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数据量将在五年内增长十倍以上,为什么物联网的漫游能力如此重要?

时间:2023-03-18 23:39:06 科技观察

近日,市场研究公司JuniperResearch发布报告预测,全球物联网设备漫游产生的数据量将从2022年的86PB增至2027年的1100PB,增幅高达1140%;从2027年的3亿增长到2027年的18亿,增长率是500%。在特定的物联网场景下,特别是对于具有移动性特点的物联网终端,漫游功能是必不可少的网络支撑能力。随着移动物联网节点的激增,漫游的重要性不断增长。在移动场景中,漫游能力与定位能力同样重要。自物联网诞生以来,定位能力就成为物联网的核心能力之一,在大量场景中提供支撑。很多时候,客户应用物联网最重要的需求就是定位,比如物流、资产追踪的??应用。客户最重要的需求是及时获取包裹和资产所在位置,是否有异常等,这一关键需求驱动追踪定位成为物联网的头部应用。但是随着跟踪定位的应用,不仅仅是定位的技术应用,还需要移动网络漫游的支持,否则无法形成持续的跟踪定位。可以说,在大多数移动物联网场景中,物联网网络的漫游能力与定位能力同等重要,两者还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漫游是指移动通信用户从其所在网络移动到另一个城市或地区,连接到本地网络继续使用移动通信服务的场景。公众对移动网络漫游并不陌生。以前,每个手机用户都需要为国内漫游付费,包括省内漫游、国内漫游和国际漫游。随着国家“提速降费”步伐的加快,语音通话和数据漫游收费逐渐成为历史。不过,虽然用户漫游不需要付费,但其背后的漫游功能并没有停止,运营商仍在投入大量的投资和技术来保障移动终端的正常漫游。除了通信运营商建设的蜂窝网络外,一些非蜂窝网络也具有漫游功能。例如在欧洲多国部署的LoRaWAN网络,正在推动不同运营商之间的漫游合作。LoRa联盟也在推进全球LoRa网络漫游计划。此外,WiFi网络理论上还具有漫游功能。但是,漫游毕竟需要广泛、连续的网络覆盖,需要巨大的投资。电信运营商部署的蜂窝网络在这方面具有优势,因此漫游功能更加集中在运营商的网络侧。与手机类似,物联网终端漫游与终端绑定的SIM卡密切相关。虽然目前大量物联网终端采用嵌入式eSIM的形式,但每个eSIM都有一张属于运营商的卡。当终端离开当地连接到其他区域运营商的网络后,进入漫游状态,由当地运营商提供连接服务。正是由于运营商广泛部署的移动通信基站,可以随时随地访问物联网终端,然后将物联网终端的位置信息及时上传到管理平台,实现实时跟踪.低功耗广域物联网终端成为物联网漫游的中流砥柱。JuniperResearch预测,2027年物联网终端漫游数据量将达到1100PB,这是什么概念?JuniperResearch解释说,这足以将1.65亿小时的4K视频传输到Netflix平台。数据量的庞大看似直观,但如果与2027年18亿个漫游终端相比,每个终端产生的数据只有6亿左右。数据量不大。由此可见,漫游的物联网设备并不是消耗大量数据的终端。JuniperResearch在其报告中也对此进行了解释。该公司认为,大部分具有漫游功能的物联网连接来自低功耗广域网连接。大多数漫游设备具有低功耗和低频数据传输的特点。此外,JuniperResearch预计,到2027年,5G物联网漫游流量占全球总流量的比例可能会保持在2%左右,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物联网漫游设备不会集中在大流量终端上。从物联网应用场景来看,大量场景是固定地点,不需要漫游功能。比如在智能楼宇、智能家居、智能抄表、智能停车等应用中,这些场景中的终端没有移动性,或者只是在小范围内移动,基本上只能连接本地网络,漫游是没有意义的为他们。但是,对于车联网、物流、资产追踪等应用,传感器节点会进行大规模移动,跨城市、跨省甚至跨境移动是常有的事。其中,除车联网外,在大多数移动场景中,对高带宽、低时延数据传输的需求非常少,因此漫游数据基本以低频、小数据包的形式传输,甚至在车联网场景中,也有很多应用不需要很高的实时连接支持。近年来,NB-IoT、eMTC等低功耗广域网在全球广泛部署,各运营商同步完善漫游功能。未来,这些网络将支持物联网漫游流量。目前,与国外相比,国内NB-IoT部署较为完善,为一些小数据量的物联网漫游场景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海外很多国家更加关注eMTC网络,支持移动物联网漫游流量。此外,LTECat.1作为4G的“低配置”版本,以中等速度和相对较低的功耗承担了移动物联网连接的诸多重要任务。在中国,Cat.1的作用更为明显。目前,我国4G基站数量接近600万个,几乎实现了全国100%的覆盖。由于现有4G网络的优势,可以为Cat.1终端提供高质量的漫游。服务。到2027年,来自美国的漫游物联网连接将产生277PB的数据,占全球总量的26%。JuniperResearch认为,其流量的增长主要得益于3G网络的退出。美国运营商已经明确了3G网络退出的时间表。3G正在向低功耗广域网迁移,促进了漫游流量的增长。在笔者看来,国内2G/3G退网的加速推动了物联网连接向NB-IoT和Cat.1的迁移,也为漫游物联网终端和流量的增长带来了更多机会。特别是近年来,车联网、智慧物流等需要移动物联网连接的场景快速发展,对物联网漫游提出了更多需求。推动物联网漫游创新,跨网漫游提上日程近期,业界高度关注5G跨网漫游试点工作办法。国内多家电信运营商在偏远地区共建共享700MHz5G网络有望实现。跨网漫游已提出多年,但实际商用比较缓慢。商业模式存在技术难点和障碍。对于手机用户来说,网间漫游的推广确实存在很多障碍,包括移动终端需要支持所有网络制式和频段,资费多样化导致结算困难等。不过对于物联网专用的网络,似乎可以先推广一下。以NB-IoT为例,一方面,NB-IoT是全球统一标准,目前模组基本支持全球主流频段,终端已经可以支持;打基础。目前,全球NB-IoT的发展更多依赖中国。目前,预计三大运营商已部署超过100万个NB-IoT商用基站。虽然各家都没有公布网络部署图,但可以肯定的是,三大厂商的网络覆盖存在一定差异,还有很多地方没有实现。覆盖。如果NB-IoT网络上三个运营商可以跨网络漫游,那么无论用户选择哪家厂商的物联网卡,在项目实施时都会根据项目所在地的网络覆盖情况自动选择质量较好的网络。将大大加速NB-IoT项目的落地。据JuniperResearch预测,未来5年需要漫游的物联网终端将实现500%的增长率。为了满足这些终端的需求,需要不断提升漫游能力,同时创新漫游技术和商业模式,为需要漫游的人们提供服务。可在任何地方访问的物联网终端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