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怀疑中国队服用兴奋剂?五年前,黑客组织证明美国是兴奋剂产业大国

时间:2023-03-20 19:05:19 科技观察

7月31日,东京奥运会发生第一起兴奋剂事件。尼日利亚短跑运动员OkaraBare在兴奋剂检测呈阳性后被取消参赛资格。近日,美国媒体赛后采访中国游泳队,质疑中国队使用兴奋剂。队员张雨菲霸气回应:“中国运动员接受的尿检是世界上最多的。”“兴奋剂”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可以说,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也是一部兴奋剂与反兴奋剂的历史。大多数人对兴奋剂持零容忍态度,但世界反兴奋剂机构(WADA)却不这样。1999年诞生的WADA有规定。如果运动员生病,治疗疾病所需要的药物恰好含有兴奋剂,只要向世界反兴奋剂机构报告并获得批准,就可以合法使用含有兴奋剂的药物。本来,这是一个非常人性化的规定。运动员可以专心治病,不用担心会被取消比赛资格。出于隐私原因,运动员向世界反兴奋剂机构提出的申请不会公开。历史上,这一规定曾让不少运动员受益,但也让不少运动员陷入巨大争议。比如美国女子体操的领军人物拜尔斯,在里约奥运会上获得4金1铜,震惊了国内外。然而,拜尔斯是一名多动症患者。为了参加比赛,她必须服用世界反兴奋剂机构禁用药物清单上的药物。这种药物有助于提高人的注意力。20次大满贯得主和网球明星纳达尔也因服用违禁药物而受到质疑。他回应:“因为医疗需要,我向世界反兴奋剂机构申请了某些药物的使用。这些药物是被批准的,并没有违反规定。”冬奥传奇球星比约根也是豁免患者,2018年平昌冬奥会,挪威代表团半数是患者,他们都被世界反兴奋剂机构允许使用含有违禁成分的治疗药物,这些被豁免的奥运冠军揭晓起源于一个专门针对政府、军方和安全机构的黑客组织——奇幻熊。2016年,黑客组织“奇幻熊”侵入世界反兴奋剂机构数据库,窃取了大量机密信息,共曝光六批次近70名运动员被允许使用违禁药物的内幕,黑客非法入侵数据库当然应该受到谴责,但这显然不是大家关注的重点,虽然大部分运动员申请用药的时间并不在期间比赛中,一些很奇葩的现象不得不让人起疑,比如多动症和哮喘,这些都是你得不到的疾病。不适合做体操,竟成了体操项目最常见的病。更有意思的是,申请禁药的主要不是因为兴奋剂丑闻而被禁赛的俄罗斯,而是美国。仅2015年就有653名美国运动员申请药检豁免,402人通过,而俄罗斯只有54人申请,通过的不到20人。事件一经曝光,立即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吐槽。体育界一直流传着一句话:检测不到的是兴奋剂,检测不到的是高科技。大家一直以为美国是通过科技创新来吃药的,没想到是通过政治和金钱来吃药。不少身患怪病的美国运动员,为了祖国的荣誉,仍然在带病赴会期间牺牲生命参加奥运会,获得了金牌和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