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机器狗Laikago震惊IEEE,这90后将成为中国版波士顿动力

时间:2024-05-22 17:23:18 科技赋能

文章|宣创年是狗年,年初,科技圈就传出虐“狗”案件。

波士顿动力再次挑战自家开门的机器狗SpotMini,而浙江大学的团队则踢出了自家的四足机器人“绝影”。

国人不禁感叹中国缩小与世界前端技术差距的速度之快。

早在2000年,中国的一位90后就根据公开论文成功制造了一只与波士顿动力SpotMini颇为相似的机器狗,并创立了自己的公司——玉树科技。

近日,智东西与御树科技创始人、莱卡狗发明人王星星进行独家对话,共同探讨国内四足机器人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商业化前景。

1、从大疆辞职,白手起家。

他身材高瘦,五官精致,戴着一副方框眼镜,穿着一件工整的T恤。

谁能想到,这样一个看上去温文尔雅的男孩,竟然能够自己创业呢? Laikago,一只外表“健壮”的机器狗。

(玉树科技创始人王星星)“我从小就对科技感兴趣,机器人只是其中之一。

”王星星一开始就表达了自己对科技的热爱,他是名副其实的波士顿动力的铁杆粉丝。

但与很多技术爱好者不同的是,王星星更喜欢想一想、付诸实践。

除了关注前沿科技动态,王星星还花大量时间琢磨公开论文。

当他在上海大学攻读机械工程硕士学位时,正好赶上波士顿动力公司发布BigDog。

在征得导师同意后,王星星把自己锁在实验室里,潜心研究,终于自己做出了第一个。

这款小型四足机器人被命名为“XDog”,并在当年的上海机器人设计大赛中获奖。

年底,王星星在IEEE Spectrum上看到了一篇关于四足机器人的报告,于是他在这篇报告的评论中贴出了自己制作的XDog的YouTube视频的链接。

没想到,IEEE Spectrum的编辑找到了他并采访了他。

王星星和他的XDog开始引起国内外媒体的关注。

2006年王星星硕士毕业后,来到大疆做研发工作,但他始终放不下四足机器人。

他觉得这或许是一个机会。

于是两个月后,王星星辞去了稳定的工作,白手起家,寻找投资和合作伙伴。

很快他就获得了北京某投资人的投资,并于2018年8月在杭州成立了玉数科技。

2、四足机器人Laikago的商业探索年。

9月,王星星带领玉树科技的一群年轻开发者推出了全新改造的四足机器人Laikago。

莱卡(Laika)这个名字取自人类历史上第一只被送入太空的太空狗莱卡(Laika),它的身体至今仍留在地球轨道上,象征着“人类探索未知的渴望”。

在XDog的基础上,御树科技的开发人员根据尺寸、车身形状、动力性能、设计规划和设计要求,自主研发了新型电机、电机驱动、主控、机械结构和新的控制系统。

Laikago拥有更优雅的尺寸比例、强劲的动力性能、更强的运动稳定性。

据王星星介绍,莱卡戈的重量只有22公斤。

其自主研发的电机系统可输出最大瞬时功率18千瓦。

功率密度是普通超级跑车的近两倍。

这也是Laikago动力表现的基础。

另外,Laikago完全摆脱了外接电源,自带电池一次充电可以支持2-3小时的行走。

从御数科技发布的官方视频中可以看到,Laikago的四只腿可以折叠放入行李箱中,在平地、草地、碎石等多种不同路况下都能稳定行走。

外观和性能的相似,也让玉树科技的Laikago面临着外界的质疑和比较。

“如果细分的话,我们在机械结构和控制方案上与波士顿动力有很大不同,甚至在很多关键部件的设计上,我们都刻意避开了波士顿动力的设计。

在机械结构方面,我们已经申请了专利。

” “无论是产品还是零部件。

”王星星表示,在商业化方面,王星星表示,目前Laikago主要销往高校、科技馆、科技公司和展览馆,之所以受到高校的关注,是因为。

一方面,波士顿动力公司的BigDog和SpotMini掀起了全球四足机器人的研发热潮,但他们并不对外销售机器,研发成本也非常高。

,四足机器人的研发确实有很高的技术门槛,毕竟从0到1的整个过程都需要自己摸索,对于高校来说,人力和时间的成本还不如采购划算。

目前Laikago的价格约为20,000-30,000美元。

预购产品分为标准版和开发者版。

开发者版本价格相对较贵,可以通过玉树科技官网预订。

同时,王星星还介绍,他们也在销售Laikago的动力电池,容量为0mAh,最大放电电流大于A。

(Laikago正在进行稳定性测试)谈话中,王星星还提到,Laikago是正在进行产品演变。

未来可以根据客户需求添加视觉模块和导航系统,还可以像SpotMini一样添加机械臂。

此外,Laikago的外观也将得到优化。

“我想让它好看一点。

”王星星幽默地说。

除了Laikago机器的商业化,王星星还提到,在四足机器人的研发中,技术比机身更重要。

随着四足机器人运动性能的不断优化,其应用方向将变得更加多样化,如安防机器人、宠物机器人、物流机器人等领域。

3、大规模商业化进展缓慢目前,四足机器人已成为高校或科研院所的重要研究课题。

在驱动方式方面,根据四足机器人的发展趋势,传统的气动、电动、液压驱动在工业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然而四足机器人体积大、速度慢、功率密度低等缺点也限制了其使用。

为了提高性能,迫切需要引入新的驱动技术。

目前,一些研究机构已转向仿生学研究,试图寻找新的驱动方法和结构解决方案。

研究方面,国外麻省理工学院和意大利理工学院都进行了四足机器人的研究,但主要采用液压或油缸驱动。

国外最著名的电机驱动公司是波士顿动力公司,目前已被软银收购。

不仅推出了BigDog和SpotMini,还不断迭代产品、增加功能。

(浙江大学四足机器人“绝影”)国内,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大学、国立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也研发了多款液压驱动四足机器人。

就在日前,浙江大学还推出了具有超强抗干扰能力的四足机器人“绝影”。

可见,四足机器人不再是实验室里的研发难题。

不过,虽然各家公司都推出了四足机器人,虽然外形相似,但采用的设计思路却有所不同。

这也意味着目前四足机器人市场尚未形成统一标准,还没有大规模商业落地。

在应用方面,四足机器人以其稳定的运动性能和运动灵活性,可以在崎岖的地形环境中使用。

未来,四足机器人将能够代替人类执行复杂地形的侦察、探索、救援、维护等任务。

结论:四足机器人技术对于提高机器人性能至关重要。

目前,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正在探索四足机器人。

最近四足机器人的频繁出现可以看出,四足机器人技术不再神秘。

与玉树科技一样,四足机器人的商业探索也标志着四足机器人技术正在走出实验室,寻找自己的落地场景和商业化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