工薪酬福利支出较2013年增加28.7亿元,占收入比重由13.32%上升至14.15%。2014年,中国电信人工成本也增加了39.3亿元。根据《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企业工资总额的增幅不得超过福利的增幅,效益下降的企业工资总额必须下降。不可否认,经过一波又一波的降薪,运营商对人才的吸引力正在逐渐减弱。此前,大量联通高管跳槽到新的互联网公司,也反映了很多人的选择。除了人才流失,运营商还面临新技术的冲击,三大运营商普遍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一方面,运营商管线加速,新的利润增长点尚未成熟,业绩影响收入增长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国务院、工信部今年多次提出的“提速降价”也给运营商带来了巨大压力。如何走好这个平衡木,是摆在运营商大老板面前的一道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