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0亿美元被推特吞没,微博私有化背后的无奈互联网发展的每一个阶段。我们可以从Twitter的私有化之旅中吸取哪些教训?事件回顾美东时间4月25日周一,推特董事会宣布与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达成最终协议,后者的全资实体将以每股54.2美元的现金收购推特,交易总价约为440亿美元。交易完成后,推特将成为一家私人控股公司。受此消息影响,推特收涨5.66%至每股51.69美元。据统计,Twitter已经进行了超过19轮不同的融资(包括pre-IPO、IPO和post-IPO),总计融资44亿美元;同时,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公司一生累计亏损8.61亿美元(不包括IPO前的亏损)。公众对这次收购表达了很多担忧,比如Twitter即将被喷子和骚扰者取代,Twitter即将努力重新吸取10年来关于内容审核的教训,Twitter即将面临员工离去之类的我们前所未见等“私有化”背后的三把斧头至于马斯克之所以要将推特私有化,除了首富在推文中的表态外,有外媒分析了三大原因:财务状况,社交图谱的价值,以及Twitter的文化影响力。首先,从财务入手。推特的生意不好,可以说是管理不善,执行不力,变现模式的问题,比如几周前发生的过时事件的推文还在发,推特对广告形式的适配不好等等等等。.第二,社交图谱的价值。与可以提供“用户知道谁”的Facebook不同,Twitter比其他公司更了解用户对什么感兴趣。也就是说,后者在理论上更有价值(当然,Twitter的弱点是用户规模不如Facebook)。此外,Twitter拥有非常有影响力的受众,特别是考虑到它在媒体、技术和金融领域的重要性。对于这个群体,Twitter简直是不可替代的:没有其他媒体具有类似的信息密度或兴趣驱动的网络效应。第三,推特的文化影响。大多数人不会从Twitter获取新闻,但他们获取新闻的位置是由Twitter驱动的。此外,推特不仅为媒体设定了议程,它还保证作者在这里不受地域限制,或者他们工作的出版物不受为其他作者写作的潜在商业现实的限制,这可能导致发炎那里双方矛盾重重,读者群一时失控。Twitter应该是一笔交易虽然此次收购被大众称为“权力的游戏”,但高管们更关心的是440亿美元将把Twitter变成什么样。@JackDorsey:马斯克是唯一值得信赖的解决方案。马斯克从华尔街手中夺回Twitter是Twitter朝着正确方向迈出的第一步。4月26日,推特创始人、前CEO杰克·多西(JackDorsey)就推特宣布与马斯克达成最终收购协议一事发表了看法。他说:“我喜欢推特,它是我们拥有的最接近的全球公司。意识的东西,它的想法和服务对我来说是最重要的,我会尽我所能保护这两者。作为一家公司,Twitter一直是我的心痛,也是我最大的遗憾,因为它逐渐落入华尔街和广告模特的手中。现在,马斯克正在从华尔街手中夺回Twitter,这是Twitter朝着正确方向迈出的第一步。原则上,我认为Twitter不应该由任何人拥有或运营,Twitter应该是协议层面的公共产品,而不是一家公司。不过,要解决这个问题,马斯克是我唯一信任的方案,我相信他会把意识之光的使命发扬光大。马斯克将创建一个最大程度信任和广泛包容的平台,而这个目标是为了是的,也是我选择他的原因。我很高兴Twitter将继续为公众对话服务。环游世界,进入星空!”@ElonMusk:Twitter拥有巨大的潜力——我期待与公司和用户社区合作,将其解锁。马斯克上周在TED采访中表示,“言论自由是基石民主运作,而Twitter是一个数字城市广场,用于讨论对人类未来至关重要的问题。”增加信任、打击垃圾邮件机器人大军以及验证每个人的身份使Twitter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好。多元之旅的Twitter背后是什么?每个曾经运营过Twitter的人对这个问题都有不同的答案,这是一个长期困扰用户的问题。创业之初,两位创始人杰克·多尔西和埃文·威廉姆斯对推特的理解各不相同。Jack一直认为Twitter是用户更新状态的工具,Twitter是一个社交网络(Whatareyoudoing)。但埃文认为,推特主要是让用户告诉别人身边发生的事情(What'sHappening)。他认为Twitter更多的是一个信息媒体网络(InformationNetwork),核心是新闻。所以,现在Twitter更像是两种想法的结合。杰克作为CEO回归,试图将产品重点放在“正在发生的事情”上。最近,他还致力于使公司成为一个“健康对话”平台,并将其转变为去中心化协议。前段时间,前首席运营官安东尼·诺托努力让推特成为视频直播的目的地。概念体现在推特上,就是不断融资、研发、商业化功能的进化史。2006:“你在做什么?”Twitter旨在让用户随时随地发送消息来回答这个问题,并提供了最便捷的方式:手机短信。用户只需用手机向推特的号码发送消息,他们的关注者(followers)就会收到你的消息。那时,每条手机短信(SMS)都有字符限制,Twitter消息被设置为140个字符。