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电信联通再受打击:互联网结算年降30%

时间:2023-03-18 00:46:51 科技观察

中国IDC圈10月28日报道“中国移动将下调手机互联网结算费”消息传出20多天后,传闻不仅尚未实现,而且已经宣布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下调互联网结算费用。这一调整显然非常不利于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建设互联网宽带基础设施的积极性。越来越多的行业专家呼吁国家做出回应。投资宽带和互联网基础设施,而不是仅仅针对“宽带垄断企业”。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再次受到重创。这一不利消息来自工信部近日召开的相关通报会。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发展司副司长朱军介绍,“今年年初,将原来每月每G带宽100万元的结算价下调至60万元。”他还表示,“未来5年,工信部将每年降低互联网交易中心结算价格30%,继续为互联网发展创造更好的政策环境。”互联网结算费是指互联网的网间互联费用。由于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基本控制了我国所有的海外互联网节点,所以互联网结算费用大部分是单向结算,即给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无论是中国移动、铁通还是小型宽带运营商都是如此。根据工信部互联网结算费用下降趋势,五年后互联网结算费用基本可以忽略不计,这意味着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每年至少数十亿的互联网结算费用将付之东流。工业和信息化部实施这一政策的根本原因尚不清楚。不过,工信部相关负责人曾表示,“多年来,网间结算成本高,制约了网间互联互通。未来,工信部将根据领导,成本将逐步降低,让运营商专注于产品和服务,这将为互联网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业内人士表示,此前曝光的“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宽带垄断案”,可能是此次调整互联网结算费用的诱因。资源网收取较高结算费用不满。不过,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对此一直怨声载道,因为固定网络基础设施的投资让两家运营商损失了数千亿元的投资,而宽带基础设施的投资一直没有收回。现在他们已经降低了互联网结算费用。让两家固网运营商雪上加霜。这一消息盖过了“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将受益于移动网络结算费”的消息。今年10月,盛传工信部正在筹划调整三大运营商营业执照和结算费用的新政策。中国移动支付的结算费仍为0.06元/分钟。可以预见,“非对称”结算将在短期内削弱中国移动的盈利能力。据测算,此举将导致中国移动上市公司利润下降近10%。好处,互联网结算费用的调整会让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损失惨重。从金额上看,两者之间的差额可能略多于前者。对宽带市场进行不对称控制是没有意义的。目前,中国公众对宽带速度和资费的强烈不满,归咎于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不过,越来越多的业内学者认为,宽带问题正是因为这条新闻让“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将受益于手机网络结算费”的消息黯然失色。在工信部发布上述消息的同时,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工信部电信研究院的部分专家也在调研宽带上周末湖北市场。在中国通信学会组织的此次宽带市场调查中,不少专家也认为,目前宽带资费高、网速慢的问题,仅靠少数运营商的力量是无法改变的,因为从一开始宽带建设,仅靠运营很难走进商住综合体的大门。他们往往要向物业交纳一定的入场费才能开工建设,之后的各种费用更是数不胜数。不是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不积极,而是建设成本超出了他们的承受能力。现在上网结算费下调,意味着更多的小型宽带运营商有机会与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展开竞争。事实上,宽带市场充满了混乱。它是一家小型宽带提供商。增加像小型宽带供应商这样的市场竞争者是没有意义的。大多数小型宽带提供商甚至没有业务资格。他们往往依靠保护社区财产,实施社区宽带垄断经营。因此,有业内人士认为,最大的受益者其实是中国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