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A小姐与陈天石对话! AI芯片市场广阔,寒武纪朋友遍天下

时间:2024-05-22 17:02:58 科技赋能

采访与写作:Miss A编辑:Match Q设计:满一凡来源:甲子光年“智能时代将催生新的硬件巨头,而且我也不回避寒武纪幻想就这将军。

“AI芯片是科技行业最引人注目的赛道,寒武纪是这个赛道上最引人注目的成长型公司。

在贸易战的关头,这里的每一家工厂、每一家工厂都完全暴露在聚光灯下。

完成后今年初完成数亿美元B轮融资后,寒武纪投后估值已达25亿美元,成为中国人工智能芯片领域领先的独角兽公司。

从学术概念到商业产品)以及全球第一家推出量产商用AI芯片的公司”,成立于2007年的寒武纪无疑是AI芯片潮流的引领者,成为先发者,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但在背负先行者光环的同时,寒武纪自成立以来就饱受争议,连日来,有关寒武纪等AI芯片公司商业前景的讨论再次成为热门话题。

趋势是悲观的——原因是主导科技圈的华为全联接大会。

在10月10日举行的本次发布会上,寒武纪老客户华为高调发布了AI整体战略,其中亮点就是AI芯片。

此次华为Ascend芯片不再像华为麒麟芯片那样采用寒武纪的AI芯片计算架构。

这被解读为“华为欲与寒武纪彻底割裂”,迈向自主核心制造。

随后出现《独角兽寒武纪已生变数,中国AI芯片抢跑者前路未明》等多则报道,直指寒武纪的一系列问题,比如“消费者端只有华为客户,服务器端尚未量产”、“寒武纪将彻底消失”等。

华为的产品线。

” 、“寒武纪没有稳定可靠的盈利模式来形成生态”……今日,寒武纪创始人兼CEO陈天石在“甲子光年”上正面回应了围绕寒武纪的各种质疑。

他澄清了“服务器尚未量产”、“寒武纪将从华为产品线消失”等事实错误;他首次披露了部分合作伙伴;同时面临以下问题:寒武纪最大的挑战是什么?寒武纪真正的护城河在哪里?未来它会走向何方?这位一向低调的科研人员创始人,此前从未接受过深度采访。

这一次,陈天石罕见地向我们透露了他敏锐的商业野心和强烈的求胜欲。

他告诉《甲子光年》:“如果智能时代真的到来,智能芯片不会催生新的巨头是不可想象的。

我不会否认韩竹二想成为这样的将军。

”》谈及与巨头竞争。

A小姐:10月10日华为全联接大会上,华为发布了AI芯片升腾,您如何评价这款芯片?您之前了解过这款芯片吗?陈天石:华为的达芬奇但事实上,这件事是意料之中的——如果像华为这样有能力、有平台的巨头不打算研发自己的AI芯片,那只能说明AI芯片还不够。

重要的是,华为全联接大会A女士:市场上有声音称“寒武纪以前的客户华为已经成为其最大的竞争对手”,甚至有人断言寒武纪“现有的商业模式可能很快就会结束”。

》 你觉得呢?寒武纪和华为是什么关系? 陈天石:首先我们还是在服务华为,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并不是说“华为和寒武纪彻底断绝关系”正如一些不准确的报道所说,基于麒麟系列芯片。

我们继续在终端产品、软件和硬件方面为华为服务。

华为将继续发布多款集成寒武纪处理器的新机型。

我一直尊重华为,感谢我们的合作。

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客观地说,寒武纪对AI行业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

2016年,我们给华为带来了AI芯片的理念和技术,我们的持续合作让寒武纪成为了先行者。

华为和华为都实现了快速增长。

十年后回望,我相信我们的合作将成为中国芯片领域的里程碑——寒武纪率先做出了最原始的创新(从学术概念到商业产品)。

中国的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公司,而华为是第一个敢于将地球上从未商业化的技术运用到核心手机芯片中的巨头。

