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网友“感觉不到”今年的提速降费目标已经完成?50%、39%。这已经超过了年初“年底前降低流量和宽带资费30%”的目标。今年4月开始的一轮提速降费在争议中暂时告一段落。统计数据显示,多年来,通信资费呈下降趋势。2011年至2014年,全国固网资费平均下降30%,移动数据资费下降60%。不过,对于这个结果,网友们并不买账。据人民网24日调查“提速降费的目标已经完成,你有感觉吗?”96%的网友选择了“无”。11月初,工信部部长苗圩也表示,目前的提速降费仍不及公众预期。专家认为,造成这一差距的原因主要是运营商降低流量和带宽的平均价格而不是总价格来实现提速降费,用户的总成本并没有明显下降。 速度提升50%费用降低39%“流量费太高了。”在4月14日召开的一季度经济形势座谈会上,李克强总理感叹道。这引起了各界人士的讨论。一个月后,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快高速宽带网络建设推进网络提速降费的指导意见》。5月17日(世界通信日),三大运营商纷纷推出提速降费计划。工信部也制定了明确的目标。到今年年底,流量和宽带资费下调30%;80%以上的地级以上城市家庭必须具备100M光纤接入能力。建成4G基站超过130万个,实现乡镇以上地区4G网络全覆盖。随后,三大运营商开始朝着提速降费的目标努力。4G网络提速工程、有线宽带免费升级、取消漫游费、送数据送话费、包月流量不清零等,上网速度和费用分别上升和下降。11月,工信部表示,全年固定宽带资费下调30%的任务基本完成;移动上网资费方面,据《10月份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了解,当月移动上网资费平均为80.1元/G,同比下降35.5%。苗圩表示,今年全国平均上网速率比2014年提高了1.7倍,网络带宽扩大了612G。用户规模突破3.8亿户,IPTV用户规模突破4500万户。不过,在独立IT分析师付亮看来,所谓提速降费的目标其实并不是一个“目标”,而应该被视为技术进步的结果。在技??术和市场的推动下,工信部和三大运营商做了大量工作,比如推进光纤城市、发放FDD牌照、推动铁塔企业共建共享等。中国工程院院士吴鹤权此前表示:“公众希望降价是自然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降价提供了可能。”降费空间主要取决于技术进步。“提速容易,降费难。”业内人士分析,由于通信行业处于增量增长、无增值状态,对于运营商而言,提速需要加大投入,降费会减少收入。作为大型国??有企业,三大运营商的盈利能力和实现利润是主管单位的主要考核对象。如此矛盾之下,降费的空间从何而来?“光纤替代铜缆,速度翻倍,资费不变。从10M光纤到20M光纤,从20M到50M光纤,价格变化不大,平均单位带宽资费下降很多。”傅亮分析了固网宽带资费的下降。解释。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0月,FTTH/O(光纤到户/办公室)用户占宽带用户总数的一半以上,全国平均接入是2014年底的2.7倍。广东移动和广东联通相关人士也告诉记者,在宽带业务方面,他们都对用户进行了免费升级。比如广东联通10M用户免费升级到20M。在流量资费方面,符亮表示,大部分空间来自于2G、3G用户向4G用户的转化。背后是4G流量费用的大幅度降低。运营商将这种技术进步带来的成本降低反馈给了用户。.此外,在套餐设置方面,运营商主流流量套餐均选择流量套餐越高,平均单位流量价格越低,平均资费会随着使用流量的增加而下降。然而,正是这种降费模式,让不少用户觉得运营商的提速降费“没有诚意”。有用户在谈到是否感受到运营商降费的效果时给出了三个字“没有”。不过也有用户表示,现在的流量用量确实很多,但总的费用和以前差不多。 明年提速降费仍是重点。据了解,除完成2015年度目标外。在12月24日召开的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工信部还对明年提速降费工作进行了部署,制定了高速宽带网络建设提速年度行动计划增资降费,力争2016年基本实现所有设区城市光纤网络全覆盖,20M以上高速宽带用户比例超过50%,4G用户达到6亿户。在此前的信息通信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会议上,工信部副部长陈肇雄明确提出,提速降费、普遍服务、“互联网+”应该放在中心位置。“这不是政府的要求,而是市场的需求。”一位运营商人士坦言,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和三大运营商的竞争,作为互联网的重要基础,提速降费是未来运营的关键。企业转型势在必行。南方日报见习记者王伟凯今年,全国平均上网速率比2014年提高了1.7倍,网络带宽增加了612G。截至10月底,固定宽带和移动流量平均资费水平下降50%以上。3.8亿IPTV用户超过4500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