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原稿】2016年,国内投资人狂热VR的气氛还未散去。将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在人工智能上。2017年的AWE(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展馆内原本人头攒动的VR眼镜体验区,也被“人工智能”演示占据。这是技术的魅力,也是技术的冰冷。黄鸣·机智云人工智能实验室负责人“这几年,国内物联网的基础和发展都很快,所以我决定回国发展。我非常看好物联网未来的发展东西,尤其是跟人工智能相关的业务。”我想没有人会否定黄明的观点。曾就职于英飞凌、德国宇航局(DLR)、英特尔等公司。自慕尼黑工业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算法和人工智能相关业务。现在黄明是物联网第三方云服务平台机智云AI实验室的负责人。他的首要任务是带领AI团队让硬件产品更加智能。人工智能在物联网领域的应用虽然物联网设备越来越智能,但我们总是高喊“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但是人工智能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实际应用呢?除了我们的围棋对手,没有更多的真实场景让我们印象深刻。当然,我们可能幻想过有机器人叫我们师傅,帮我们端茶,帮我们写文章、写代码等等,但目前看来,我们似乎想得“太远了”。黄明给我们描述了一个更实际的应用场景。人工智能可以应用于智能家居、智能家电、智能建筑、工业制造、新能源、煤改电等领域,产生巨大的商业价值。目前,机智云与人工智能最实际的应用是与AppleHomekit、AmazonAlexa、GoogleHome等平台对接,让物联网设备更加智能,能够区分识别用户习惯。机智云还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热能消耗领域,帮助用户/企业节能降耗。据统计,这可为工厂和智能建筑节省约10%的用电量。据黄明介绍,“机智玛丽”是基于机智云的新一代智能家居服务平台。它利用云平台的图像识别和语义识别引擎完成产品识别和验证以获得产品控制权,并完成高效准确的语音识别,从而达到用户与终端设备进行自然语音交互的目的。“聪明玛丽”最重要的两个功能是信息识别和深度学习。具有优秀的多维度感知能力,可以处理摄像头、Wi-FiBeacon、多普勒、红外体感等各种传感器的数据,可以感知用户在什么位置,在做什么动作,这就是识别部分;另一部分是深度学习,根据用户在物联网中产生的数据,机器记录用户的使用习惯。深度学习根据“聪明玛丽”的推荐和预测引擎做出判断和预测,让机器“听懂”你的话,“记住”你的习惯,更好地“懂”你。人工智能服务的实现需要大量的数据作为基础。当然,人工智能服务的实现需要设备采集的多种数据的支持。场景数据,即用户的时间和位置数据;服务数据,即用户在此时此地需要什么服务;设备数据,即用户确定需要什么服务后,用户可以根据所在位置存在的设备完成服务。然而,对于平台来说,各种数据都只是毫无意义的0或1,需要通过算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才能转化为有价值的内容。黄明表示,机智云平台会对采样频率进行一定程度的过滤,或者将数据交给智能平台,让机器训练学习,自动分析判断结果,做出智能决策。当然,传感器数据复杂海量,需要通过算法对数据进行歧义和去重,数据分析的工作也交给了机器人。数据维度越高,准确率越高。写在***:数据维度越高,准确率越高,意味着机器越智能,但是对于人工智能来说,即使数据量很大,也存在一个人工智能难以克服的问题,即“理解”。黄明坦言,就目前而言,人工智能所谓的智能,仍然是关键词索引的方式,机械地“理解”用户,而不是我们人类的认知理解。技术可以让机器处理大量的数据信息,但是机器要学会像人类一样去理解语义、图像,以及人们想要什么,这将是非常困难的。这也是人工智能面临的最大挑战和难点。【原创稿件,合作网站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和出处为.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