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智能手机厂商进军可穿戴市场的目的是什么?

时间:2024-05-22 17:20:47 科技赋能

国际研究和咨询机构Gartner预测,随着智能手机制造商和零部件供应商不断进军可穿戴设备市场,到今年智能手表将占腕戴式消费设备的40%。

Gartner指出,目前,十家智能手机制造商中有七家已经进入可穿戴设备市场或准备推出首款产品。

相比之下,一年前只有两家制造商进入这个市场。

1、苹果等巨头推出的新款可穿戴产品引起了消费者的兴趣。

Gartner研究总监Angela McIntyre表示:“苹果(Apple)终于发布了Apple Watch,预计当该设备在2020年开始出货时,将引起更多消费者的关注。

”兴趣。

苹果目前推出了三款智能手表,价格范围广泛,从最低的美元起。

与 iPhone 一样,Apple Watch 的高价策略将限制其市场份额,但由于该公司注重设计和界面。

,我们相信这款产品会吸引很多用户。

”Gartner研究总监Annette Zimmermann表示:“索尼SmartWatch系列和三星Gear都是早期产品,受到了媒体的广泛关注,但由于价值主张不明确,未能激发消费者的兴趣。

设计缺陷。

热情。

“我们在设计和用户体验(UX)方面看到了一些积极的发展,我们预计消费者在下半年会对这些产品更感兴趣。

”齐默尔曼指出。

最新的智能手表在设计上有很大的改进,而且让人们了解Android Wear将为用户带来的功能,包括:语音搜索、道路导航、情景提醒和语音输入注释,基本上是将Google Now体验移植到更小的屏幕上 2.健身可穿戴设备的普及。

Gartner在今年第三季度初进行的消费者调查中,我们可以大致看到目前健身可穿戴设备和专用运动手表的用户数量,调查结果显示,健身手环和“其他健身追踪器”的用户数量合计。

运动手表(例如跑步手表)已在市场上销售多年,但这些产品并不适合所有人,因此缺乏对普通消费者的吸引力。

Gartner预测,未来几年这种情况将保持不变,用于健身的可穿戴设备将越来越受欢迎。

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以“量化自我”为中心的趋势将是未来几年此类设备普及的驱动力。

然而,尽管市场兴趣不断增长,但仍有许多障碍必须克服,制造商必须在其产品中考虑这些障碍。

3.新技术的出现和智能手机的缺点凸显了最近的一些测试发现,各种型号的智能手表和健身手环会缩短联网智能手机的电池寿命。

根据产品和手机的不同,减少的使用时间从两小时到八小时不等。

拥有一部只能使用半天就必须充电的智能手机并不是一件好事,并且可能会让大多数没有可更换电池的手机用户望而却步。

在所有测试的设备中,电池的续航时间最长,为五到六天。

然而,随着消费者家里的设备越来越多,需要充电的设备数量有一天将成为消费者的一大负担。

这时,设计与易用性之间的权衡将再次成为话题。

如果你想要电池续航时间更长,你可能无法平衡轻薄和简单的设计。

然而,可持续使用数月的电池是智能手表的一个重要方面。

功能。

Zimmermann 表示:“在尺寸演变方面,我们目前看到了两种相反的市场趋势。

一方面,有制造商推出了熟悉的手表大小的智能可穿戴设备;另一方面,在过去的六到九个月里,我们我们也看到一些厂商推出了类似于早期健身腕带的产品,但增加了功能丰富的显示屏,包括信息和通话通知,这些跨界产品通常是从健身设备的角度进入市场,但有一个特点。

强烈的沟通倾向。

”除了知名品牌之外,中国的原始设计和制造(ODM)制造商和半导体制造商也准备迎接新一代消费者,越来越多的中国本土制造商推出健身手环,将当前的知名品牌如Fitbit投入其中。

尽管这些制造商仍然专注于本土市场,但他们最终会向国际市场发展。

McIntyre 认为:“中国制造商的产品和功能与其他制造商相似,他们提供多种尺寸,操作系统、连接功能和传感器选择。

2019年,他们迈向国际市场的步伐将会加快。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预计很多中国厂商也会以Android Wear为基础,创造更大的吸引力。

毫无疑问,他们将面临所有国际制造商面临的设计障碍,但我们也认为他们会很好地利用自己在智能手机方面的专业知识。

手机和平板市场享有的优势是:中国供应链生态系统的成本优势。

中国制造商可能会将 Android Wear 智能手表的价格保持在低于美元的非常实惠的范围内,同时提供出色的设计和传感器。

这反过来又会带动大众消费市场的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