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新的实证研究结果,在物联网连接率高的市场中,物联网的使用实际上与更高的就业率有关。本文将深入探讨物联网与劳动力市场之间以前未被探索的关系。自工业革命以来,工人们一直担心新技术可能会使他们的工作过时,他们可能会变得多余。经济学家还讨论了技术变革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一个得到经验证据支持的流行观点是,新技术可能会取代某些部门或任务的工人,同时增加对其他部门或任务的需求。在新技术中,物联网(IoT)受到了极大的关注。虽然物联网没有单一的标准定义,但它通常被认为是具有通信能力的“智能设备”网络,范围从蜂窝网络到射频识别(RFID)。公众的注意力集中在消费技术上,例如可穿戴设备和自动驾驶汽车,以及它们对安全和隐私的影响。但也有广泛的商业和工业应用经常被忽视,而这些应用构成了物联网带来的大部分潜在价值。物联网技术目前被用于许多领域,从医疗保健传感器到自动化仓库。一般来说,物联网可以帮助自动化和监控流程和任务,例如不同行业常见的商品生产和服务提供。但物联网系统还能够通过互联网收集和共享大量高质量数据,使企业和政府能够做出更好的决策。先前的研究还发现物联网使用与各国生产力增长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所以想知道:物联网对一个国家的劳动力市场有影响吗?如果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是否不同?物联网的采用和部署在过去的十年中,全球物联网设备的数量有了大幅增长,尤其是在中国。图1显示了2010年至2022年各地区的蜂窝物联网连接总数。图1:各地区的蜂窝物联网连接数(2010-2022年,2022年基于预测)。资料来源:GSMA各国之间的人均连接数差异很大。图2显示了2021年全球每100名居民的连接数分布。瑞典的人均物联网采用率最高,每100人拥有193个蜂窝物联网连接数。与移动宽带等以前的技术一样,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在物联网采用方面似乎存在数字鸿沟。尽管如此,低收入国家一直在迎头赶上:到2021年,经合组织国家的人均物联网连接数将仅为非经合组织国家的1.2倍,低于2010年的10倍。图2:每100人的蜂窝物联网连接数2021年按国家/地区划分的居民。资料来源:GSMA物联网和就业从理论角度来看,目前尚不清楚物联网对劳动成果的总体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虽然它可以通过自动化某些任务来取代一些工人,但它也可能会增加对其他任务无法自动化的工人的需求。在论文《连接和就业:一组国家物联网的经验证据》中,构建了2010年至2019年107个国家的数据集,其中包括36个OECD国家和71个非OECD国家。使用统计分析和线性回归模型,调查了物联网采用(定义为一个国家/地区每100名居民的物联网连接数)与就业之间的关系。为了衡量就业,还考察了三个不同的指标:失业率、总就业人数和三个不同部门的就业人数,即农业、工业和服务业。该分析还考虑了影响就业成果和物联网采用的各种经济和ICT特征,例如GDP、人力资本以及固定和移动宽带连接。结果表明,在所有国家/地区,物联网采用与失业或总就业之间没有很强的相关性。然而,单独查看经合组织国家和非经合组织国家会更有趣,因为这两个样本的物联网采用率非常不同。我们还发现,在服务业就业的推动下,经合组织国家的物联网采用与总就业之间存在很强的正相关关系。特别是,在保持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每100名居民的物联网连接数量每增加一个单位,经合组织国家的就业就会增加0.06%。从正确的角度来看,在所考虑的10年中,经合组织样本中的指标平均每年增长2.3个连接,因此一个单位的增长相对较大。在瑞典,增长0.06%相当于2021年新增约3,000个工作岗位。另一方面,物联网采用与工业部门就业之间也存在负相关关系,但相关性较弱,可能是由非经合组织国家。展望未来,到目前为止,经验证据似乎表明蜂窝物联网与就业之间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积极的,至少在物联网采用率高的国家是如此。这与之前的物联网研究一致,物联网对生产力有积极影响,而移动宽带等其他ICT对就业有积极影响,对失业率没有影响。人们反复担心新技术和自动化将使更多的工人失业,而不是创造新的工作岗位,这似乎是没有根据的,至少目前是这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