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加速了经济数字化进程,无接触交易和支付成为很多人生活中的常态。疫情之下,全球央行数字货币(CBDC)研究进一步加紧。中国数字货币发展处于什么阶段?数字货币将如何改变支付方式?对金融体系和老百姓的生活会有什么影响?在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数字支付与数字货币”分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新任副行长李波表示,当前数字人民币的发展重点是推动其国内使用。“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自然过程,我们的目标不是要取代美元或其他货币,而是要让市场做出选择,进一步便利国际贸易和投资。”“我们不会急于寻找解决方案,目标是建立一个非常稳固的国内数字人民币,建立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同时,中国必须与国际合作伙伴一起建立一个长期的跨境支付解决方案。””李波说。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表示,中国高度重视实体经济,金融要为实体经济服务,无论是数字货币还是数字资产需要与实体经济紧密结合为实体经济服务2019年,央行明确“加快我国法定数字货币(DC/EP)的研发步伐”是2019年下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我们的系统是一个比较开放的系统”李波表示,数字人民币采用两层体系设计,就像实体货币一样。两层体系可以兼容货币和银行体系,从而保证脱敏风险。zation被最小化。同时,人民币可以通过数字技术实现可控匿名,实现小额交易的匿名化,大额交易的可追溯性。这种设计也是数字人民币的理想特征。此外,数字人民币正在尝试混合体系,使数字人民币与银行账户体系和准银行账户体系挂钩,在不同的技术方案下实现不同程度的耦合。李波认为,目前试点非常成功,数字人民币正式推出还没有具体时间表。未来,中国将继续做好试点工作,扩大试点范围,打造数字人民币基础设施生态体系,提高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制度。据李波介绍,中国人民银行目前正在考虑扩大数字人民币试点范围,进一步加强生态建设,比如在更多场景、更多城市开展试点,比如即将到来的北京冬奥会试点。场景下,数字人民币不仅会向国内用户开放,也会向国际用户开放。未来人民币国际化会不会取代美元?数字货币推出后,将对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产生怎样的影响?对此,周小川表示,最初的想法是为大众提供一个更全面、更有效、成本更低的支付系统,而这个转型从零售系统开始。“中国有一个非常大的零售市场,有14亿人。一开始,央行根本没想过要不要批发体系,要不要人民币国际化,而是从零售体系入手。”他认为,数字人民币的出发点是做好??零售体系,提高零售体系的效率是其他一切业务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批发系统和跨境支付操作成为可能。不过,周小川也认为,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比如各国央行主权货币的发行。许多国家对本国的外汇和美国化持谨慎态度。他们有反洗钱、反恐的要求,希望货币政策独立。因此,数字人民币的跨境支付会涉及到很多复杂的问题,需要在未来逐步解决。有观点认为,央行数字货币的出现源于比特币等数字货币的兴起。国际清算银行总经理奥古斯丁卡斯滕斯在论坛上直言,无论是数字现金还是纸币形式,零售一类央行数字货币才是人们真正的需求所在,银行必须响应这样的需求。他进一步表示,央行数字货币的发展路径非常复杂。首先,它必须是安全、高效、被社会广泛使用的。“目前,许多央行的基础设施无法容纳如此多的零售用户,因此他们仍然依赖商业和第三方支付提供商。”币,探索央行数字货币在跨境支付中的应用。近一半的中央银行同时关注通用和批发中央银行数字货币。2021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披露,香港金融管理局、泰国中央银行、阿联酋中央银行和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以下简称“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宣布联合启动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研究项目(m-CBDCBridge),将进一步研究分布式账本技术(DLT),营造良好环境,让更多央行参与亚洲等地区共同研究完善金融基础设施跨境支付能力,实现央行数字货币。