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区块链加持,能源行业迎来新变革?

时间:2023-03-21 15:37:58 科技观察

我们的每一天生活都离不开电的支持,但是你有没有深入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白天和晚上的用电差异如此之大,晚上产生的电都去了哪里?把它储存在电池里显然不现实,于是有了一个脑洞大开的办法——建设抽水蓄能电站。简单来说,抽水蓄能电站就是利用自建的大功率抽水系统,将多余的电能抽到上游水库蓄水,然后将抽到上游水库的水放出来增加发电量。用电高峰期。容量。看似简单的方法,却对精细化能源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近年来,从发电到配电,从计量到消费,物联网、大数据等数字技术正渗透到能源价值链的每一个环节,各能源企业正从资源型、粗放型发展转变向细粒度全球化和商业化的新方向。其中,能源物联网建设就是要解决新能源系统分散性强、单点规模小、间歇性明显等问题。能源物联网的建设也为能源现货交易奠定了基础。在这个过程中,区块链技术的信任机制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智能合约可以提高交易效率;而区块链数据不可篡改,可追溯。特色将有助于政府更好地监督和引导行业的健康发展。从能源物联网到现货交易,能源行业发生重大变化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能源行业的参与者具有高度集中的特点,主要包括大型国有企业和大型用电企业.在新建的能源体系中,很多参与者都是分散的、动态的小实体,包括个人和一些小型生产企业。例如,在新能源系统中,有很多中小型风力发电厂、火力发电厂和太阳能发电厂等,这些不断增长的分散发电的管理对现有电网的稳定性造成了压力。;传统的大规模工业化和自动化管理手段已经不再适用。在此背景下,能源物联网的兴起可以说是应运而生。借助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能源物联网可以连接管理太阳能电池板、风力发电机、储能、用电终端等,让每个家庭的各种能源设备,社区,甚至每个城市都可以协同工作,实现负荷的精准监控和管理;通过更精准的供需匹配,优化基础设施投资成本、提高运行效率、降低系统协调成本等,从而推动能源产业转型。同时,随着能源现货交易市场的开放以及分布式光伏和储能设施成本的大幅降低,以往由国家电网等中心化机构主导的统一交易体系将演变为由国家电网等中心化机构主导的统一交易体系。国家电网。以能量交换为辅的模式。此前,为防止电力市场价格波动对国民经济和社会造成更大影响,我国电力市场长期实行“市场+计划”双轨制。在市场化交易不断扩大和新能源快速发展的今天,电力用电平衡面临挑战。要尽快建立健全中长期交易与现货交易相结合的完备的电力市场体系,使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确保电力供需平衡和电网安全运行。在此过程中,由于市场环境不成熟,法律信用体系不完善,在能源现货交易过程中,需要加强对能源行业各类市场主体的交易秩序、市场势力、违规行为的监管。确保交易公平组织调度,信息发布公开透明,及时评估市场运行状况和风险隐患,有力保障市场建设有序推进。在能源现货交易还不够成熟的情况下,利用技术手段规避市场潜在风险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今,区块链技术凭借自身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的特点,为能源行业应对这些挑战提供了新的思路。区块链+能源物联网将带来哪些变化?今年年初,行业研究机构GTMResearch在一份名为《2018能源领域区块链发展》的报告中表示,能源已经成为区块链技术应用最广泛的领域之一。欧美许多能源企业已经在开展区块链项目的试点应用,例如在能源交易、能源管理等领域。但是,如果区块链仅仅应用在能源交易领域,与传统的中心化结算系统相比,收益非常有限。但以园区为出发点,将智能电表、微电网、发配电设备结合起来,形成打通配电的园区能源体系,集园区政府、企业、应用的信任体系和交易于一体,服务提供商和环境影响评估机构。该系统建立在区块链之上,形成园区内的能源账本,实现日常和当日的现货交易、需求侧响应等。一旦应用成熟,再扩展到更大的区域,可形成区域性的大规模新能源网络生态。具体来说,区块链可以完整记录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全过程,实现能源资产的数字化溯源,如能源产生于哪些设备、流通环节等;区块链技术不可篡改的特性,可以有效解决复杂系统中各个主体之间的信任问题,促进长期的能源合作和现货交易;此外,区块链还可以帮助能源领域满足政府监管要求和环保要求。其中,在能源消费方面,应用基于分布式账本和智能合约的区块链技术,将大大提高能源消费和能源供应的透明度,从而改变区域能源系统的能源需求曲线,实现多元合理利用和泛在利用。各种能源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能源交易中,区块链的典型应用场景包括基于私有链的电费结算、基于联盟链的微电网中多元化角色的内部交易、基于公有链的分布式能源系统中的各种多元化能源。交易等。能源物联网可以借助区块链的信任机制进一步降低交易成本,借助智能合约提高交易效率;借助不可篡改、可追溯的区块链数据,可以帮助政府更好地监督和引导行业健康发展等,进一步加快能源行业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