我们对技术具有高度的前瞻性和扎实的理解。

开拓进取的工程能力和冒险精神共同铸就了寒武纪系列终端AI处理器、麒麟系列AI手机芯片和华为人工智能手机的巨大成功。

这是这个时代的奇迹。

这种事情过去确实发生过。

这在中国从未发生过。

2017年,寒武纪发布了寒武纪1A处理器(Cambricon-1A),这是全球首款商用AI芯片。

A女士:市场上有一种观点认为,华为是基于完全自制的AI计算架构。

升腾在互联网上的解决方案也是云+端的策略。

和你们的市场高度重叠,是直接竞争吗?陈天石:其实这个市场很大。

即使我们和华为同时做,我们也会有自己的空间,就像Android阵营和华为一样。

苹果阵营有其自身的价值。

当然,要达到这个境界,我们和华为还需要自己努力。

而且,华为和寒武纪主要产品目前针对的市场并不完全相同。

从技术角度来看,华为发布的16T峰值性能Ascend与寒武纪今年5月发布的已进入量产的T峰值MLU并不存在竞争,因为两者针对的场景不同——Ascend处于边缘,而我们的MLU在云端,峰值性能也不同。

A女士:不光是华为,你们的股东阿里巴巴本身也成立了“平头哥”,做AI芯片。

寒武纪担心吗? 2020年9月,阿里巴巴宣布成立平头哥半导体公司。

陈天石:这和前面提到的类似。

作为我们的股东,阿里巴巴一直给予我们全力支持,共同做了很多工作。

我们还不能谈论细节。

我们也很高兴看到阿里巴巴成立平头哥的成功,并愿意提供技术许可,加速平头哥的成功。

作为一家开放、独立的芯片公司,我们必须有广阔的视野,从整个生态系统考虑问题,服务好所有客户。

A女士:现在我们看到了一个趋势。

阿里巴巴、百度等互联网公司,格力、华为等应用层公司,英伟达等独立芯片公司都在做AI芯片。

这么多巨头入局,寒武纪给自己一个怎样的定位?陈天石:很多巨头研发AI芯片,是希望围绕自己的主业形成完整或者比较完整的行业解决方案,减少对独立芯片供应商的依赖,降低硬件成本,同时以保护核心技术秘密的形式。

硬件。

我的判断是,各大巨头的造芯计划最终会收敛到两条路径:一是类似苹果的封闭路径,底层芯片和系统软件全部自有,只引入外部开发者。

顶级应用程序。

添加砖块和砂浆;二是类似Android的路径,底层芯片、系统软件、上层应用全面服务于供应商、社区、开发者。

寒武纪定位为走第二条路的独立芯片公司,服务于云计算、大数据、服务器厂商、互联网公司、行业巨头,为下游厂商提供不同规模、不同应用场景的终端AI处理。

服务器IP和云智能芯片具有不同的处理能力,涵盖推理和训练。

同时,寒武纪也非常愿意与那些想走第一条路但在芯片技术上仍有短板的公司合作。

A小姐:巨头包围,如果成为“独立AI芯片公司”,会担心被挤出空间吗?陈天石:软件、系统、应用层的巨头都会继续尝试研发自己的芯片,也会继续使用专业芯片。

对于公司提供的芯片来说,这种共存将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因为专业的芯片公司会有全品类、多场景的差异化产品供客户选择,而行业巨头通常不会生产完整的产品线就像一家专业的芯片公司。

而且芯片是硬技术,能力不可能靠烧钱立刻积累起来。

A女士:很多科技创业者都面临着同样的困境:你辛辛苦苦服务的大客户可能只是“花钱交学费”。

大客户一定更喜欢组建自己的团队。

一旦他们学会了如何做,他们就会自己做。

您如何看待这个困境?陈天石:我们其实可以看看美国巨头和初创公司的兴衰。

以史为鉴,在20世纪80年代,PC时代刚刚到来时,巨头IBM采用了一家初创公司的操作系统——微软的DOS,同时也在开发自己的操作系统OS/2。

后来IBM想支持其自行开发的OS/2来取代微软的操作系统。

而这个结局大家都知道——OS/2在商业上非常惨淡,十几年前就彻底停产了。

谷歌和雅虎也有类似的故事。

除了微软和谷歌之外,英特尔和AMD最初都是在巨头的支持下成长起来的。

所以回顾历史,集成电路行业每次出现新兴领域(通信、图形显示、移动终端)时,往往不是老巨头获胜,而是总会诞生新巨头。

在互联网的发展史上尤其如此。

背后的原因包括新巨头的技术突破优势和老巨头适应新机遇的难度。

因此,如果智能时代真的到来,智能芯片不会催生新的巨头是不可想象的。

我不否认寒武纪想要成为这样的将军。

A女士谈商业落地:寒武纪要想成为将军,成为巨人,那么大家都会看一个指标——商业落地。

现在市场对你有一些怀疑,认为你实际上没有服务很多终端客户。

例如,最近的一篇文章提到寒武纪“唯一的消费者客户端是华为,服务器客户端尚未量产”。

你怎么认为?陈天石:寒武纪早在2008年就研发出了全球首款商用终端AI处理器,比国外同类产品早了两年多。

终端方面,华为将持续发布多款集成寒武纪处理器的新品。

目前,寒武纪已与华为海思、紫光展锐、晨星/星辰半导体等多家中国顶级SoC芯片公司紧密合作,通过各类终端将AI送入寻常百姓家;中国最大的两家芯片设计公司都是我们的合作伙伴——这个终端IP的成绩单还不错。

