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飞絮连连让人省心,人机结合防无忧!

时间:2023-03-21 18:05:09 科技观察

“春雾缭绕,雪花碧绿。”眼下,又是飞絮如雪的季节!日前,北京发布预报称,本市将从本周开始正式进入絮状飞扬期,周期将近50天。在此期间,不少居民会受到一大波梧桐柳絮、柳絮、杨柳絮的持续冲击。因此,政府呼吁大家注意个人防护。事实上,飞絮除了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还会给工业生产、交通管理、事故灾害等带来隐患。同时,也将给城市环卫带来巨大压力。在此背景下,面对如弹幕般袭来的飞絮,我们该如何防控?春季有飞絮,每年4-6月份防治难度大。是我国很多城市都存在的问题。艰难的“飞絮季”。从四月上旬的柳絮,到五月中旬的柳絮,再到五月的杨柳,连绵不断、天衣无缝的飞絮笼罩着一片洁白的世界。有些人觉得它很美,但很多人觉得它很无聊。因为对于人来说,铺天盖地的飞絮不仅会给人体健康带来危害,比如通过眼睛、鼻子等部位进入人体,引起不适,或者携带一些病毒引发过敏或疾病;设备、城市环境等造成一定的隐患和危害。基于此,飞絮的防治和清理就显得尤为重要。长期以来,我国采用人工处理的方式,通过加强人工清扫的次数和频率来实现飞絮的收集和清扫。但由于效率低、覆盖面小、人工成本高,这种方式显然不够有效。另外,飞絮太多,蓬松的絮很容易飞得到处都是,人工处理难度很大。近年来,虽然我国增加了一些辅助保洁的机械化设备,如洒水车、洗扫车等,但对人力的依赖仍然不小。在这种情况下,治理需要找到更优的方式。人机结合,以一战那么目前,我国对于飞絮的控制是否找到了更加优化的方法呢?随着各种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机器人、无人机等智能设备的出现和应用,显然给人们控制飞絮带来了福音。2018年,郑州等地开始使用无人机洒水喷药辅助治理;同时,今年以来,多个省市还使用雾炮车、智能环卫车、智能扫地机器人等进行飞絮清除。通过无人机、机器人等“人机协同”,传统的飞絮收集、清理效率得到大幅提升,治理效果也较以往升级。同时,由于“机器换人”,柳絮管理对劳动力的依赖性大大降低,相关成本也降低,使人们处理柳絮的能力和效果显着增强。更重要的是,无人机等的应用也让人们对飞絮的防控有了根本的解决办法。如果说片面清扫是治标不治本的话,那么用无人机喷药止住飞絮泛滥才是治本之策。以往,人们要想从根本上控制飞絮,可能费时费力、难度大。但是无人机的应用让这一切变得简单。但从目前无人机和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应用环境来看,要在飞絮管理上实现真正的“换人”,还存在标准、技术、价格、人才等方面的问题。现阶段,“人机合一”可能是最优化、最实用的治理方式,完全无人化的治理方式还需要时间。智能环卫是大势所趋。其实,从柳絮管理方式的升级,不难看出,当前环保行业的大趋势是智能化。在飞絮治理过程中,从传统人力、保洁车、扫水车等的应用,到人、机器人、无人机等的结合,恰恰是环卫装备的智能化升级。环卫装备作为环保产业的一大细分领域,其智能化发展无疑将对整个行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垃圾分类等政策不断出台、制造业日益重视绿色转型的背景下,环保智能化发展顺应国家和时代需求。在此背景下,除了机器人和无人机,图像识别、深度识别、自动驾驶等未来前沿技术也能在环卫装备智能化改造中发挥巨大作用。通过与传统环卫设备相结合,广泛应用于垃圾清扫、道路清扫、垃圾清运等场景,将进一步加快环保行业的智能化之路。当“智慧环卫”真正成熟时,人们面对的可能不仅仅是飞絮,还有其他更多的环卫问题,人们都可以轻松应对!届时,一个健康洁净的城市环境,会给人们带来更多的舒心、更多的安心,人们会少一些忧愁,多一些欢乐。我们期待这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