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智能汽车时代,谁来保障你的安全和隐私

时间:2023-03-17 15:24:16 科技观察

随着电动智能汽车的发展,汽车不再是一个独立的机械硬件盒子,而是具备传感功能和实时在线功能。电动智能汽车给汽车生活带来的改变,主要是目前充斥在车企宣传资料中的自动驾驶系统和智能汽车系统。车企希望自动驾驶系统让车内生活更安全可靠,而智能车载系统让我们无缝连接人、车和生活。自动驾驶系统不能完全保障行车安全,智能车载系统给用户带来隐私泄露隐患。你在车里的一言一行可能会实时在线。严格意义上的自动驾驶系统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和技术更新迭代才能实现。目前只有L2级别的自动驾驶辅助系统正在普及,L3级别已经逐渐被业界抛弃,转向L4级别作为下一阶段的努力方向。在驾驶汽车的过程中,醉酒和身体不适等因素,以及在车内使用手机和聊天导致的分心,都会导致事故发生,而自动驾驶技术致力于减少这一级别的交通事故.发生。从某种意义上说,与容易受到情绪、心理和生理因素影响的驾驶员相比,足够精细的机械化传感器和摄像头确实会相对可靠。就目前的发展阶段而言,这只是未来发展的蓝图。要实现汽车的自动驾驶和安全驾驶,需要汽车自动驾驶系统的演进和相关基础设施的完善。即便如此,除了自动大灯、自动雨刷、车身稳定系统之外,汽车驾驶辅助系统已经实现了车道保持、紧急制动、自适应跟车等功能,就连特斯拉也已经可以识别红绿灯和雪糕筒了..太多夸张的自动驾驶系统宣传导致了很多荒唐的事情,比如在高速车上睡觉玩手机,不仅给汽车本身,也给其他车辆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在路上。我们坚信未来自动驾驶技术发展的巨大潜力,可以让人类从汽车驾驶员转变为汽车的真正使用者。在这个未来到来之前,虽然各大车企都在推广和倡导自动驾驶辅助系统,但仍然存在很多不足和缺陷的系统,汽车行驶的安全性仍然需要人类来保障。只要对目前的自动驾驶技术有足够的认识,行车安全还是掌握在人类司机手中,但车辆的传感器和实时在线,又带来了与智能手机一样的隐私泄露隐患。相信你应该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你用手机搜索产品,或者只是和朋友聊聊某事时,手机中的一些软件会神奇地向你推荐相关内容。在手机上安装某个软件时,会提示需要开启几个权限,比如允许软件读取手机的来电、语音等相关权限。出于对用户隐私的关注,近期不少软件和平台都会弹窗提醒用户重新确认相关隐私协议。随着智能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大,用户生活中的一切都被装进了这块离不开身体的小砖块里,即使离开它一秒钟也会引发焦虑症。当我们更多地使用智能手机的功能,无缝渗透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APP中,让大数据比我们更了解自己。就连我们眼前所见所闻,都经过大数据的精心筛选,让人无法自拔,深陷其中。智能汽车也会让用户陷入同样的??场景。当智能汽车系统融入手机系统后,人类生命的最后一公里将被大数据占据。2019年蔚来日,蔚来请来歌手邓紫棋压轴献唱,因为蔚来汽车的数据显示,邓紫棋是蔚来车主最喜欢的歌手。特斯拉的哨兵模式利用汽车的摄像头持续监控车辆周围的环境。一旦发生汽车损坏,汽车会发出警报,并录制视频,同时通知车主。就像遍布城市的摄像头一样,每一辆智能汽车的传感器和摄像头都在收集甚至记录周围环境中发生的事情。汽车的实时在线功能会不会成为另类监控而带来隐私问题?也就是说,我可以开一辆满载摄像头和网络传输功能的车,把它放在一个特定的场景中,然后我就可以全天候实时监控这个地方。强调隐私权最直接的例子就是苹果多次拒绝美国政府解锁罪犯手机的要求。即使是罪犯也有隐私权。从更高的角度看,美国禁止华为进入其通信市场,要求盟国停止使用。不管华为有没有掉队,美国作为全球科技领先的国家,对于这项技术是非常清楚的。近日,有消息称,特斯拉计划将中国用户的数据迁移至中国。也就是说,中国每辆特斯拉汽车采集的数据,都直接存储在美国特斯拉的服务器中。这不在中国的控制范围之内。随着越来越多车企的入局,以自动驾驶、智能座舱为代表的汽车智能技术正在快速更新迭代。智能汽车时代真的已经到来,选择智能汽车已经成为现实可行的购车选择。自动驾驶技术让汽车驾驶更安全。长远来看,随着汽车行驶生态环境的改善,也将实现无人驾驶汽车。目前,汽车行驶的安全还是需要作为司机的你来保障。整车的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让车的功能更丰富,车也更有潜力。就像被大数据笼罩的手机一样,智能汽车会比你更懂你,这会带来用户隐私泄露的隐患。对于眼前的智能汽车,出于对自动驾驶系统安全和隐私泄露的担忧,你会选择关闭这些智能功能,让汽车成为一个简单的出行工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