云侧,寒武纪MLU于今年5月发布,性能巅峰T,已进入大规模量产阶段。

寒武纪MLU芯片是中国首款云端人工智能芯片,也是迄今为止国内已研发并出货的单芯片峰值最高的AI芯片。

我们不预先发行“期货”筹码。

中国三大服务器厂商浪潮、联想、曙光均将推出搭载寒武纪MLU芯片的AI服务器产品。

很多顶级互联网公司都在密集推出产品,很多行业巨头也在与我们合作。

密切合作。

比如我们非常关心的出行/交通领域,我们正在跟滴滴做一些事情。

未来,寒武纪将为市场带来更多惊喜,多款芯片正在路上。

今天我只说了我能说的话。

寒武纪于今年5月发布了MLU芯片。

A女士:芯片要成功商用,离不开产品的生态。

寒武纪在这方面有何布局?陈天石:首先,寒武纪是做AI芯片的。

这不仅包括芯片本身,还包括芯片上的系统软件,例如汇编器、编译器、驱动程序、编程语言、机器学习库、编程框架适配等。

在此之上,我们将我们的软件堆栈交给开发者使用,具体在业务转型成果方面:在终端上,我们目前支持了智能摄影、语音识别、机器翻译等非常有趣的应用,并得到了有效落地。

已服务数千万用户;在云端,它已经可以支持数据中心级的视觉、语言和自然语言处理任务。

同时,我们一直采用“端云一体”的智能处理思路:寒武纪的AI芯片在终端和云端共享相同的软件界面和生态系统,我们称之为Cambricon Neuware。

这一想法最早由寒武纪提出,并得到了业内众多同行的呼应和认可,或者在自建系统中也采用了类似的做法。

未来我们将继续沿着这条技术路线走下去,将设备和云端的智能处理完全打通。

在人工智能的整个生态链中,我们做一些事情,做一些其他事情,我们的朋友遍布世界各地。

A:您作为教授,主要从事基础研究。

后来您创立寒武纪公司,这两年半您最深的感受是什么?陈天石:在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做研究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

我们的科研环境非常宽松,每个人都可以提出新的想法并与学生交流。

我们一起测试想法,写论文,偶尔一起玩游戏。

寒武纪成立后,我们的工作重点确实发生了变化。

我们从强调学术思想的输出转向强调产品的输出。

两年来,寒武纪推出了一款产品,一一兑现了对客户的承诺。

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感谢我们生活的时代,感谢我们最可爱、最优秀、最勤奋的同事。

