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锤子易老,小米难封

时间:2023-03-20 13:51:22 科技观察

图片来源@直播中国1300多年前,年少有梦的王勃写下了“冯唐易老,李广难”的美句密封”。一年后,他26岁的生命将走到尽头,没来得及体验诗人圣人对初唐四杰的评价:“二曹身名尽毁,江河万古不灭”!但用了两个典故,至少说明王博领悟到了“趁早出名”的道理。其实,冯唐入仕为时不晚。汉文帝任地方长官时,他已经拿到了2000石的俸禄。大图。70年代出生的老罗情况也差不多。牛博网早死了,他也不是体制内的人物。靠个人奋斗积累足够的名声已经来不及了。福布斯研究了中美企业家,发现35岁是黄金年龄。2011年底跑到小米和雷军的罗永浩,快四十岁了。如果你来晚了,你必须走捷径。当年,雷军也是先到访了魅族。投资失败,他做了小米。熟悉金庸的老罗一壁也给他同样的方法,推出了锤子手机。只能说是互相耍心机,但雷军生迈出了第一步,决定了小米和锤子的命运。这是个人的遭遇。锤子和小米的“易老化”,都是从产品过早老化开始的。技术爆款的产品力来自两个支点:核心是简化品类。按照乔布斯的说法,“苹果产品摆满了一张桌子”。苹果的诀窍是最贵的产品卖得最多。2007年推出的iPhone单价在499-599美元之间,2015年攀升至649-849美元,去年的iPhoneⅹ达到999-1149美元。最贵的产品贡献最多的收入,也最赚钱。上市两个月内,iPhoneⅹ占手机行业总收入的21%,占总利润的35%。这就好比S级轿车销量比C级轿车销量还多,连奔驰都做不到。产品力足够,就足以占据高价值品类的前列,利润丰厚,市场就足够大。这是苹果的经验,但不容易复制。苹果的调性有很多独特的元素,乔布斯只是其中之一。封闭系统和超级工业设计,都是在隔离同质化竞争。2011年出生于邯郸的小米,蹒跚学步,步步紧逼。但是过了2年,实在忍不住了,做了红米。4年后,它开始变成一家杂货店。这是产品力退化的开始。现在小米之家有300多个SKU,有品鉴有500多个,有品商城的目标是8000-10000个。小米营收增长,规模扩大,公司IPO,但高端爆款转化为盈利的道路再也走不下去了。9月,MIX2出货量26万台,占小米当月总出货量1033万台。几乎不存在。所以结论是,SKU是生是死。它的繁荣说明两点:第一,你的主业已经封顶,必须寻找新的韭菜;自己做空调真牛逼,只有两种可能,要么你在撒谎,要么空调是没有任何技术壁垒的产品。由此看来,雷军与董明珠的赌局,输赢没有任何意义。产品力的另一个支点是眼高于顶,绝不看不起乔布斯时代。苹果产品线一路出击,拿下的都是高价值品类。六年后,库克做出了廉价的替代品iPhone5c,现在是iPhoneXR,根据市场调查,只有6%的人愿意购买廉价的苹果,33%的人选择高端设备。数据也是一样的。iPhone5c比iPhone5s便宜2200元,但出货量仅为后者的三分之一苹果最近对iPhoneXR的减产似乎预示着同样的结果。幸运的是,在过去的10年里,库克只自杀过两次,而且做出了果粉和果黑都不喜欢的蠢事。而罗永浩的锤子,只用了4年时间,就完成了这次轮回。2014年12月6日,老罗在北京发表演讲《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创业故事》,说了下面这段话:粉丝经济转型的单品单价不能超过一两百元……转型销售的产品粉丝经济一定是单价很低的产品,比如一本书,一张碟片或者一张电影票,如果单价达到两三千,单凭粉丝和粉丝的关系是绝对卖不出去的偶像。一部两三千元的“粉丝手机”,销量超过10万部是绝对不可能的,即便是迈克尔·杰克逊的手机也是如此。傻子都知道,锤子最初的用户是老罗在新东方培养出来的铁杆粉丝,但如果只服务于这群人,锤子是没有成长的机会的。所以,锤子一出道,就必须从“东半球最好的手机”的定位来出击。