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翟亚楠北京报道无人快递车、无人消毒车……新冠疫情期间,无人驾驶的优势开始显现,客观上加速了自动驾驶产业化进程。在“新基建”浪潮中,如何尽快实现自动驾驶的商业化和规模化应用,如何成为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本届两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全国政协委员、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提交的5份提案中,涉及自动驾驶、智能交通等领域。李彦宏在提案中建议,国家层面应进一步加强政策创新,支持自动驾驶商业化和智慧交通普及,满足老百姓更好出行需求,实现碳排放达峰目标。交通部门尽快。毕马威最新报告显示,我国自动驾驶汽车成熟度全球排名(从技术与创新、政策与立法、基础设施、消费者接受度等方面衡量)从2018年的第16位下降至2019年的第20位,政策和立法的滞后是主要因素。因此,为抢占全球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和产业应用制高点,助力交通强国建设,我国需要为自动驾驶汽车立法和监管政策按下“加速键”。自动驾驶需要合法化路径李彦宏在提案中提出具体建议:国家层面进一步加大政策创新力度,为自动驾驶大规模商用开辟合法化路径;建立自动驾驶驱动规模化商业推广机制;加快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化,广泛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技术,构建低碳、高效、便捷的交通体系。鼓励企业加大自动驾驶汽车和关键软、硬零部件研发创新力度,促进自动驾驶汽车普及。自动驾驶作为前沿技术与汽车制造业、交通运输业融合发展的产物,已被各国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美国交通部在去年1月发布了一项新的自动驾驶汽车政策《自动驾驶4.0》。领域的领导地位。在欧洲,根据欧盟《通往自动化之路:欧洲未来出行战略》的自动驾驶时间表,欧洲计划到2022年实现新车全部配备通信功能的“车联网”模式,进入完全自动驾驶的社会到2030年成为标准,目标是使欧洲成为全自动驾驶的世界领先者。日本也在积极推动自动驾驶的长期规划。2020年5月公布的《实现自动驾驶的相关报告和方案4.0》提出,到2025年,将只需远程监控的无人驾驶自动驾驶服务扩大到全国40个地区。在中国,国家发改委等11个部委联合发布了《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2020年2月,提出到2025年实现具备条件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规模化生产,实现特定环境下高度自主的智能汽车。市场应用。商业化考验前景可期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在发布去年四季度财报时表示:“新的一年,百度作为领先的AI生态公司,将抓住云服务、智能交通、智能驾驶等人工智能领域的巨大市场机会。”今年1月11日,百度宣布正式成立智能汽车公司,以整车制造商的身份进军汽车行业。3月2日,“极度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注册资本20亿元。百度官方解释,“极度”的品牌定义是“百度AI能力的集合”。在自动驾驶道路测试方面,百度可以说是国内自动驾驶综合实力最强的公司。其自动驾驶道路测试里程已达700万公里,自动驾驶测试车队已达500辆,获得专利2900件,共获得190余张测试牌照和120余张载人测试牌照。这标志着智能网联汽车领域从技术成熟到市场化、商业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不局限于简单的测试行为,已经开始尝试载人载货的功能应用。此外,在乘用车自动驾驶服务方面,百度Apollo自动驾驶开放平台已与10家中国及全球车企达成战略合作,通过高精地图、自动泊车等智能汽车解决方案赋能合作伙伴。此外,百度的ANP领航辅助驾驶解决方案也开始商用。1月14日,麻省理工学院主办的全球顶级科技商业杂志《麻省理工技术评论》发布了题为《五项人工智能发展可能重塑2021年后的格局》的报告。创新,已成为国内唯一一家在多个城市开展无人出租车试运营的企业,未来商业化前景十分乐观。过去一年,百度先后在长沙、沧州、北京等城市推出ApolloGoRobotaxi服务,成为国内唯一一家在多个城市开展Robotaxi试运营的公司。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提出到2035年,全国综合立体交通运输网络总规模约70万公里(不含国际陆路、海空航线、邮政航线境外路段)。受益于《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等国家政策的支持,智能网联汽车和自动驾驶的产业化升级拥有更强的技术和基础设施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