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1.15公斤黄金100块钱,一个赚了千万的比特币骗局!

时间:2023-03-21 18:50:18 科技观察

一位瑞典商人近日向美国司法部认罪,承认他通过设置加密货币投资骗局欺骗了数千名受害者。一万美元。商人乔纳斯·卡尔森(JonasCarlson)现年47岁。通过他领导和经营的东方金属证券(EMS)公司的网站,他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大手笔”的“计划”:以每股100美元的价格买入股票。他向投资者承诺,到2019年1月,每股回报1.15公斤黄金,价值超过45,000美元,如果没有回报,他们将获得投资资本的97%。如此“稳赚不赔”的投资计划,很快为他吸引了一大批投资者。至少有3575名投资者在该计划中投入了超过1600万美元。这笔钱被转到了卡尔森的个人账户,他随后在泰国购买了一套昂贵的房子和一个度假村。到了回馈投资者的时候,卡尔森只能说“一下子放出这么多钱可能会对全球金融体系造成负面影响”,“EMS正在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合作”支付准备”等理由拖延。最终,这个“立体模型”被拆除。由于无力偿还投资者,检察官于2019年3月4日对卡尔森和EMS提起诉讼。卡尔森面临长达20年的监禁。因电汇诈骗、证券诈骗和洗钱等罪名入狱,最高罚款可达75万美元。这种骗局并不新鲜,“低投资、低风险、高回报”的投资计划一直只是一个诱饵骗人入局,披上新的加密货币外壳东山再起,吸引大量“投资者”入局,以“比特币”为名设局的骗局屡见不鲜。2015年,香港某比特币支付平台突然被关闭,涉案金额高达30亿港元。据平台介绍,投资者购买比特币挖矿合约40万元,每天赚取比特币,4个月左右回本,每年可额外赚取60万元。该网站还游说投资者介绍其他人购买分包合同。这种营利方式是典型的传销模式。一旦没有新的投资者加入或主办方突然失联,投资者将损失惨重。2018年,台湾检方指控七名比特币交易商涉嫌实施虚假数字货币投资计划。这些疑似诈骗犯被控多项违反台湾银行法和商法的罪行。他们做出高回报的虚假承诺来欺骗投资者。投资一年后回报率高达355%,自2016年以来,涉案团伙已从台湾和大陆的1000人手中骗取了约5100万美元。2019年,诈骗者从英国公民那里骗取了近250万美元的比特币(BTC)女王的名字,声称这笔资金将用于英国脱欧后维持当地经济。骗子甚至冒充伊丽莎白二世女王的私人秘书发送实体信件,称比特币捐助者将获得为期3个月的30%的利息,并有机会成为英国皇家股东协会的会员。2020年,南京市公安局破获一起基于比特币充值投资??和账户维护的诈骗案,涉案金额共计42万余元。多几倍,30万就可以做代理了。类似案例层出不穷,引发投资者广泛热议。这类骗局并不意味着区块链或加密货币本身就是骗局,但仍反映出以比特币为首的加密货币市场正在蓬勃发展。时代,尽管不了解加密货币的投资者想要分一杯羹。骗子们也认识到了这一点,才精心布置游戏,屡屡中奖。骗局虽多,但都是“老套路+新名词”改造成的新骗局。上述“英女王集资”骗局与周立波被捕后网上流传的“借钱”谣言有异曲同工之妙。我有2000,等我从美国回来再还十倍。”这个笑话一模一样。现有的诈骗手段无外乎以下几种:专业圈子里的“挖矿”,挖矿设备的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比特币的获取效率,所以强大而昂贵的专用设备,此类诈骗案件针对的是想要购买“矿机”的投资者。通常,当订购设备,投资者需要先交定金,存在卖家或中介卷款跑路,收到钱就消失的诈骗案例。软件诈骗以比特币钱包为例。存储比特币,诈骗者利用一些知名且真实的钱包标识和名称,将假钱包应用程序打包,欺骗用户,一旦下载假钱包,其存入的比特币就结束了进了骗子的钱包。也有不法分子会模仿比特币搭建平台系统,操纵山寨币的产生和交易市场,吸引投资者买入,然后适时大量抛售,给投资者造成巨大损失。钓鱼诈骗包括向客户发送电子邮件,告知他们已获得比特币,但要求客户通过电子邮件中的链接登录他们的比特币账户以领取比特币,这样这些钓鱼诈骗者就可以控制客户的账户。套路繁多,投资者需擦亮眼睛,谨慎对待。因为“虚拟货币交易所”在中国进行虚拟货币交易,个人以虚拟货币为业,个人和组织从事代币融资和发行活动,都是国家禁止的。国家不支持炒币、投资ICO项目的行为。由此造成的损失只能由您自己承担。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区块链技术本质上是一个共享的、不可篡改的数据库。数据库中的所有交易记录都将被实时跟踪和检测。因此,区块链是一种反欺诈技术,发明的初衷是为了有效防止货币交易引起的欺诈行为。然而,由数字资产引发的安全问题和欺诈事件却从未间断过。区块链并没有真正向世人展示它的魅力,反而成为了不法分子敛财的工具。未来的法治网络能否落实到区块链的管理上,为区块链创造更安全、更有保障的环境,更清洁的发展空间,我们拭目以待。你曾经接触过比特币诈骗吗?你认为如何防止落入比特币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