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全球股市持续走强,美股三大股指再创新高,纳斯达克指数连九逼近9点大关积极的收获。
周一,苹果股价大涨2.71%至1亿美元,市值升至1亿美元。
2月份以来,苹果股价已上涨14%,成为美股走强的关键因素。
此前有业内人士猜测,苹果将在本月24日或3月初召开新品发布会。
据网上传闻,本次发布会将推出Apple Watch、12英寸Macbook Air、12.9英寸iPad Pro以及最新的4英寸iPhone。
可穿戴设备近年来受到高科技公司和资本的关注,各类产品不断丰富和发展,但始终缺乏“杀手级”产品。
分析人士认为,2020年将是真正意义上的可穿戴设备元年,苹果有望成为全球第一家市值突破万亿美元的公司。
尤其是苹果目前的动态市盈率仅为17.4倍,远低于微软2018年的80倍。
国内厂商正在积极参与可穿戴设备市场。
小米、奇虎、华为都推出了可穿戴产品。
元器件厂商在芯片、FPC、微投影模组、无线充电等方面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分析人士认为,随着苹果iWatch产品的正式发布,国内智能穿戴产业链上市公司也将迎来新一轮的投资机会。
奋达科技、环旭电子、九安医疗、北京君正、卓易科技、德赛电池等预计将受到资金关注。
通过与MWM的合作,工达电声通过MWM长期向苹果批量供应硅麦克风等产品。
。
Apple Watch 和 Google Glass 是最具代表性的两款可穿戴产品。
环旭电子凭借先进的SiP封装技术,成为前者S1芯片和后者WiFi模块的主要供应商之一。
Apple Watch预计每年将为公司贡献超过80亿元的收入和4亿元的净利润,带动公司再次腾飞。
卓易科技正在可穿戴设备和智能家居领域积极布局。
公司长期专注于网络通讯和消费电子领域的电子制造服务。
近年来,随着可穿戴设备和智能家居的兴起,该公司也积极加大在这一新兴领域的布局。
可穿戴设备和智能家居领域的主要参与者包括互联网公司和传统家电制造商。
互联网公司崇尚专业分工。
传统家电制造商的制造优势在这个新兴领域并不适用,这对公司来说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目前,公司在可穿戴领域的主要客户为小米,在智能家居领域的主要客户为格力和三星。
近两年,北京英见受制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指令集架构的软件兼容性,全面转向智能穿戴设备应用。
近期,采用该公司芯片、在行业内具有一定影响力和代表性的新型智能手表、智能眼镜不断涌现。
公司作为可穿戴芯片及解决方案提供商的领先地位已经显现,未来业绩有望重现MP4时代的辉煌。
电池寿命是任何移动技术的主要限制。
可穿戴设备最大的设计瓶颈是尺寸有限,因此电池容量无法满足长期使用的需求。
另外,由于可穿戴设备必须靠近人体使用,因此必须“佩戴”。
主要还要考虑整体的外观设计和时尚感。
德赛电池年报显示,该公司电源管理在苹果iPhone系列中的份额超过50%,并持续提升三星等智能手机的市场份额,并已成功引入小米手机。
在电动工具和可穿戴设备领域,德赛电池也与多家国际一流公司达成合作意向,并将逐步进入量产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