那个时候,老罗对小米的病变了解的很透彻。用他的话说,“如果有一天我们失败了,这与理想主义无关。这是因为您的业务不成功。”但销量证明,锤子的高端化、粉丝化之路并没有走好,锤子手机中既是粉丝又是用户的比例为5.04%,在国内11家手机厂商中名列前茅。座,死忠粉都如此,更何况是其他人。于是罗永浩认命了,从11月1日京东新品预约开始,他的架势依旧嚣张,但手已经向下伸了下去,准确的说是伸向了粉丝。胡胜利调任后仍然支持锤子。地平线8登机盒子在京东五分钟破百万。这会很棒。”不管怎样,老罗终于做出了让他看不起的“单价很低”的风扇产品。锤子或许能活下来,繁祥装备的杂货店或许生意兴隆,但老罗却把自己变成了带货网红,用自己的双手葬送了之前的商业梦想。除了残酷的现实,雷军和老罗还有着无法解开的深深心结。很多人认为“李广难封”是一种恶心的政治天平。其实这背后是成功人士典型的心态,不管他们多么独特,所以要表现出超然,最后每个人都需要世俗标准的认可。整个汉武帝在位时期,共有26位有军功的侯爵。李广当然有资格成为其中一员。问题。一是性格“傲而不辱”,充满关云长的风范,与皇帝、达官贵人、同僚关系不佳,但对部下仁慈,在基层有极好的口碑。哭泣就是证明;其次,李广一生征战70余场,没有什么实实在在的战功,却被一整军打败。没有缺陷。简单来说,李广是一个有着传奇经历和极具个人魅力的人。他和雷军、罗永浩属于同一类型。这类人有两个特点:一是鲜明的公众标签。罗永浩是草根励志+个人奋斗,雷军是连续创业者+天使投资人+明星老板,这让他们的影响力远超行业。二是个性感染力强。罗永浩有1500万微博粉丝,雷军有1900万。他们是罕见的偶像科技巨头。如果社会以流量来衡量成就,他们就赢了。但是为什么老罗总是那么生气,为什么雷军总是嘲笑自己不够努力呢?因为1969年的雷军和1972年的老罗,基本和BAT一代同龄。远的。雷军1988年成立金山公司,BAT直到2000年左右才出现,但他在金山呆了16年,从22岁到38岁,鲜肉变腊肉。当他看世界时,他才意识到自己被“边缘化”了。是的,淘汰了。”即便是小米,好不容易发明了“新零售”这个词,还得和马云争夺命名权。罗永浩出身草根,读懂人间冷暖,迷信个人奋斗。李存勖“十指取天下”,他一张嘴就得到了,自我意识扩大了。没有对同行的尊重,只有蔑视。“一群蠢货,等着我来虐!”他和雷军都意识到,只有创造商业奇迹,才能在新时代完成自我证明,但世界上这种地位的粉丝给不了他们,而是需要朋友尸体的背书和商人。我们还需要一些不那么感性的商业数据,比如出货量、收入、利润等,这是华为和OVs比较熟悉的竞争。雷军的“性价比”勉强跟得上。“精神”落后了。小米和锤子被困在自己画的牢笼里。现在全球手机产业格局基本确定。三星、华为、苹果、小米、OPPO、VIVO六大品牌占据了75.8%的市场份额,但他们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苹果每部iPhone的利润为150美元,三星为28美元,华为为15美元,OPPO和VIVO分别为14美元和13美元,小米为2美元。如果雷军学OV到处开花,把藏在角落里的每一分钱都赚到,肯定会失去以前的性价比情怀;他想走华为式的路,但他做不到。2015年至2017年三年间,小米的研发投入分别为15亿元、21亿元和31亿元,而华为仅去年一年的投入就达到了811亿元。当然,考虑到华为庞大的体系,这样的比喻对小米来说并不公平。小米的路不仅艰难,而且孤独。雷军的策略是进军更多细分市场抢利润,比如黑鲨游戏手机,比如和美图合作服务女性用户的手机等等,但是变相的粉状产品能解开雷军的心结吗?希望雷军一如既往,坚持初心。至少在米粉心中,他依然是永不老的神话。至于老罗,祝他垄断京东服饰、箱包、运动户外、时尚休闲的所有爆款,从头到脚做锤子迷。脚重新武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