跨境交易全天候以本外币结算。根据时间表,该项目的共同发起银行之一泰国中央银行将在2021-2022年进行零售CBDC测试。早在2018年,泰国境内银行间数字货币业务就开始内测,2019年开始测试跨境银行间数字货币交易。泰国央行助理行长WakiraAromodi在论坛上表示,对于泰国这样的小型开放经济体来说,跨境支付尤为重要。在设计零售数字货币时,主要考虑三个问题,即货币政策的传导效应、金融稳定性和数字货币对金融业的影响。因此,采用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的两层操作系统。PayPal高级副总裁兼中国区首席执行官邱寒观察到,在COVID-19大流行期间,越来越多的中国卖家直接使用数字支付来处理资金流。“使用数字支付的业务增速是不使用的4倍。在本地化经营中,使用数字支付的增速也达到了3倍。总体来说,使用数字支付确实帮助了他们的业务增长。”当被问及PayPal进入中国后是否会与阿里、腾讯等国内支付机构直接竞争时,秋涵认为不会与本土企业直接竞争。未来PayPal将主要专注于跨境业务,其价值在于海外。“我们要做的就是对接,和本土企业不仅没有竞争,反而有很多合作潜力可以挖掘,现在我们已经和一些本土支付机构进行了深入的合作。”中央银行数字货币互操作性的挑战)首席执行官哈维尔佩雷斯塔索表示,只有建立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的基础设施,我们才能讨论它是否有效。最大的挑战之一是打通各国内部结构,实现跨境系统兼容。.不过,他也提到,跨境支付涉及各国不同的金融政策,导致跨境支付效率低下。“我们的目标是协调不同的技术、规则和标准,加强国内外支付系统的互操作性。在这方面,银行在前端发挥着重要作用。””哈维尔表示,目前SWIFT正在与同行一起推进数字货币的进程,以提高跨境支付的低价性、有效性和透明度。周小川认为,未来全球货币可能会一体化,但它是还不可能“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宏观调控,有自己的货币主权,汇率制度也不同。一些国家也有一定程度的外汇管制,不能轻易取消。“在周小川看来,如果开发出央行数字货币,各国也会以自己的货币为基础,所以在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汇率和规则。在这种情况下,跨境使用数字货币必须考虑互操作性的复杂性尊重各国央行的货币主权鉴于很多国家已经开始在本国推出央行数字货币,奥古斯丁认为有可能创建一个兼容的央行数字货币网络,并尝试不同的方法来促进央行数字货币之间的兼容,实现互操作性。奥古斯丁提出了几种模式。互联互通的环节,打造更加闭环的系统。不同的央行数字货币s有建立链接的接口,这样的链接是无缝连接的。“一体化系统可以包括不同国家的央行数字货币,并把它们放在同一个可互操作的框架中。这是最雄心勃勃的想法,也是最难实现的。”数字货币和CBDC能否共存?随着隐私加密数字货币的不断发展,具有法定货币功能的央行数字货币的出现是否会打破市场平衡?两者可以共存吗?对此,WakiraAroMdi认为,货币必须具备交换媒介、支付手段、价值衡量、价值储存等几大功能,而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却没有价值衡量。“比特币是一种可投资的资产,不是一种具有储值价值的货币。虽然稳定币的价值规模更稳定,但其中存在信任问题。”李波还表示,比特币和稳定币都是加密资产。加密资产是投资选择(另类投资),而不是货币本身。加密资产的主要作用是作为一种投资工具。监管规则,以及阻止投资此类资产可能存在的风险。所谓稳定币,是指以一定的目标维持汇率稳定的加密货币。相关价格波动。目前主要有三种稳定币:法币支持、加密货币支持和无担保(算法稳定币)。“如果要让加密资产得到更广泛的应用,稳定币的监管比比特币更好。更严格的是,未来任何一种稳定币要广泛使用,都必须严格监管。”李博进一步说道。周小川也指出,对于数字资产对实体经济的利好,大家还是持谨慎态度。他强调,2008年金融危机的几个现象是金融衍生品与实体经济脱节。实体经济变成了金融机构之间纯粹的投机交易。“目前,我们不想对数字资产的衍生品下结论,但必须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