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与信息技术总是齐头并进,相互竞争。随着5G的不断推进,网络安全面临的挑战也在不断扩大。除了5G本身的安全性,5G赋能各行各业之后,各种细分的应用场景、多样化的应用和需求也会带来非常严重的问题。复杂的安全系统。同时,由于边缘计算安全、切片安全等新技术的引入,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更加突出。对此,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安全研究所所长魏亮日前表示,5G带动行业数字化,催生更多应用。世界各方也高度重视5G的发展。但由于5G技术门槛高、产业链长、应用领域广,产业链涵盖系统设备、芯片、终端、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环节产品,其安全性备受各方关注.在此过程中,电信运营商作为网络接入服务商,由于其拥有的用户数据规模庞大、网络基础设施范围广、行业企业接入参差不齐,面临着应对网络安全的重任。应用程序。更重。基于此,三大运营商也非常重视网络安全建设,很早就开始布局,并取得了不错的进展。5G网络安全危机四伏。随着5G新技术、新架构、新业务的不断涌现,对5G网络安全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同时,由于5G赋能社会,赋能千行百业,也进一步放大了安全影响和安全威胁。5G连接主要来自垂直行业已成为行业共识。IDC数据显示,2024年60%的5G连接将来自行业,这也让5G安全成为垂直行业关注的焦点。德勤数据显示,在对2021年第一季度计划采用5G的415名网络高管的调查中,56%的企业对5G安全性提出了担忧。5G网络安全的具体挑战是什么?中国联通研究院网络与信息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徐磊在“2020湾区超越网络安全大会-5G安全专场”上指出,当前5G网络安全挑战来自于网络云化、多-接入、业务融合和能力开放。中国移动集团安全中心总经理张斌表示,5GToB场景主要面临终端接入风险、管道传输风险、边缘MEC防护风险、数据安全风险、企业安全态势未知等诸多挑战。此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多次公开表示,5G网络安全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新关键技术的引入。5G引入了许多新技术,例如边缘计算和网络切片。二是各种新形态终端的出现,尤其是在物联网领域,各种终端层出不穷。三是5G新的应用领域进一步拓展,从过去的移动互联网到物联网,因此会影响或延伸到工业、交通、智慧城市等领域。除了5G自身的安全性,王志勤认为,更大的挑战来自5G赋能各行各业后5G行业的应用安全挑战。“虽然之前的业务有共同的安全防护需求可以借鉴,但各行业的业务应用场景相对细分,每个行业的应用和需求也各不相同,导致安全体系非常复杂。”运营商积极打造5G安全网络5G时代,作为维护国家网络安全的重大课题之一,三大运营商纷纷进行网络安全布局,发布了一系列保障5G网络安全的方案。中国移动正在发挥“网络+安全”作为基础电信运营商的特点和优势,遵循纵深防御、零信任、自适应三原则,建设安全有弹性的5G网络,有效防范网络、数据、应用、设备等安全隐患,为垂直行业提供“优质5G、好用5G、开放5G、安全5G”。具体针对ToB行业,打造“端、管、边、云”整体安全解决方案。在终端接入安全方面,需要核心网双向认证、AAA认证、安全网关权限控制、接入位置控制等四重安全机制,确保只有合法的5G终端才能接入5G网络接入企业网络;网络管道安全一方面,提供终端接入切片安全、切片物理隔离、切片管理安全、管道数据安全等能力;在MEC边缘云的安全侧,在保证MEC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供MEC边界防护、MEC应用安全防护等;企业云在边界安全方面,在企业私有云和MEC边界部署防火墙,在企业DMZ部署MSCG门禁网关设备等。此外,据张斌介绍,中国移动面向ToB业务的安全运维还可以提供集中的可视化安全态势感知能力,实现安全策略的统一管理,包括网络层异常流量监控、主机异常监控等。层、MEC安全态势感知检测。中国联通坚持顶层设计与实施相结合,构建覆盖“云-网-边-端-业”协同的融合创新安全能力,实现风险可视化、自主防御自主化、自动化运行的安全目标确保业务安全。同时提供安全监控、威胁情报、数据分析、应急预案等多种安全运维能力。在徐磊看来,5G网络将助力行业数字化转型,为垂直行业赋能。相应的5G网络安全也需要社会各界协同创新,为行业注入新动能,带动网络安全行业创新发展。从中国联通来看,主要表现在四大方面:保障基础设施安全、加强安全技术研究、推动产业安全创新、构建5G安全新商业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