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苹果与IBM达成针对企业移动办公市场的独家合作协议。海笔研究表示,不看好苹果与IBM的合作,IBM+apple<2,但这种合作模式肯定会引起国内厂商的效仿。据了解,国内一家管理软件厂商正在制定相关战略,希望借此机会推向市场。海笔研究院认为,如果IBM想在国内企业移动应用市场取得类似的成绩,小米或许是不错的合作伙伴。我们不确定小米是否有进入企业市场的战略计划。在苹果和IBM上演的经典营销案例下,雷军会怎么想,小米会怎么做?小米是“中国的苹果公司”小米模仿苹果的策略,导致业界授予小米“中国的苹果公司”称号,因为小米公司在宣传和营销方面很大程度上是在学习苹果。小米创始人雷军被称为“中国的乔布斯”。小米手机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它有自己的魅力,分分钟抢购一空。小米是怎么做到的?坦率地说,小米是在模仿苹果。雷军在发布会上身穿黑色T恤和牛仔裤,与乔布斯的着装相似。站在大屏幕前,他用动人的演讲介绍了自己的新产品,让全场沸腾了一次又一次。这一切看起来像是苹果产品的主题演讲。让我们看看这张照片。小米在其他方面模仿苹果的案例更多。比如产品的包装、演讲的形式、产品的特点、产品的命名等等。不过,小米模仿得最成功、最彻底的,莫过于小米对苹果营销模式的模仿。上海交通大学科技行业专家魏无悔表示,小米的营销策略依赖于“苹果崇拜”和这种崇拜的缔造者。“许多中国消费者崇拜苹果品牌,而小米以更低的价格提供类似的产品,”他说。小米的粉丝和批评者都将小米智能手机称为“中国的iPhone”。在北京一家中国联通营业厅,一位销售人员称小米为“苹果的小弟弟”。而消费者也乐于接受这种宣传。“小米是一个真正的山寨机,”上海的大学生奥利弗金说,他仍然希望购买小米手机。这一次,小米会向苹果学习吗?首先,我们不确定小米是否有进军企业市场的战略规划。我们会尽快联系小米公关部,希望得到官方答复。从市场的客观情况来看,小米毕竟是一家年轻的公司,靠着模仿苹果的策略在中国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取得了飞速的成功。但与苹果相比,小米的底子太薄弱了。小米没有苹果级别的应用商店。小米粉丝以年轻人为主,小米终端在企业市场的份额太低。因此,小米想要学习苹果,与IBM合作,但从自身来看,还没有准备好。正如习主席所说,打铁要靠自己硬。小米要想在营销上学习苹果和IBM,至少要具备几个基本要素:了解企业级用户的特点;对企业级用户有足够影响力的品牌;和同等的应用程序合作伙伴。可能小米在消费市场赚的盆满钵满,可能还没来得及考虑要不要进企业市场。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小米并不具备模仿这种营销的实力。海笔研究专访了原用友集团市场部总经理孙彦博先生。他表示,国内还没有能够产生实际销售效果的市场环境,也缺乏具有代表性的企业。这种模仿是有难度的。但同时,这种营销创意可以借鉴,在终端竞争特别激烈的时候,可能会形成新的突破口。如果你不断模仿,你总会超越它。在中国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市场也是相当惊人的。虽然在进入企业级市场的实际效果上,小米没有这个实力,但是从营销的角度来说,这次笔者还是建议小米模仿到底。原因很简单。小米要想真正成为中国的苹果,就必须进军企业市场。而其中模仿的成功经验也证明了这一点。我相信,如果你坚持到最后,你一定会像企鹅一样建立起自己的帝国。只要坚持模仿,总有一天会超越它。所以这一次,小米正好借着这次营销活动,公布了你们的企业级战略,先造势,再做事。相信在国产化的浪潮下,小米不仅会吸引本土厂商,也会吸引国外厂商。据了解,不少企业已经开始考虑与小米的合作。然而,为了保证营销效果和实际效果,合作伙伴的选择是一个难题。国内市场上几乎没有类似IBM这样的厂商,所以在合作伙伴的选择上一定要慎重,合作模式也需要有所创新。建议关注拥有大量用户和移动互联网特性的企业级应用厂商,比如目前目标70万企业用户,获得老虎基金投资。作者系哈皮研究院资深分析师。了解更多请加微信hapiwe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