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week可穿戴设备网:自今年6月Google Glass推出以来,智能眼镜成为近年来业界和媒体讨论的热门话题;然而,对于城市消费者来说,动辄上万元的智能眼镜大多停留在概念层面,有真实消费体验的人还属于一小部分人。
近日举行的江苏省科技创业大赛上,推出了一款市场价百元左右的免费智能眼镜。
能否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换句话说,近年来日益普及的智能眼镜距离大众消费还有多远?近年来,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新型智能穿戴设备的推出,引发了又一个消费热点。
其中,智能眼镜成为近年来各大科技品牌竞相争夺的热门产品。
业内人士表示,智能眼镜虽然有较大想象空间,但目前产品普及度不高,且包含的智能应用和功能设计同质化。
它们不仅对消费者吸引力不大,而且离大众消费还很远。
更是如此。
8月13日,记者走访了北京市海淀区科茂电子城、海龙电子大厦、鼎好电子城等多家电子商场。
他们了解到,智能眼镜虽然名气很大,但首先谷歌、索尼、三星、联想等电子品牌近年来都高调涉足产品,不少科技媒体纷纷效仿。
然而,智能眼镜在实体电子市场的反响却十分冷淡,商家对这种“新颖独特”的产品了解甚少。
“目前谷歌眼镜只有几副,售价13000元每副,没有样品,都是有货的,只有确定要买的时候才能拆开试戴。
” 13日,科茂电子城三楼一家品牌电子产品代理店内。
一位顾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电子商城在售的谷歌智能眼镜销量冷淡,第一代产品年销量仅10台左右。
走访中,记者了解到,智能眼镜不仅品牌少、价格高、属于冷门电子产品,而且在采访的20多家商家中,至少有超过一半的店主表示“不喜欢”。
了解什么是智能眼镜。
”不过,电子产品销售商和消费者对于智能眼镜的概念也有不同的看法。
“能看视频、听音乐、播放图片的3D眼镜不就是智能眼镜吗?”海龙电子大厦的销售人员表示。
接受采访的一些商家表示,配备无线蓝牙耳机的眼镜属于智能眼镜的范畴。
然而,智能眼镜到底是什么?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智能眼镜应该定义为戴在头上、内置屏幕的电脑。
“真正的智能眼镜和智能手机一样,都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可以安装软件、游戏等软件。
该程序可以通过语音或动作控制地图导航、与好友互动、拍照和录像、发起视频通话等功能,并可以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实现无线网络接入。
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当今世界电子产品消费市场中,只有6.4%的消费者对智能眼镜的概念和功能“非常了解”,37.6%的消费者听说过智能眼镜并有过使用经历。
对产品概念和功能有“大致了解”,近56%的受访者承认不知道什么是智能眼镜,但在对智能眼镜有初步了解的受访者中,有66.4%的消费者表示不知道。
走访期间,记者随机采访了消费者,他们表示愿意购买谷歌智能眼镜的主要原因是该产品科技感十足,佩戴后“很时尚”、“很酷”。
也有受访者坦言,智能眼镜很多功能和应用与智能手机相同,但产品形态更加新颖,外观设计更加时尚。
“我只是觉得戴上之后,感觉很有科技感和未来感,很多功能都要慢慢学会如何应用。
” 14日,家住朝阳区九龙花园的消费者白小帅在接受采访时提到,他前不久刚刚购买了一部二手手机。
我被Google Glass吸引的主要原因是该产品具有独特的外观和众多的功能。
“我不知道我是否不需要使用它。
没想到现在科技这么发达了。
就像戴上眼镜一样,你可以做很多事情,比如摄像、摄影、播放。
实在是超乎想象。
”其他几位受访者也提到,他们听说过有关谷歌眼镜的报道,但对智能眼镜并没有深入了解。
虽然智能眼镜充满了科技感,但受访者表示,这种技术很受欢迎。
智能产品仍然很受欢迎。
远离现实生活。
根据问卷之星的调查结果显示,谷歌眼镜的市场认可度和普及度并不高。
消费者拒绝购买该产品的主要原因为:16.67%的消费者表示“不了解智能眼镜”,50%的受访者认为“价格太高”,23.81%的人认为“现有的电子产品(智能手机、相机等)能够满足使用需求”,19.06%的消费者表示“智能眼镜并不完美,担心其产品质量”,16.67%的消费者坦言比较看好同类产品,比如K1智能眼镜,还有14.29%的受访者担心“个人隐私的安全问题”,可见智能眼镜要打开大众市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仅仅是产品;设计和功能应用需要进一步优化和创新,而且在品牌营销、消费群体定位、市场策略规划等方面也必须做出一定的调整。
”现在,智能眼镜的普及度并不高。
即使购买了,很多消费者也会选择时不时地佩戴,而不是每天从早穿到晚。
”鼎好电子城一家品牌代理商经理张辉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记者表示,以Google Glass为首的智能眼镜虽然上市两年多了,但该产品在智能可穿戴设备中始终不受欢迎。
对智能眼镜不感兴趣。
”智能眼镜的概念目前还无人知晓,更不用说普通消费者了。
”张辉还提到,智能眼镜最吸引消费者的特点之一就是产品上安装的应用,而智能眼镜目前能实现的功能应用存在同质化问题,便捷性和实用性远不如它们。
市场上现有的智能眼镜大多是概念和品牌。
“像Google Glass这样的智能穿戴设备的主要卖点就是‘新奇’,产品主要靠品牌来销售。
”张经理坦言,是谷歌的品牌效应带动了谷歌智能眼镜的销量,但事实上,智能眼镜并没有太多的实用性,更多的是一种宣传噱头。
“智能眼镜最大的特点是就是他们可以通过无线传输进行实时通信。
现在凡是带有2G/3G模块的产品都可以实现此功能。
未来,市场上还会有智能书包、智能拐杖,甚至智能夹克。
如果这些智能设备的功能应用不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就很难打开大众消费市场。
问卷星进行的智能眼镜用户体验调查结果显示,不少购买谷歌眼镜的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遇到了诸多问题:32.11%的受访者表示,长时间佩戴智能眼镜容易“分散注意力” ,引起头痛。
” 14.68%的消费者抱怨“Google Glass的电池续航时间太短”,11.93%的消费者抱怨“智能眼镜屏幕在强光下看不清楚”,9.17%的用户抱怨“智能眼镜的设置”眼镜无法修改。
”其中,11.01%的受访者表示智能眼镜“在户外时需要通过智能手机连接互联网”且麻烦,2.75%的受访者表示产品“不方便存放”,0.92%的用户表示智能眼镜“不方便”。
“回复消息太麻烦”,13.76%的消费者表示 记者提到,智能眼镜可以随时随地偷偷录制视频,容易“侵犯隐私”;可见,很少有消费者会长期佩戴智能眼镜,产品中包含的智能应用也不是很有创新性,很多功能设计与消费者相悖,因此,智能穿戴设备要想吸引更多消费者,就必须不仅普及新产品理念、创新产品功能设计,还注重培养消费者的使用习惯,让操作尽可能方便、简单。
以体现新技术产品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