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新浪微博与微信:熟人关系链的竞争

时间:2023-03-21 20:08:54 科技观察

“我们认为(新浪微博)用户平均使用时长下降与微信的竞争有关。”新浪CEO曹国伟在三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对业绩的解读,再次引发关注腾讯微信与新浪微博之争的话题。华尔街日报报道称,微信帮助腾讯吸引了中高端用户,这意味着腾讯与新浪形成直接竞争,因为新浪微博用户主要是中国城市的高端人群。也有评论认为,微博和微信的用户需求和使用场景不同,目前不存在竞争关系,未来的碰撞点可能在于双方拓展O2O后对本地商户资源的争夺。也有消息透露,微信正在避免成为微博,而新浪则是因为高层利益的关系,将所有的资源、技术、人力都投入到微博来对抗微信。针对分析师关于如何防止微信影响力进一步扩散的问题,曹国伟给出了答案:“微博是人们分享信息的公共网络,而微信更像是一个私人网络。这两个是根本不同的社交媒体。平台。但是,由于新浪微博和微信的用户重叠,花在一个产品上的时间越多,花在另一个平台上的时间就越少。新浪微博虽然仍将以公众为主,但也开始在新版微博上提供私密分享功能。”虽然它们是不同的社交平台,但它们之间的竞争是谁的社交链“含金量”更高。这个“金子”可能是用户活跃度、忠诚度、粘性,或者是商业层面的变现能力。新浪微博:尚未形成稳固的熟人链在社交关系争夺战中,中国互联网市场社交产品层出不穷,如QQ、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人人网、开心网、豆瓣网等。移动产品火爆后,微信、米聊、陌陌、街旁相继加入。曾有研究人员计划对“为什么中国用户使用多种社交产品”这一项目进行研究。或许,答案是每个产品根据自身的关系链特点,为用户提供不同的产品价值。但谁的关系链更稳定、更有粘性,部分原因在于能否更方便、更有效地为用户提供他真正想要获取的信息。漫游创始人白亚此前曾在新浪微博发过这样一条消息。他建议微博私信提问的朋友加他微信,因为新浪微博越来越难用,垃圾信息越来越多。这反映出一个问题,新浪微博的快速扩张是否增加了用户获取有价值信息的门槛?不可否认,新浪微博已经成为互联网上又一个信息爆炸点,但在这里,微博的媒体属性和社交属性中,媒体属性占据了核心。嘉峰资本投资合伙人黄少林在一篇文章《微博:45度仰角的未来》中表示,新浪微博要想发展成为社交网络,需要将用户视角降低到0度,最重要的是要发展更多的平行互动朋友之间。但事实是,新浪微博的核心亮点一直在45度左右,即从他仰视的人那里接收信息,并转发给同样以45度角仰视他的其他人。在新浪微博的价值评估中,0度视角的熟人关系链被认为是价值挖掘的金矿。但对于这条在新浪微博还未完全建立起来的关系链,却开始受到逐渐流行起来的微信的威胁。微信:适可而止虽然不能说微信站稳了脚跟,但它确实在通过各种产品功能设置,避免自己陷入曾经微博的战场,还得补上熟人关系链在国内社交网络中存在的缺点。正如曹国伟所说,微信是一个私网。用户只有相互确认才能成为朋友。该机制首先剔除一组“无关用户”在各自社交网络中的无关信息。对于一些不得不加的朋友,朋友圈还有一个别出心裁的功能。在隐私“朋友圈”设置中,用户可以选择“不让别人看到照片”和“不看到他的照片”。一方面帮助用户避免收到垃圾信息,另一方面让用户选择发布信息的“可见范围”。虽然微信的火爆吸引了媒体、明星、商家、营销机构等一大批公众号,但微信在这方面的安排却极为低调。对此,和菜头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微信几乎顽固地拒绝任何媒体的尝试,不愿提供更突出的公众号推荐,不对公众号进行索引和列表,强行强制公众号去……这可能不是没有道理的。”用户放弃以往的媒体形式推广方式。”因为,“手机是一种私人物品,作为一种媒体,想要钻进去,难度就跟被请到别人家吃饭,而不是去饭店吃饭一样,就跟吃饭一样。”接入别人手机的形式和方式,决定了你最终被接受的程度。”当它没有产生足够多的不可替代价值时,微信也不敢太过强势出击。《商业价值》杂志主编张鹏也在?上发文提醒微信,“对于这样的年轻人,太多的期待和过早兑现的压力,难免让他从天才滑向平庸,甚至在淘金热中。蚕蛹过来坐享其成后,却独自面对杂乱无章的环境和难以挽回的用户价值缩水。”或许,微信与新浪微博的战争才刚刚开始。而是微信自己的战争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