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普及后,用于动物、植物、机器、物体的传感器、电子标签和配套接口设备的数量将大大超过移动设备的数量。电话。物联网的推广将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又一动力,为行业打开又一个潜力无限的发展机遇。根据物联网的需求,需要数以亿计的传感器和电子标签,这将极大地促进信息技术组件的生产,增加大量就业机会。物联网拥有业内最全系列的专业物联网产品,涵盖从传感器、控制器到云计算的各种应用。产品服务于智能家居、交通物流、环保、公共安全、智能消防、工业监控、个人健康等各个领域。确立了“质量好、技术精、专业性强、成本低、满足客户需求”的综合优势,持续为客户提供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物联网产业是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之一。据了解,2011年全国物联网产业规模突破2500亿元,2015年有望突破5000亿元。吴和权院士指出,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应用拓展.与其说物联网是网络,不如说物联网是业务和应用。因此,应用创新是物联网发展的核心,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创新2.0是物联网发展的灵魂。物联网和移动泛在技术的发展改变了技术创新的形态。以用户为中心、以社会实践为基础、以人为本的创新2.0形态正在形成。现实生活场景下的用户体验也被称为创新2.0模式。其中,政府是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引导者和推动者。例如,欧盟通过政府平台和PPP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建设创新基础设施,服务用户,激发市场和社会活力。用户是创新2.0模式的关键,也是物联网发展的关键,用户的参与需要强大的创新基础设施支撑。物联网的发展不仅会推动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更受益于创新基础设施的全面支撑。作为创新2.0时代重要的产业发展战略,物联网的发展必须实现从“产学研”到“政产学研用”再到“政用”的转变——产学研”协调发展。2012年2月14日,我国第一个物联网五年规划——《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由工信部颁布。《规划》公告后不久,工信部批复广东顺德设立“装备工业与智能制造深度融合试点”,顺德拟建设一批“无人工厂”在智能产品方面。无人制造产业或将为中国制造业升级提供路径。李光前认为,智能化是信息化与工业化“两化融合”的必然途径。其技术核心无疑是物联网,但需要权衡投入与产出,量力而行。吴和权指出,之前“两化融合”的前提比较笼统,物联网是“两化融合”的切入点,可以极大地推动信息化应用。物联网在行业中大量应用,包括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医疗、智能家居等。国家发展物联网的目的不仅在于产生应用效益,更在于带动产业发展。有了物联网,每个行业都可以通过信息化来提升核心竞争力。这些智能应用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2012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市场规模达到3650亿元,比上年增长38.6%。从智能安防到智能电网,从二维码的普及到“智慧城市”的落地,作为被寄予厚望的新兴产业,物联网正在遍地开花,悄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专家指出,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相关配套设施的完善,未来几年,技术和标准国产化、经营管理制度化、产业基层化将成为产业发展的三大趋势。我国物联网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