这是原始的推特。2007年到2010年初:“探索世界正在发生的事情”推特的这段时间,用户不仅可以使用短信,还可以通过发送电子邮件、网页输入框,甚至实时聊天软件来发送推特信息.Twitter于2007年在SXSW上引起了轰动,此后呈指数级增长。2009年2月,Twitter用户数量增长了1382%。当年4月17日,脱口秀天后奥普拉(Oprah)注册了一个推特账号。同年5月,Twitter流量增长了43%。各路名人纷纷开始注册自己的账号,推特也为此设计了VerifiedAccount产品。爆发期也带来了商业化道路上的烦恼。2008年B轮融资2200万美元,2009年C轮融资3500万美元。转折点出现在2010年,当时Twitter的收入为4500万美元,但大部分时间都在亏损。同年4月13日,推特推出付费广告业务“PromotedTweets”。4月14日Twitter在旧金山举行的Chirp大会之后,Twitter与开发者的关系开始变得微妙起来。开发者社区恐慌,认为Twitter将自己推出与其产品类似的功能,从而导致产品胎死腹中。时任首席执行官埃文威廉姆斯一改以往“只创造价值”的语气,表示公司的营收将是推进各项业务的关键。“利润很重要,经营像推特这样的公司需要太多的资金,我们必须找到能够支撑公司的盈利模式。”现阶段,Twitter处境良好,能够与Facebook抗衡,提供更友好、更开放的社交网络。它的设计格式是革命性的,用户名前面的@符号,原本只在推特上看到,现在已经成为全球标准用法。2011-2015:“急功近利”的埃文离职,科斯特罗接手后,加速了推特的关闭进程和广告进程。2013年11月7日,推特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开盘价45.1美元,较发行价26美元上涨73.46%。这让银行和早期的Twitter投资者发了大财。在此期间,科斯特洛将“言论自由”主张进行到底。在众多社交网络中,只有推特没有下架那些国家不允许的内容,只是针对不同的国家和国家。同时,应政府要求提供了大量详细的用户数据。但推特在过去五年也错失了很多机会。多年来,Twitter一直鼓励开发者(忠实粉丝)创建应用程序,但随后限制第三方访问数据招致了开发者和业界的批评。推特也没有充分利用信息服务业的繁荣来推动自身的发展。例如,它从来没有优化过它的通信功能,有时甚至将私人通信信息推送给它。它也有改进,但有些是微不足道的:比如允许用户互相发送照片,但它从未像Facebook那样将DM模式做成一个独立的应用程序。相比之下,WhatsApp和Snapchat的规模越来越大。2016-2022:“多尔西归来”杰克从多事之秋的2015年归来。但未能改变Twitter在创新速度上的滞后,尤其是面对Instagram、TikTok等竞争对手。虽然在回归后的六年内,Twitter股价上涨了62%,年收入增长了68%,但在这期间,Facebook不仅更名为MetaPlatforms,股价也上涨了260%,收入更是翻了一番。三倍绰绰有余。在JackDorsey的第二个任期内,他专注于区块链和去中心化技术业务的扩展。他的继任者Agrawal是Twitter的内容关键人物和首席技术官,他创立了Bluesky来为社交媒体创建一个“去中心化标准”。当然,Twitter也在社交媒体方面进行了创新试验,包括直播音频产品和订阅服务。就像TwitterBlue一样,它允许用户撤消和组织他们的帖子。又如TwitterSpaces实时语音聊天服务,旨在与Clubhouse竞争,但并未取得重大突破。从历史上看,Twitter开发新产品的速度比投资者希望的要慢得多。CTO接任CEO表明,在被马斯克“吞噬”之前,以产品和技术为中心仍然是Twitter的重心所在。然而,推特私有化后的未来,却成了一个谜。Twitter和开发者正是因为Twitter是世界上最早提供微博服务的公司,为很多后来者提供了技术范式,所以有时也被作为样例面试问题问求职者:如何设计一个Twitter?推特是一个与世界息息相关的实时信息平台,经常预测一些可以预测(奥运会开幕式和闭幕式)或不可预测(日本海啸)的事件。Twitter在技术上如何处理这些事件往往成为开发者关注的焦点。例如:从Jack“决定”的RubyonRails架构,到Monorail的退役,再到Ruby平台向JVM的迁移,从单体到面向服务,启用Scala,再到Mesos的宣布放弃2019年,以及全面转向K8s等,为开发者提供了优秀的设计实践体验。写在推特发展的最后16年,也是移动互联网兴起的16年。推特2007年每季度产生40万条消息,2008年1亿条消息,2021年78亿条消息,已成为全球新闻热点的重要来源和信息传递最快的虚拟社区,也是最深受企业欢迎。品牌形象对外输出的重要“窗口”。从突发事件、娱乐新闻、体育赛事、时政新闻,到品牌资讯、视频直播、实时对话,我们看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标志性的历史演变故事。然而,“私有化”似乎给这个进化故事蒙上了一层面纱。再多的解释也不值得时间证明。但希望这些解读能为你我在移动互联网的征程中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