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这个名词连大街上的大妈都能蹦出来,成为一个热门的新词。谈论边缘计算的人仍然相对较少。边缘计算比区块链更贴近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具有更广阔的市场前景。是5G时代、物联网时代必须考虑的业务领域。作为对通信行业、互联网行业、IT行业感兴趣的朋友,一定不能错过边缘计算的浪潮。下面老贴整理相关资料,5分钟带你了解边缘计算。为什么会有边缘计算?在云计算兴起的时候,有一种观点认为,终端只需要一块显示屏,物联网的所有数据都传输到云端中心,云端完成计算过程,再传回用户的终端。因此,薄型终端将是未来的趋势。现实情况是,过度依赖云中心会导致物联网的效率达不到预期,尤其是在对时延要求严格的场景下,物联网的部署变得毫无意义。例如在安防监控场景中,摄像头采集用户视频传输到云中心进行处理,不仅需要高速带宽传输大量无效数据,也给云端带来巨大负担中心。最终结果是昂贵的处理、长时间的处理事件和低效率。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于是研究人员对摄像头端进行了改造,让摄像头在保持连接云端中心的同时,也具备了视频处理能力、存储能力和识别能力。云端中心将比对模型发送至摄像头,拍摄的视频会在摄像头端进行实时处理比对,第一时间将首屏信息传输至云端进行高精度识别.在此模式下,可在毫秒级处理摄像头采集到的数据,第一时间完成监控任务。我们将具有智能处理能力的物联网终端变成边缘计算产品。业界对“边缘计算”的定义是指在靠近物或数据源头的网络边缘,集成网络、计算、存储、应用核心能力,就近提供边缘智能服务的开放平台。边缘计算的发展前景广阔。网络边缘智能将成为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随着5G网络的建设,物联网成为重点网络之一。业界预测,到2020年,将有超过500亿个终端和设备连接到互联网,仅中国就将产生超过100亿个物联网连接。各行各业都希望部署物联网,为客户提供更智能、更便捷的产品和服务。边缘计算以其敏捷、实时、智能、安全等技术特点成为物联网终端的必然发展方向。边缘计算受到了业界的高度关注。2016年,边缘计算产业联盟成立,由华为、中国科学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英特尔、ARM、软通动力发起。其成员单位包括360、ABB、AOP等各行业知名企业。边缘计算的技术类型部署边缘服务时需要考虑三种类型的边缘场景。这些是个人优势、业务优势和云优势。(1)个人边缘个人边缘计算就在我们身边,有时在我们身边,在我们家里;例如智能手机、家庭机器人、智能眼镜、医疗传感器、可穿戴手表、智能扬声器和其他家庭自动化系统。个人边缘设备一般是移动的,需要考虑电池续航、网络切换、离线情况等特点。(2)业务边缘业务边缘用于从个人边缘设备收集信息,其中收集和处理机器人和传感器设备等信息。此类设备可以部署在办公区域或家庭区域,以支持区域内的信息集中、交互和处理。(3)一个复杂的云端物联网应用,会涉及到多个云平台的协作。语音处理、人脸识别、医疗人工智能等垂直云平台的兴起,提升了物联网的智能化程度,但也对平台间的协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云边相当于在不同的云平台上提供数据分析、数据交互、数据协同等功能。边缘计算需要5G边缘网络MEC,作为5G演进的关键技术之一,可以在无线边缘网络就近部署计算、存储、卸载、大数据分析等功能,实现运营商业务的本地化分布式处理,提升网络数据处理效率,加速网络中各种内容、服务和应用的快速下载,满足终端用户的最佳体验,满足垂直行业网络对低时延、大流量、安全的需求。5G架构对边缘计算的支持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基于LADN选择边缘UPF(用户端口);另一种是UPF可以选择服务,本地服务可以选择下沉。三大运营商在5G部署初期就已经考虑到了边缘计算。通过边缘网络的服务能力建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5G时代多网络长期共存的问题。边缘计算生态链产业联盟:边缘计算产业联盟ECC(中国)、Edgecross联盟(日本)、Avnu联盟等核心研究机构: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沉阳自动化研究所、重庆大学邮电等企业方面,微软,西门子,芯片厂商:??芯片主力加入边缘计算行业,如国内的华为、中天微等,以及新成立的OURS;国外的Intel和ARM。成品设备厂商:致力于物联网领域的各行各业厂商,如物联网交换机、物联网电视、物联网电源设备等企业运营商:中国移动已在国内20多个城市的现网推出各类MEC10省应用试点;中国电信与CDN公司合作,希望部署MEC边缘CDN作为现有集中式CDN的延伸,同时服务于多个网络用户;解决方案公司:各类ICT解决方案公司,整合上游资源,为客户提供专业服务。边缘计算行业案例边缘计算将在以下六大行业有直接应用。随着技术的成熟,未来将推广到更多行业。本地视频服务:体育赛事、演唱会、博物馆、展馆AR直播、VR体验;工业互联网:智能工厂、智能生产、智能装备、智能机器、智能物流等;无人机VR:视频直播无死角,360度全方位视频回溯,在线VR直播;车联网应用:车辆安全管理、车辆行驶安全、城市交通拥堵控制;人工智能:电子围栏、人脸识别、表情识别、热点管理等;移动办公:用户权限控制、企业定制、企业业务管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