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可穿戴智能设备的突然崛起,整个3C行业市场也迎来了新的热潮。
智能手表作为智能可穿戴设备的代表产品,概念一提出就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关注。
从传闻中的iWatch到量产的三星Galaxy Gear,一切都成为了科技爱好者的热门话题。
纵观整个智能手表行业,不难发现,大部分产品都主打运动功能,而且大多还需要通过蓝牙与智能手机配对,实现联动。
即便是为数不多的以通讯、信息通知功能为主要卖点的“高端”智能手表,在使用上也无人能及,难以逃脱手机的“魔掌”。
不过,笔者在广泛接触产品后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当人们批评智能手表需要与手机配对才能使用时,不少厂商迎合了市场的需求,推出搭载 Samsung Galaxy Gear 的机型。
SIM卡插槽,可以独立拨打电话、收发信息、甚至上网的“智能手表手机”。
早期手表能够打电话(图片来自中国移动),智能手表的“手机化”似乎已经悄然成为行业整体发展趋势。
你可能会问,可以打电话的手表不是已经有了吗?在笔者看来,那些早期的“手表”还不够“智能”。
如果读完本文你对这类产品还没有清晰的概念,笔者将为你介绍几款“手机系”智能手表。
相信这些产品一定会让您对智能手表有一个新的认识。
“移动化”智能手表 就在前两天,笔者刚刚拿到了国内厂商Hi-PEEL设计研发的Hi8智能手表,并进行了第一次评测。
Hi-PEEL官方将这款产品定位为我们今天要说的“智能手表手机”。
这个能够直接体现产品功能的理念,正是笔者遵循Hi-PEEL“现学现卖”的理念。
Hi-PEEL Hi8智能手表手机 Hi-PEEL Hi8智能手表手机配备独立SIM卡插槽,运行Andriod 4.22系统。
它是一款可以脱离手机独立运行的智能设备。
该设备可以实现智能手机的大部分功能:拨打和接听电话、发送和接收短信、上网,甚至下载您需要的APP。
简而言之,Hi8 可以为您提供您想要在智能手机中实现的所有功能。
Hi8并不是唯一一款能够实现这些功能的产品,但是目前的移动智能手表大部分都是国内厂商生产的,而Hi8被认为是其中的佼佼者,非常具有代表性。
Hi-PEEL Hi8智能手表手机 那么,国外厂商难道没有跟风吗?当然不是。
首当其冲的是三星。
据悉,三星即将于今年9月在德国柏林IFA消费电子展上举办新品发布会。
除了每年都会生产的Galaxy Note之外,其最新的智能手表Gear Solo也将参加展会。
Gear Solo与三星此前发布的智能手表完全不同。
它还将是一款可以独立操作的智能设备,具有与目前市场上的“智能手表手机”类似的功能。
据传三星将于9月份发布Gear Solo(图片来自网易数码)。
如果这些还不够,我们来看看美国著名嘻哈乐队黑眼豆豆主唱WILL.I.AM设计开发的智能手表。
这款外观精美、科技感极强的智能手表得到了高通的技术支持。
它还具有网络和通信功能。
黑眼豆豆主唱WILL.I.AM设计研发的智能手表(图片来自Amber.com)相信通过这些产品大家对“智能手表手机”的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
它如何适应智能手表的发展趋势,你是顺应趋势还是逆流而上?移动智能手表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让我慢慢告诉你吧。
“智能手表手机”的优缺点 盘点“智能手表手机”的优点:首先,智能手表手机不需要通过蓝牙与“传统”手机配对。
这样一来,一方面降低了手机的能耗,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另一方面,你甚至可以完全放弃手机。
外出时,只需要一只手表就可以解决大部分交互需求。
其次,智能手机的小型化、手表化不仅让其佩戴起来更加耀眼,也为用户提供了与手机完全不同的体验。
当人们厌倦了千篇一律的模拟手表时,手腕上佩戴一块“屏幕”无疑会让你成为人群中的焦点。
Meta M1智能手表手机(图片来自Engadget) “智能手表手机”的缺点:说起缺点,首当其冲的就是智能手表的续航能力。
当我们终于摆脱了每天必须充电一次的智能手机时:“搞什么?你想让我的手表每天充电一次?如果我一天使用太多,我就得每半年充电一次。
”天!”网友对此纷纷吐槽。
确实,由于锂电池的重量和尺寸等问题,智能手表和手机往往只能搭载一毫安左右的电池来正常使用。
“一天一充”的规律只能转移到智能手表上。
续航能力不足以及需要频繁充电是现阶段智能手表手机最大的短板。
其次,说到智能手表手机具有通话功能,你真的认为用户会用它来通话吗?想象一下,如果你把手表放在耳边打电话,那会是多么奇怪。
即使想改用插耳机的方式,会不会给我们这些抛弃手机的人带来额外的负担呢?就这样听电话?我不忍心看它。
你想让我怎么听电话?第三,目前市场上的智能手表和手机均不具备全面的防水功能。
虽然厂家声称自己的产品可以达到“生活防水”标准,但有多少用户敢真正放心地把它带到“生活”呢?所谓的“生活防水”并不能满足智能手表用户的日常需求。
从功能上来说,智能手表和手机可以上网吗?别再闹了,无论是网页浏览还是APP下载使用,小屏幕如何满足用户的需求呢?不仅如此,不得不提的是,智能手表手机还有一个外观问题——太厚了。
为了迎合智能手机“大屏”的趋势,一些厂商甚至给自己的智能手表配备了2.0英寸的屏幕,显得极其笨拙。
手表作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不仅为人们提供基本的时间功能,更是彰显品味的装饰品。
试想一下,如果用户佩戴一块大而笨重的智能手表,功能有了,但美观却消失了。
这种手表对我们来说有什么意义呢?最后笔者想谈谈消费者心目中永恒的话题——性价比。
出于生产成本的考虑,智能手表手机的价格比普通智能手表要贵很多。
在高价格给消费者带来的思维习惯下,我们也质疑了智能手表和手机存在的必要性。
全文总结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移动智能手表的缺点远远大于其优点。
以目前的工业设计和制造水平来说,如何在保证电池续航的同时,让智能手表和手机变得极其轻薄,是所有厂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而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的话,智能手表真正的手机化趋势永远还很遥远。
有传言称,惠普将推出一款豪华智能手表(图片来自腾讯数码)。
自古以来,人们都知道励志成功的道理。
短短两年时间,智能手表的概念首先改变了人们对传统手表的印象,随后出现的“智能手表手机”改变了人们对“传统”智能手机和“传统”智能手表的认识。
厂家的这种做法,不仅让一个全新的行业在流行之前就夭折了,还催生了一个长相怪异的“畸形儿”,并让它走进了我们的生活。
也许一开始我们会出于好奇而接近它,但有一天我们会放弃它并回归传统。
总而言之,智能手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手机化”或许并不是唯一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