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我们来看看BAT在AR领域的布局,您如何评价它?

时间:2023-03-17 16:31:32 科技观察

所谓AR(增强现实)就是将真实的信息和虚拟的世界叠加起来,让两者互动。也就是说,AR技术不仅可以让虚拟物体融入现实世界,用户也可以对现实世界做出反应。这是一种共生(symbiont)技术,机器和用户的共生。而当PokemonGo(精灵宝可梦)在澳大利亚和美国风靡一时,AR技术也再也无法掩饰其背后的光芒,几乎我们所知道的所有互联网公司都蜂拥而至,如谷歌、Facebook、苹果、腾讯、阿里巴巴、百度等。这些公司在想抢下下一次技术革新的入场券的同时,也害怕自己成为“下一个时代”的诺基亚或雅虎。毕竟,大象掉下来的车辙还是完好如初。根据市场调研公司Digi-Capital公布的数据,今年一季度,全球AR/VR领域投资总额达17亿美元,其中近10亿美元来自中国。到2020年,AR市场将达到1200亿美元,远高于VR的300亿美元。与此同时,FacebookCEO扎克伯格和腾讯CEO马化腾对AR技术领域的看好,无疑增加了这项新技术的魔力。可以说,在几乎所有互联网行业人士看来,现阶段,谁能掌握最新的AR技术并投入使用,谁就是2007年推出iPhone1的乔布斯。试问,谁不会想成为下一个乔布斯。正是在这个基础上,互联网公司对AR技术的投入,也被很多人视为未来布局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重点。最直接的反应体现在股价上。当麦当劳宣布与精灵宝可梦围棋合作之后,股价在第二天就上涨了10%,这几乎可以媲美谷歌在AlphaGo和李世石之战后的股价飙升。因此,对于所有互联网公司来说,布局AR可谓是一箭双雕:一方面可以从资本市场获得既得利益,享受当下的红利;另一方面抗风险能力。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能看到,包括BAT在内,都没有等到AR技术。盘点一下BAT三大巨头在AR领域的布局:百度:AR图像识别技术是其最大优势今年8月,百度正式发布了移动端AR平台DuSee。据官方介绍,DuSee使用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技术来理解实时图像中的内容。该平台可以通过智能手机硬件“理解”现实世界的3D环境,从而使手机生成的图像可以与现实世界进行交互。未来可应用于互动广告、营销、教育、制造、室内设计等领域。简单来说,百度对未来AR技术商业化的判断,与《PokemonGo》类似。例如,在互动广告中,用户可以通过AR识别技术,在识别场景后看到广告;例如,在室内设计中,用户现在需要查看平面图。未来在认识房屋平面图后,可以直接看到三维房屋设计图;比如在制造业,用户可以利用AR技术直接进行虚拟设计,这将大大提高准确性和效率……百度决定进军AR领域的外在口径是“砍掉无人机项目”.在百度看来,不生产无人机成为了其最大的劣势。不过,相比以上因素,更多的还是在于无人机项目。无论是现在的对手——大疆,还是无人机的场景入口,都是一大痛点,远不及AR技术。商业前景可期。毕竟,AR带来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是无人机无法替代的。在AR技术方面,个人判断,百度最大的优势在于“技术层面”,包括图像识别、数据、云等技术方面,可以直接应用到AR上。缺点也比较明显。除了百度地图,百度似乎没有刚需的“入口”。也就是说,由于在移动互联网层面相对落后,其占据的场景相对较少,这将直接影响未来AR技术在特定场景的使用。甚至可以说,百度要想在AR领域有所作为,最重要的还是看其核心技术能领先对手多少,这也将决定百度未来的空间。阿里:AR技术的商业化前景最为看好。今年2月,阿里巴巴领投了被业界称为“神话”的MagicLeap,共融资7.94亿美元。5月,阿里继续追加投资2亿美元,累计投资金额已接近10亿美元。这让MagicLeap在产品问世前就拿到了C轮融资和45亿美元的估值。阿里之所以对MagicLeap情有独钟,是因为它的“鲸鱼视频”太惊险了。MagicLeap使用AR技术让鲸鱼跳出体育场并溅起水花。以世界为显示屏,创造出远超谷歌眼镜的产品,“意义犹如阿波罗登月”。这是MagicLeap之前放出的说辞。好消息是,据说MagicLeap已经投入生产。今年7月,淘宝率先尝试AR技术。用手机淘宝APP扫描车票上的二维码,手机屏幕上就会出现可爱的淘宝公仔(淘宝吉祥物),通过AR技术投射在实景中。并示意公众跟随,告知场馆方向,引导公众到正确位置。同时,MagicLeap的CMOWallace在访华期间也展示了这款AR购物应用。利用AR技术,用户可以在360度观看自己喜欢的产品。例如,用户想在新装修的家里给孩子加一盏台灯,用户可以通过MagicLeap设备查看合适的台灯尺寸和高度,同时系统会自动筛选出合适的台灯,展示在你面前,点击任一台灯,查看台灯摆放在桌子上的效果,与实际摆放效果基本一致,然后点击购买按钮台灯下单成功。个人认为,阿里在AR领域有两个优势。一方面,一向大胆前瞻的“战略”,使其拥有MagicLeap的技术加持,有机会走在行业前列;另一方面,阿里资金充足,商业化场景丰富。相应的,阿里在AR领域的短板也比较明显。MagicLeap毕竟是一个投资项目,能为阿里投入多少资源和精力。这可能就像李彦宏所说的投资和拥有其实是两个不同的东西。腾讯:AR技术最迫切、最大胆的运用今年8月,腾讯在QQ上发起了用AR传递火炬的活动。增强现实。最终的结果也证明,有超过1亿人参与了这场比赛,并获得了一项吉尼斯世界纪录。可以说,这应该是互联网行业参与人数最多的一场比赛了。腾讯QQ的AR火炬传递也比较简单。部分用户会得到一张AR识别图。用手机QQ中的AR扫一扫功能扫一扫第二人,即可看到AR动画,成为火炬手。火炬图标。很显然,腾讯正在利用自己最大的优势——社交裂变的方式,让很多人能够流畅地体验AR技术。个人认为,腾讯这样做有两个目的。一方面是占据行业地位。AR火热之时,需要有一个振奋人心的项目,才能给资本市场信心,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让大家知道,腾讯有AR技术,有放大的能力;另一方面,它正试图抢占未来社交领域的船票,就像当年微信抢占了移动互联网的船票,腾讯试图用QQ抢占AR-social的船票。在扎克伯格和许多行业领袖反复强调下一个颠覆性社会景观可能是AR技术的情况下,这一点尤为重要。腾讯在AR方面的优势很明显,那就是其社交属性背后强大的普及能力,比如扫一扫、摇一摇等,腾讯有能力快速将一项新技术变成“通用应用”。另一个是,和阿里一样,腾讯也通过资本运作投资了Unity、Meta等一些AR公司;但腾讯在AR方面的劣势在于如何在战略上平衡现实与未来。对于一家蒸蒸日上的企业来说,改革的时刻往往是最痛苦、最缓慢的。不管怎样,作为用户,我们很高兴看到BAT在AR领域的投入。毕竟,任何一款能够引起行业变革的产品,从技术到商用都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探索者和测试者也足够多。错误的。但是,BAT无论是在AR领域进行投资,进行自主研发,甚至是直接推出“工程产品”,这些都将极大地促进AR的发展。恍惚间,我们似乎能够看到,一个全世界都是屏幕的时代正在向我们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