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朱诺号进入木星轨道, HoloLens让你跨越13亿公里看木星

时间:2024-05-22 17:25:03 科技赋能

朱诺号成功进入木星轨道,让人类探索木星迈进了一大步,明年,我们将对这种巨型气体有更深入的了解行星。

随着我们认识的不断加深,我们能够掌握的信息也越来越多。

再加上视觉技术的快速发展,也许未来,更多的人将能够通过AR设备直接更新地球上的信息。

目视观察木星。

这一步其实离我们很近,因为NASA在相关方面的合作从去年就开始了。

NASA 与微软的合作包括合作创建 OnSight 工具。

OnSight可以将微软的增强现实技术应用于好奇号火星探测器返回的视觉数据,创建虚拟的3D火星环境,以方便研究人员对火星进行研究。

与在显示器上观察相比,利用AR技术创建的三维环境可以让科学家更好地研究火星的地貌。

OnSight建立在Windows Holography平台之上,因此也可以调用HoloLens。

2016年,微软和NASA联合宣布了Sidekick项目,为HoloLens开发了两种操作模式。

一种是远程专家模式,另一种模式是程序模式。

远程专家模式允许HoloLens连接Skype,让Skype窗口浮动在HoloLens的可视窗口上;而编程模式与ProtoSpace工具效果相同。

不过,相比火星相对稳定的地貌,木星的形态就没那么“仁慈”了。

木星作为一颗相当“暴力”的气态行星,其表面只有气体,因此即使是朱诺号也无法“登陆”月球表面。

因此,我们地球人无法通过HoloLens带来的AR技术“站在”木星的虚拟表面上。

相反,我们应该像目前位于木星上空的朱诺号一样“悬浮”在空中进行观察。

在木星深处,行星上的氢受到大气压力的挤压,形成覆盖木星核心表面的导电金属。

我们还可以利用HoloLens的AR技术,让我们身临其境地观察木星的真实情况。

与朱诺号在木星上的艰难探索相比,使用HoloLens观测距离我们约13亿公里的木星简直太安全了。

但微软和 NASA 的想法并不止于此。

HoloLens可以实现多人协作功能,因此微软和NASA开发了ProtoSpace工具。

这个工具也于 2018 年正式发布,允许多人进入同一个 AR 环境并进行交流。

此外,ProtoSpace还允许非本地用户通过互联网和AR技术看到本地的虚拟物品或虚拟环境。

该功能后来在今年 6 月的 Build 大会上得到了演示。

虽然现在还没有提到更复杂的远程通信,但AR技术在航天通信中的应用未来可能会提上议程。

宇航员可以使用 HoloLens 直接与 NASA 地面指挥中心进行通信。

使用 HoloLens 代替简单的显示屏,可以让宇航员有更自由的方式与地面指挥中心甚至参观开放日的家人进行沟通。

除了通信、数据传输和相关研究之外,人工智能还可以为AR领域带来不同的变化。

在航天通讯更加发达的前提下,当宇航员使用HoloLens与地面专家交流或者研究相关地形数据时,人工智能可以通过自身的深度学习机制为他们提供合理的建议并提供更权威的分析。

对于正在讨论这个的专家来说,对于太空探索和天体研究来说是一个非常有益的进展。

当我们使用HoloLens观测地球上的木星时,人工智能助手还可以帮助我们提供更多关于木星的背景信息,回答我们想了解的相关问题。

从NASA和微软对AR技术的投入来看,这项技术不仅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体验方式,还将对未来的科学研究产生积极的影响。

全面的3D全息图像、远程协作功能、人工智能助手正在逐步帮助科学家和普通老百姓了解宇宙、了解更多天体、获得更多天文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