A女士:当您看到外界对于寒武纪的讨论时,您的真实想法是什么?陈天石:寒武纪成立才两年半。

它的团队只有几百人,但已经做了很多事情:它是世界第一的公司。

推出终端AI处理器,推出全球首款多核终端AI处理器,推出中国首款云端人工智能芯片,发布第三代终端IP产品。

关于寒武纪,业界有很多消息。

少数自媒体在没有做市场调查的情况下发表一些轻率的言论,对公司声誉造成了负面影响。

我是一位从事科学研究的教授。

我原本更喜欢埋头工作,但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必须要大声说出来,证明自己。

有兴趣的媒体朋友可以深入研究一下,资源丰富的传统巨头(如英特尔、高通、ARM)花了多长时间推出类似的产品线,初创公司寒武纪又花了多长时间推出。

我们正在以互联网产品的速度制造芯片,我们的同事夜以继日地工作,为客户服务。

我相信时间会证明一切。

我也希望媒体朋友对中国的高科技初创企业多一点耐心、多一点信心、多一点鼓励。

希望极少数媒体不要做出诋毁、抹黑中国高科技初创企业的事情。

A女士:大家对寒武纪最大的误解是什么?陈天石:我认为没有很多误解。

如果有的话,只有一件事:寒武纪不是一家IP授权公司。

寒武纪虽然提供终端AI处理器IP,但我们也做云端AI芯片,是一家综合性AI芯片设计公司。

有人说我们的终端IP和云芯片产品相互竞争影响客户。

我想说,这是一部类似关公秦琼的相声。

谈及AI芯片创新趋势,A女士:最近AI芯片行业比较动荡,但也有人认为AI芯片领域,甚至整个AI领域都存在泡沫。

一旦泡沫破裂,行业将迎来收购和破产浪潮。

您能否对行业未来的发展做出一些预测?陈天石:首先大家对AI芯片有比较多的共识,就是要做,非常重要,而且一定要快做——我们等这个共识已经快十年了。

在过去的十年里,我一直从事人工智能和芯片开发的交叉工作。

但在这十年的前五年,我们独自前行,这说明这个领域还没有萌芽,更谈不上成熟;后来我们的学术研究工作受到了谷歌、华为、哈佛、斯坦福、麻省理工等数百家公司的影响。

或者是院校的跟踪申请,甚至进入美国顶尖大学的研究生班;今天这么多业内同行的进入,说明现在的商机非常好,能够站在技术发展的最前沿,是我们这一代技术人员Lucky的梦想。

与过去的“孤独进步”相比,我认为越多的人关注这个领域,技术点的发展就会加速得越快。

毕竟,AI芯片是一个资金和技术密集型领域。

即使有泡沫,在我看来也是技术进步。

助推器。

单一的新兴市场永远无法生产出可靠的产品。

充分的市场竞争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必然。

企业的并购、破产、崛起,其实就像物种的死亡、繁衍和繁荣。

这是自然规律,并不奇怪。

但即使是关闭的公司也对这个行业有帮助。

他们培养的人才是行业的宝贵财富,将成为其他企业前进的动力。

A女士:您如何看待矿机芯片企业?包括比特大陆在内的不少公司也开始向AI芯片进军。

陈天石:区块链和数字货币挖矿虽然在某些方面存在争议,但客观上为集成电路产业链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矿机芯片厂商希望凭借自己的供应链和技术积累进军AI领域是很自然的事情。

更多企业的参与将促进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和人才积累。

多年来,集成电路一直是一个冷门行业,很少有人愿意学这个专业。

现在大家都在做,客观上让我们这个行业更加繁荣了。

对于未来的市场表现,我期待百花齐放。

A女士:您认为AI芯片的窗口期还剩多少年?未来它的技术路线会发生变化吗?陈天石:我个人认为目前AI芯片的窗口期已经过了创业窗口期,因为发令枪几年前就已经打响了。

响了。

未来我们不觉得技术上有太多的不确定性。

对于寒武纪来说,我们只是遵循兵法,走大道。

我们路线图上的每个节点都是一一实现的。

我必须诚实地说,如果我以一个过去的学术研究者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领域,并没有太多有趣的原始创新可以做,也没有任何不确定性。

接下来的重点是争夺产品和市场。

这是公司应该做的。

当然,我们的团队,包括中科院,都有追求创新的基因。

我自己的一些学生仍然在期待,我希望他们关注的事情已经超出了人工智能芯片的范围。

我们在创新上始终敢于世界第一。

我一直相信,中国总会涌现出一批或者很多年轻人,他们视创新为生命,总想在天上戳个洞。

借用保尔·柯察金的话说:“人最宝贵的是生命,每个人都只有一次生命。

人的一生就应该这样度过。

当他回首往事时,不会后悔自己的生命被浪费了。

”因为他为自己的无为感到羞愧,所以在临终时,他可以说:我的一生和我的全部精力都奉献给了世界上最伟大的事业……”寒武纪未来最大的挑战是什么?还有谁需要支持?陈天石:最大的挑战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推出完整的芯片产品线。

一家健全的芯片公司追求的是产品系统,而不是单个芯片。

说到研发支持,寒武纪最需要人才。

如果我们谈论产品支持,我们希望如果您使用过寒武纪产品,您能给我们更多的建议,帮助我们把产品做得更好。

A女士:寒武纪的护城河是什么?你最大的自信从何而来?陈天石:人才、先发者、专利、资本、生态、朋友。

寒武纪护城河是我对寒武纪最大的信心来源。

A女士:寒武纪需要多长时间才能进行下一轮融资?陈天石:感谢股东,我们现在研发资金充足,主要还是在产品上。

我们暂时没有新一轮融资的计划。

A女士:寒武纪发展至今,您给自己打几分(满分10分)?为什么?陈天石:我大学时成绩不是很好。

我考试得了很多60分。

虽然这是因为我在学校的时候比较喜欢玩游戏,当然也反映出我不太在意成绩。

未分级。

但我觉得我做得还不错,至少股东们没有赶我出去的意思。