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超大规模数据中心与微型数据中心_0

时间:2023-03-21 17:43:15 科技观察

有人说未来的数据中心将大不相同,但也许还有其他事情正在发生。从表面上看,超大规模和微型数据中心似乎与人们对未来数据中心的看法有些脱节。但现实是,它们是同一枚硬币的对立面,或者至少是一个互补的概念。这两种技术的共同目标是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够有效且高效地提供数据和应用程序。按需服务可以提高企业生产力,提高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水平,并为物联网的发展赋能。但要让这个端到端的流程发挥作用,所有的部分都需要到位。无论是超大规模数据中心还是微型数据中心,都是向终端用户提供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我们来看看当前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的概念。大规模可扩展性这种模式的目标是提供一种可大规模扩展的单一计算架构。虚拟化、软件定义数据中心、软件定义网络软件定义存储以及标准化的计算、网络、存储节点可以组合使用,目标是用户可以不断扩大数据中心的IT负载以满足要求。目前,当人们想到超大规模数据中心时,他们会想到亚马逊、Facebook、谷歌和微软等巨头提供的云服务。类型的增长和对超大规模数据中心概念的支持。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的基本设计需要考虑三种需要扩展的资源:计算、网络和存储。新部署应该能够从小规模开始,构建可根据需要添加的服务器、存储和网络的基本配置,从而使数据中心能够随着需求而增长。这意味着超大规模不仅适用于那些巨大的基础设施,而且底层概念可以应用于任何规模的数据中心或部署。这也意味着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不必同时向上或向下扩展,只需要调整必须调整的基础设施以满足企业的要求。由于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与底层基础设施解耦,各个组件之间没有固定的关系。最重要的是,超大规模数据中心不是由其大小来定义的,而是由其架构和增长能力来定义的。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在过去两三年发展迅速,通常被认为仅限于超大规模数据中心,但这种想法可能过于简单化了。进入边缘数据中心虽然大规模数据中心部署最受关注,但数据中心发展的最大增长似乎出现在边缘数据中心,终端用户和设备需要快速响应并且不希望路由更小位于网络“边缘”的设施,没有与集中式数据中心相关的延迟。在许多方面,由于数字服务的兴起,曾经的边缘已经成为前沿和中心。在人们认为不适合建设Tier1数据中心设施的城市建设较小的数据中心。这些城市被认为是开设新数据中心的黄金地段。尽管这些是较小的数据中心设施,但它们是超大规模模型开发的首批示例。因为人们的需求从小开始,然后不断增长。许多此类设施的提供商/运营商已经开始为其客户部署自己的云计算网络,这是对超大规模模型的网格密度能力的一个很好的补充。这些以超大规模模型运行的大容量边缘数据中心可以满足企业的服务需求和物联网扩展的需求。这些边缘数据中心将变得尤为重要,因为连接到它们的设备数量不断增加,并且回程带宽的可用性增加速度较慢。超大规模微变数据中心设计那么,微计算将应用在哪些领域呢?需要回程带宽的成本仍然很高的应用程序,并且总有一个市场需要能够缩短数据必须经过的路径才能到达最终消费者。还将继续需要最小化服务器和最终用户之间的响应时间,以提供高质量的用户体验。当然,并不总是有一个好的位置来部署任何规模和容量的数据中心。小型化的两种方法供应商似乎以两种方式看待微型数据中心。首先是切入电流模式。这给出了数据中心及其流量的分层视图,金字塔顶部是大型数据中心,中间是边缘数据中心,底部是微型数据中心。所有信息最终都会从金字塔中过滤掉,但只有较低层会过滤掉所需的信息。这种方法建立在当前对数据中心的投资之上,并允许根据需要部署专门的微型数据中心。第二种方法是在微型数据中心的多节点模型中,每个微型数据中心都可以有效地充当超大规模设施中的单个节点,而无需反馈到中央设施。例如,可以跨多个小型数据中心剥离数据和服务,提供当前数据中心交付模型中需要专门服务和/或设施的弹性和可用性级别。这个视图几乎需要从头开始构建,因为在这个模型中,现有数据中心的主要目的是最终提供将迁移到多节点微型数据中心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设计与交付超大规模数据中心概念代表了数据中心IT负载组件底层架构的重大变化,而微型数据中心则代表了设备基础设施交付方式的变化。微型数据中心设计更侧重于包装中的内容。电源和冷却设备必须以较小的封装(通常是独立的)交付给IT负载硬件,这定义了微型数据中心的设计约束和局限性。但是,没有理由不能将定义超大规模设施的概念应用到实际计算、存储和网络组件设计为微型的程度。规划下一代数据中心设计需要考虑信息消费和交付的所有方面。构建敏捷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以满足推动业务增长所需的敏捷性可能需要在组织的设计选择中考虑许多不同的架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