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加密货币会引发下一次金融危机吗?

时间:2023-03-16 15:41:35 科技观察

“指控”5月28日,贵金属版税和流媒体公司MetallaRoyalty&Streaming的首席执行官布雷特希思警告公众,加密货币将“将指控带入下一次金融危机。MetallaRoyalty&Streaming,一家加拿大公司成立1983年,现在拥有近10亿美元的净资产。在5月28日接受金融新闻媒体KitcoNews采访时,Heath将加密货币与2000年代初和2008年的抵押贷款危机进行了比较,将过去几十年引发的技术崩溃进行了比较,并指出当把过去几十年的所有金融危机放在一起时,他们会发现它们有一些共同点。其中之一就是大规模采用一种尚未被很好理解的新技术。金融产品或新技术。CEO将加密货币描述为“私营部门印钞的许可证”,因为他质疑自2020年初以来流入市场的流动性数量。Heath比较d将其与美国的M1(流通中的流动资金总额)进行比较,注意到自2020年1月以来M1“增长了四倍半”。根据美联储的数据,M1从2020年1月的40,180亿美元增加到2021年的43月189.35亿美元。希思强调: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增长,而且时间很短。但是如果用加密货币的总市值来看加密货币,那就是十倍以上。希斯似乎对大规模投资感兴趣。由于担心他认为没有“内在价值”的资产类别的系统性风险,最终结果类似于2000年代初科技危机引发的抛售。“当你从世界各地的数字钱包里拿走钱时,”他说,有了那么多钱,最好也为未来的一些重大财务影响做好准备。“耗电”加密货币通常是通过某种分布式系统建立的,在该系统中,所有权和交易通过密码计算进行处理和保护。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区块链——一个加密的账本,在全世界数以百万计的计算机上复制,它包含所有交易的记录和货币所有权的证明。如此庞大的计算量难以预估,这就引出了第一个问题:功耗。因为比特币受到保护的方式是使用“工作量证明”系统。每个新创建的比特币都需要完成难度越来越大的计算,这也会向区块链添加新块并处理交易。因为制作新区块非常困难,所以你知道最长的区块链是最可靠的。因此,试图篡改比特币区块链需要整个比特币社区的计算。这样做大大加快了计算速度,但它消耗的电量惊人——每年大约130太瓦时,或超过瑞典全国的用电量。以太坊目前使用相同的工作量证明系统,每年消耗约50太瓦时——与罗马尼亚的年耗电量相差不远。这些步骤导致大量温室气体排放,尤其是在中国。两个多月前,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在一次在线活动中表示,使用比特币进行交易是一种“极其低效的方式”,处理这些交易所消耗的能源是惊人的。.欧洲中央银行还将加密资产的“不成比例的高碳足迹(即由标的资产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确定为“令人担忧的原因”。但是,也并非完全无法解决。以太坊正在转向另一种“权益证明”系统。据外媒报道,该系统将减少99.95%的用电量。因此,许多人认为比特币社区也应该这样做。“金融犯罪”尽管加密只用了很少的电,但问题依然存在,金融犯罪首当其冲。大多数加密交易在理论上都是匿名且不可逆转的,这使得它们对洗钱、逃税或勒索赎金等犯罪活动具有吸引力。不仅包括其他货币的经典骗局,还包括拉高出货、庞氏骗局、做空和扭曲等。加密货币甚至还有一种独特的骗局:Rugpull。那就是骗子设置一种新型货币,抽成,然后突然套现,关闭整个货币交易结构,让持有者无法卖出。据估计,仅在2019年,加密货币犯罪就至少达到45亿美元。然而,由于包括监管干预在内的多种原因,这一数字在2020年降至19亿美元。对于那些经历过上次金融危机的人来说,DeFi与2008年崩溃并拖累经济的影子银行系统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当时,全球金融界的所有大玩家都开始依赖这个系统进行日常运营。但由于它几乎没有传统银行业存在的监管或保护措施(如存款保险),当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市场开始崩溃时,恐慌蔓延,融资成本飙升,整个系统随之崩溃。事实上,任何金融系统都容易受到恐慌的影响。一家公司或市场出现问题会导致其他公司变得谨慎并停止放贷,从而造成更多的恐惧,并迅速蔓延到实体经济。如果DeFi增长,大银行和机构投资者将参与其中,甚至可能开始依赖它。在没有政府控制的情况下,某种类型的DeFi银行挤兑开始只是时间问题。或者,即使是加密货币价值的疯狂价格波动也可能构成威胁。如果有足够多的散户或机构投资者买入,则可能会出现连带损失。总之,加密货币,顾名思义,是一种受密码学保护的电子资产。与控制事物的中央银行和政府不同,大多数交易必须通过银行等第三方进行。这意味着必须同时考虑它的疯狂和风险。市场应该没有忘记,曾经接近6万美元的比特币,在不久前的一个周三突然暴跌。此时距离特斯拉美国官网开始接受比特币支付不到两个月。加密货币投机风靡一时,除了著名的比特币,世界各地还有数以千计的其他硬币在买卖,每天都有新的发行。从根本上说,我们周围已经存在太多的金融投机。加密货币要想走上光明坦途,不能单靠行业的声音。仍离不开监管部门、相关平台和投资者的共同管理,急需政府支持和政策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