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想到智能手表时,我们可能会想到Apple Watch和Galaxy Gear。
智能手表是近年来流行的产品。
据矢野研究所统计,智能手环在可穿戴市场中排名第一,占比约65.2%。
智能手表排名第二,占比约31.2%。
这两款可穿戴设备的市场份额超过了VR眼镜、智能戒指等产品。
虽然智能手表的市场占有率很高,但也并非没有问题。
比如电池续航时间短、屏幕小导致操作不方便等,都是手表本身特性难以克服的痛点。
随着各种移动设备的快速发展,智能手表的优势似乎不再那么明显。
把一块几厘米的小屏幕戴在手腕上获取一些信息并不是刚需,用户对此似乎也不是很感冒。
。
因此,即便是行业内比较优秀的Apple Watch,也没有成为爆款产品。
那么,智能手表的时代真的结束了吗?事实上,恢复也不是完全不可能。
关于智能手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theedge。
com评论员Chaim Gartenberg提出了一个新想法:智能手表未来的发展趋势可能不是大屏幕,而是功能多样的智能表带。
加滕伯格表示,这个想法来自于一种名为“混合智能手表”的产品。
其中包括丹麦的 Skagen Hagen、瑞士康斯登 (Frederique Constant) 生产的钟表,以及初创公司 Misfit 设计的 Phase 手表。
这类手表没有引人注目的触摸屏。
从外观上看,它就像一块传统设计的普通手表。
然而,它的隐藏功能在很大程度上与智能手表相似。
例如,Misfit Phase可以统计步数,还可以提供闹钟和来电提醒。
而且,这也预示着一个发展方向。
手表的主要功能是计时。
在此基础上,如果将智能手表的功能移至表带上,表盘本身不会受到影响。
事实上,传统手表企业和智能表带企业之间已经有类似的合作。
今年3月,万宝龙联手谷歌Android Wear可穿戴设备系列推出智能手表。
未来,像谷歌这样的公司或许可以为传统手表制造商设计出更专业的智能表带。
2018年,万宝龙设计了一款带有小屏幕的皮表带e-Strap,并将其运用在万宝龙的部分产品中。
堪称智能表带行业的“先锋”。
如果智能表带流行起来,手表制造商,无论是高端品牌还是平价品牌,都可以继续使用原有的表盘系统。
对于传统手表厂商来说,如果想进军智能手表行业,并不需要急于转型,对原有的架构进行大的改变。
对于用户来说,传统手表搭配智能表带可以同时拥有智能手环和普通手表的功能,可以节省不少钱。
另外,这类表带并不存在普通智能手表中出现的续航短、发热等问题。
例如,根据官网介绍,Misfit Phase 的电池续航时间长达 6 个月。
从这一点来看,智能表带不仅可以保留传统手表的机芯和表盘设计的特点,还可以将智能功能带入手表中。
其市场潜力巨大。
据瑞士钟表工业联合会统计,去年传统手表的总销量为12亿只,而智能手表的销量仅为1万只左右。
可见,用户还是更喜欢传统手表。
如果在传统手表上加入智能表带,将更有利于增加销量。
然而,智能表带并不是万能的。
它能为用户提供的信息极其有限,不像智能手表那样可以读取信息、玩游戏。
再者,由于市场尚未成熟,消费习惯尚未培养,用户可能无法接受分开购买表盘和表带的消费模式,这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市场的发展。
智能表带会成为智能手表行业发展的新突破吗?这个问题的答案尚不确定。
然而,在各种智能设备势不可挡的发展趋势中,传统手表行业仍然保持着稳固的市场地位。
不但没有陷入衰退,反而让消费者领略到了匠心与设计之美。
因此,可以乐观地预测,智能表带将加入传统手表行业,极有可能成为智能手表行业新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